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当兵回家探亲追求村花被拒,提干后回村结婚,村花哭红了眼

0
分享至

“你真要把票退了?”

春寒裹着沙尘,车站的风像砂纸磨脸,我捏着那张发皱的绿皮车票,在退票口前挪来挪去。

售票员抬了抬眼,笔尖敲了敲玻璃窗:“退不退?后面还有人等着。”

我说,再等五分钟。

身后有人扛着铺盖卷挤过来,胳膊肘顶了我一下,我踉跄着扶住玻璃,凉意顺着袖子往里钻。

我把车票塞回军装内袋,摸到那只搪瓷缸,硌着胸口。

黑底红花,缸沿磕了三个小豁口,是爹当年当铁道兵时留的。他走那年我才十二,娘说这缸经摔,让我带着当兵,喝水能暖到心里。

我攥紧缸把,像攥着爹的手。

我没退票。



我回家的时候,是1981年的暮春,地里的麦苗刚抽穗,村口的老槐树开着细碎的白花,香得发甜。

我叫林建军,家在太行山脚下的小村,屋里五口人,我是老大,下头有个妹妹和弟弟。

娘常年咳嗽,是年轻时在地里淋了雨落下的病根,一到阴天真能把肺咳出来。

爹是铁道兵,修铁路时遇了塌方,没回来,抚恤金娘一分没动,缝在枕头套里。

家里一张土炕,铺着打了补丁的苇席,炕头摆着爹的旧军帽,帽徽磨得发亮。

我参军那年,娘给我缝了个帆布挎包,里面塞了三双手纳的千层底,针脚密得能挡风。

我走的那天,娘把搪瓷缸灌满热水,塞我手里:“到了部队,少逞强,吃饱穿暖。”

我应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硬是没掉。

妹妹抱着我的胳膊,说哥你要给我带糖,我点头。

弟弟才六岁,拽着我的军裤,说哥我也要当兵,我揉他的头,说等你长结实了。

那阵子,村里谁家出个当兵的,都是荣耀,走在路上都有人给递烟。

我穿着这身军装,腰杆挺得笔直,可心里总空落落的,像少了块秤砣。

这块秤砣,是晓燕。

晓燕是村里最俏的姑娘,头发黑亮,眼睛像山泉水,干活麻利,插秧、喂猪、做针线,样样拿得出手。

她家在村西头,院墙外种着一排向日葵,夏天黄灿灿的。

她爹前年修水库摔断了腿,瘫在炕上,娘身子弱,家里里里外外全靠晓燕撑着,还有个读小学的弟弟和刚会走路的妹妹。

我早就喜欢她,从光着屁股在河里摸鱼时就喜欢,可一直没敢说。

庄稼人讲究实在,没本事的话,说出来也没人信。



我在部队给家里写了八封信,每封都想提晓燕,可笔尖落到纸上,又划掉了。

第三年探亲,我鼓足勇气找了村东头的张媒婆。

张媒婆嘴巧,一笑脸上堆起褶子:“建军是好娃,踏实肯干,这事包在我身上。”

探亲那天,日头暖洋洋的,村里刚分了玉米,场院里晒着金黄的棒子。

我穿着新发的涤卡军装,领口挺括,胸前的徽章烫得慌。

我把揣在兜里的水果糖攥得发黏,跟着张媒婆去了晓燕家。

屋里收拾得干净,炕上铺着蓝印花布,墙上贴着“勤俭持家”的年画,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草药味。

我坐在炕沿,手不知道往哪放,像在部队考核时那样紧张。

晓燕娘给我倒了水,用的是粗瓷碗,她手上布满老茧,倒水声“哗哗”的,透着客气。

她说,喝水,路上累了。

晓燕蹲在炕边给她爹擦腿,没抬头,我看见她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线衣,补丁打得整整齐齐。

张媒婆拉着家常,说建军在部队表现好,立过三等功,以后准有出息。

我插不上话,只一个劲点头,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

晓燕娘叹了口气,打断张媒婆的话:“张婶,话我直说了。”

