最近网上有一种说法,说清华大学很多毕业生都出国不回来。其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学校公开的数据以及多方现实情况都可以证明,绝大部分清华毕业生都会选择在国内发展,在祖国建设中发挥作用、助力产业升级。
![]()
官方数据显示,超九成毕业生国内就业或创业。2024届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继续深造的只有9.6%,把时间拉长到过去十年间选择出国深造的平均比例在10.5%左右,整体比较平稳。学校“清华人”小程序里,填写了所在地并完成认证校友约91.7%在国内工作或生活。再往前看更早一批人的统计也能印证这一点:2002—2011级校友中,在填写所在地的认证校友中有92.4%选择了回国或者留在国内发展。很多曾经去国外深造的同学最后还是回到了国内工作,超过六成。
这些数据表明,“清华人跑光了”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更多的清华毕业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联系起来,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当中去。从学生的去向来看,大部分学生去了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或机构,像华为、中芯国际、国家电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比亚迪、腾讯、阿里巴巴等单位,有很多清华毕业生长期在那里工作。
![]()
在具体岗位上可以发现很多细节,在华为的5G研发项目中,一线通信算法和基站技术攻关就有清华毕业生的身影,他们让5G网络从城市走向偏远地区。在中芯国际无尘车间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芯片制造工艺改进,为国产芯片冲破“卡脖子”技术瓶颈贡献力量。国家电网内,清华背景的人才把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于电网调度与运维之中,做到更细致化的电力管理,并且提高供电可靠度。航天领域也存在明显投入痕迹,神舟、嫦娥、天问等项目里都有清华毕业生参与过,不管是航天器设计还是轨道控制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电动车及新能源方面亦是如此,比亚迪这类研发工作开展,进而改善续航能力并提升行车安全性问题解决方向也在其列范围内被考虑进去。
这些岗位也不仅仅在大城市、一线城市,近些年很多同学去制造业、能源业一线工作。2024届有投向制造业和能源行业的人数比上年增加了11%,国内重要单位就业率连续十多年超8成,在北京以外工作的校友占比56.2%,这已经连续十年维持在五成以上了。往西、往东北方向走的也变多啦,人数同比增长16.5%,比起2020年已经翻倍增长。人才分布正向着区域协调发展倾斜更多人到基层、到偏僻地方发光发热。
![]()
基层,乡村里面,清华的教育,公共管理这类专业的毕业生也有了行动,教育类毕业生去了西部偏远山区,乡村小学任教,给那里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公共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参与地方治理,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帮忙搭建电商平台,帮着地方农特产品走出去,增加农民收入,机械工程和制造类毕业生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设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帮助传统产业提效降耗,参加西部能源基地建设的学生则投身大型光伏电站选址,建设和运维工作,助力能源结构转型。
学术科研这一块,博士毕业生选择去搞科研教书的也很多,这个群体在学术就业中的比例是47.8%,这五年来一直在四成五以上,基础学科的研究包含高能物理实验、微观粒子研究等等,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宇宙基本问题的认知,生命科学方向上的团队则钻研基因编辑这类前沿课题,攻克疑难杂症,应用学科和产业相结合也有成果出现,计算机系跟企业合作解决工业软件里的核心算法难题,从而帮助国产工业软件的能力得到提升,农学院师生在试验田里培育出高产抗逆的作物,把实验变成了粮食生产力,医学院联合企业推进创新药的临床试验以及研发高端医疗器械,以提升医疗自主性。
![]()
这些人有选择,也存在集体方向,比如李辉的经历。2005年他毕业到美国读博士做计算机,在那之后去企业工作。十年后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崛起的时候,他带着家人回来加入一家创业公司负责技术团队建设攻关任务,并且用了几年时间让公司在相关领域领先起来。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学成国外再回国的人的例子,证明了有人在国外读书后来又回来了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国内发展上。
从历史到今天,清华的办学传统里就有报国的基因。早年战乱时期师生南迁办学的经历,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留学归国的科技工作者参与“两弹一星”项目,都是学校长期以来把国家需要放在重要位置的历史记录。现在的定位既有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目标,也有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承担国际责任的实践。学校的校训和作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在今天的毕业生身上也能够看到体现。
![]()
从官方数据到各个领域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到一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清华毕业生选择留在国内发展,在服务重点领域和基层方面,无论是在就业单位还是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向基层推广的过程中,人才流动的方向正悄然发生改变,外流的刻板印象被打破。
对于一些把数据、事实拿出来回应的,有明确指向。官方统计和校友所在地登记的数据相互印证,行业、地区用人单位也反馈了清华毕业生的实际贡献,这些都表明当前清华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服务国内发展,在国家重大项目上贡献力量、推动产业升级、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往远了看,这个趋势大概率还会保持下去。新的产业需求、更多的科研投入还有国家的发展战略都需要各种人才去支撑,这就会继续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学习和能力投入到这些关键领域中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在现实中有太多清华的毕业生在不同的岗位上持续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所做的事比任何话都更有说服力一些,面对网上的说法我们可以用真实的数字和事实来讲出真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