她说,建军是个好娃,部队也是好地方。

她又说,我们家这情况,你也看到了,老的瘫着,小的还小,晓燕要是嫁了,家里就塌了。

她说,姑娘嫁人,是要相互扶持的,建军常年守边疆,我们家这担子,不能让他扛。

她说,我们不敢耽误他,也耽误不起。

我听得喉咙发紧,像被什么堵住了,半天挤出一句:“婶,我不怕担子重,我能扛。”

话一出口,我自己都觉得飘,像刚入伍时练队列,脚底下没根。

晓燕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眼里亮晶晶的,像含着泪,又飞快地低下头,继续擦腿。

张媒婆还想劝,晓燕娘摆了摆手:“张婶,谢谢你跑一趟,缘分这东西,强求不来。”

我站起身,把那碗水喝干,水是温的,心里却凉透了。

回去的路上,村里的狗跟着我叫,风吹过玉米地,“沙沙”响,像在笑话我。

李老栓蹲在村口的磨盘旁,见我过来,问:“成了?”

我说,没成。

他摸了摸胡子:“晓燕是个苦命娃,家里离不开她,你也别怨。”

我嗯了一声,脚下的路突然变得很长。

探亲假很快结束,我回到部队,边疆的风更烈,吹得脸生疼。

训练再苦,我都往死里练,五公里越野、射击、投弹,每项都争第一。

班长拍我肩膀:“建军,你这股劲,迟早能熬出头。”

我笑了笑,心里说,不熬出头,怎么配得上想要的日子。



1985年,我因为在边境巡逻中表现突出,立了二等功,提了干。

领章换成了尉官的,肩上的担子重了,心里却踏实了。

那天我把任命书和军功章小心翼翼地放进挎包,摸到那只搪瓷缸,突然想回家。

同事们起哄让我请客,我说,回家请,请大家伙吃杀猪菜。

我真回了家。

村口的老槐树更粗了,枝繁叶茂,白花落了一地。

村里修了水泥路,不再是以前的泥路,下雨天也不沾脚。

有人家买了黑白电视,傍晚时分,院子里挤满了人,热热闹闹的。

孩子们见了我,围着喊“解放军叔叔”,我掏出兜里的糖,分给他们。

李老栓还蹲在磨盘旁,见我回来,眼睛一亮:“林排长,回来啦!”

他把“排长”两个字喊得格外响。

我摆摆手:“栓叔,别叫职务,叫我建军就行。”

他笑着说:“不一样了,现在是吃公家饭的人了。”

回家的路,走得格外轻快。

娘听见动静,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针线,看见我,眼泪一下子就掉了:“我的儿,可算回来了!”

她拉着我的手,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生怕我是假的。

妹妹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在读高中,见了我,红着脸喊“哥”。

弟弟也上了初中,个头快赶上我了,懂事地给我倒了碗热水。

我把搪瓷缸递给他:“给哥灌满。”

夜里,我把攒的工资、粮票、布票都拿出来,铺在炕上,娘在一旁数着,嘴里念叨着:“够了,够给你娶媳妇了。”

我笑了:“娘,我想娶晓燕。”

娘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晓燕是个好姑娘,就是家里苦,你要是真心想娶,娘支持你。”

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急着去找晓燕。

我先把家里的房顶修了,换了新瓦,又把院子的篱笆扎得结实。

妹妹帮我递东西,说哥你真能干,我说,以后家里的活,哥都包了。

娘的咳嗽犯了,我带着她去镇上的卫生院看病,抓了几副药,每天熬给她喝。

弟弟的书包破了,我给她买了个新的,印着“好好学习”的红字。

我想让晓燕知道,我现在有能力撑起一个家,也能帮她撑起她的家。

第五天,我带了一块花布、两斤红糖和一包点心,去了晓燕家。

路上的风很柔,吹得槐花香飘满鼻腔。

院门虚掩着,我轻轻推了推,门“吱呀”一声开了。

晓燕的弟弟正在院子里喂兔子,见了我,惊喜地喊:“建军哥!”

他跑进屋喊人,晓燕和她娘从屋里出来。

晓燕娘看见我,脸上露出笑容:“建军来了,快进屋坐。”

晓燕站在她娘身后,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发扎成马尾,脸上带着腼腆的笑。

屋里还是老样子,只是晓燕爹能靠着被子坐起来了,看见我,点了点头。

我把礼物放在桌上,说:“婶,一点心意,不值钱。”

晓燕娘客气地说:“来就来了,还带啥礼物。”

张媒婆不知道从哪听说我回来了,也赶了过来,笑着说:“这不是巧了嘛,我就说你们俩有缘分。”

我没直接提亲,先跟晓燕娘聊起了部队的生活,聊起我提干后的工资,聊起我能申请家属随军,以后能把她们都接到部队附近。

我说:“婶,晓燕弟弟妹妹读书的事,我来管,学费生活费我都出,晓燕爹的病,我带着去大城市看,一定能治好。”

我说:“我知道你们家难,以后有我在,再也不让晓燕受委屈了。”

话刚说完,屋里静了下来,只有晓燕爹的咳嗽声。

晓燕娘抹了抹眼睛,说:“建军,你是个实在人,晓燕跟着你,我放心。”

她扭头喊:“晓燕,你跟建军说说话。”

晓燕走到我面前,低着头,声音轻轻的:“建军哥,当年……当年不是我不愿意。”

她顿了顿,眼泪掉了下来:“是我家情况太糟,我不能拖累你。”

我掏出帕子,递给她:“我知道,我都懂,以前是我太年轻,没本事,现在我能给你撑腰了。”

她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我,点了点头。

第二天,村里就传遍了我要娶晓燕的消息。

李老栓拍着大腿说:“我就说这门亲跑不了,建军是个有担当的!”

张大妈在河边洗衣服,见了我就喊:“建军啊,好事啊,晓燕是个好媳妇!”

我们商量着在麦收后办婚事,那时候亲戚邻居都有空,不耽误农活。

我忙着收拾新房,把西厢房刷得雪白,贴了两张大红“喜”字,窗户上糊了新纸。

娘把枕头套缝好了,红底绣着鸳鸯,针脚细密。

妹妹去供销社买了块香皂、一瓶雪花膏,说要给嫂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弟弟也忙着跑腿,给亲戚们送喜帖。



婚期那天,院里搭了三排桌子,铺着红纸,碗筷摆得整整齐齐。

邻里们都来了,带着祝福,孩子们追着跑,笑声不断。

我的两个战友也来了,穿着军装,给我敬了个礼,说:“排长,恭喜你!”

晓燕穿着我给她买的新衣服,浅粉色的,头发盘了起来,插着一朵小红花,美得像画里的人。

她端着菜,脸上带着笑,手脚麻利地给客人们添菜。

娘看着晓燕,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给她夹菜:“晓燕,快吃点,累坏了。”

礼成后,爹(晓燕爹)坐在炕上,拉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建军,好好待晓燕……”

我点头:“爹,您放心,我一定对她好。”

夜里,客人都走了,院子里静了下来,只有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

新房里,大红“喜”字格外显眼,灯泡亮堂堂的。

我把那只搪瓷缸放在桌上,说:“晓燕,以后这缸就归咱俩了,我给你暖水喝。”

晓燕看着我,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捂住脸,肩膀轻轻发抖。

我慌了,连忙抱住她:“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她摇摇头,哭着说:“不是,是太高兴了,建军哥,我没想到还能嫁给你。”

她哭了两天,第一天是喜极而泣,第二天是把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苦都哭了出来。

那些年,她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受的委屈、吃的苦,都随着眼泪流了出来。

婚后的日子,过得平淡而踏实。

我每次从部队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晓燕爹,给他按摩、擦洗,带着他去复查。

晓燕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娘的咳嗽也好了很多,妹妹顺利考上了大学,弟弟也考上了中专。

我在部队安心工作,每次写信,都跟晓燕说部队的趣事,说我想念她做的贴饼子、熬的小米粥。

晓燕回信,总说家里一切都好,让我放心,注意身体。

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有人家盖了二层小楼,有人买了摩托车,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挣了钱回来盖房娶媳妇。

我和晓燕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我们盖了新房,院子里种了月季花,春天开花,五颜六色的。

那只搪瓷缸,一直陪着我们,早上装开水,晚上装姜汤,谁感冒了,就用它熬药。

缸沿的豁口被磨得光滑,黑底红花的图案也淡了,但它依旧结实,像我们的日子。

我偶尔会翻出那张绿皮车票,纸已经发黄发脆,边角卷了起来。

晓燕凑过来看:“还留着它干嘛?”

我说:“这是提醒我,当年没退票是对的,人这辈子,遇到对的人,就要坚持。”

她笑了,靠在我肩膀上:“是啊,还好你没退。”

晓燕的弟弟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了镇上的农机站,工作稳定。

妹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成了家。

晓燕爹的身体也越来越好,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散步了。

每次家庭聚会,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娘看着儿孙满堂,笑得合不拢嘴。

有一回,晓燕跟我说:“建军哥,当年我娘不同意,我心里可难受了,总觉得这辈子跟你没缘分了。”

我说:“是我的错,那时候我太年轻,没本事,让你受委屈了。”

她说:“不怪你,要怪就怪那时候日子太苦,现在好了,苦尽甘来了。”

我点点头,心里明白,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一双手挣来的,是靠两个人互相扶持走出来的。

九十年代初,我们村里通了电话,我在部队也能随时给家里打电话了。

每次打电话,晓燕都跟我说家里的事:“月季花又开了”“你娘种的黄瓜熟了”“爹今天能多走两步了”。

我听着,心里暖暖的,再苦再累都觉得值。

有一年,我转业了,分配到了县里的武装部工作,终于能天天陪着家人了。

我们在县城买了房子,把娘和晓燕爹娘都接了过来。

晓燕找了份在幼儿园做饭的工作,每天看着孩子们,笑得很开心。

那只搪瓷缸,我也带了过来,放在厨房的柜子上,偶尔还用它喝水。

儿子问我:“爹,这缸这么旧了,怎么还不扔?”

我说:“这缸有故事,它陪着爹从部队到地方,陪着爹和你娘走过了最苦的日子,扔不得。”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我们都老了,脸上有了皱纹,头发也白了些。

但我们的感情没变,还是像年轻时那样,互相惦记着。

我下班回家,晓燕总会给我端上一杯热水,用的还是那只搪瓷缸。

她说:“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我接过缸子,暖意顺着手心传到心里。

有一回,我们回村里探亲,村口的老槐树还在,枝繁叶茂。

李老栓已经不在了,磨盘也锈迹斑斑。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不认识我们了,只有几个老人还记得当年的事。

张大妈拉着晓燕的手说:“晓燕啊,你这辈子有福气,建军是个好男人。”

晓燕笑着说:“是啊,我们互相扶持着,日子就过来了。”

回来的路上,晓燕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

我说:“是啊,还好我们没错过。”

我时常想起当年在退票口的犹豫,如果那时候退了票,也许就错过了一辈子。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总会遇到岔路口,总会有犹豫的时候,但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只要心里有盼头,就一定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那只搪瓷缸,至今还在我家的厨房柜子上。

它已经很旧了,黑底红花的图案几乎看不见了,缸沿的豁口也磨平了,但它依旧能装热水,依旧能暖人心。

就像我们的日子,平淡无奇,却踏实安稳。

那张绿皮车票,我夹在一本旧书里,偶尔翻出来看看,不是怀旧,是提醒自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现在,我和晓燕都退休了,每天种种花、养养鸟,陪着孙子孙女,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傍晚时分,我们坐在阳台上,喝着茶,聊着年轻时的事。

晓燕说:“当年我哭了两天,你还以为我不愿意呢。”

我说:“我知道你是委屈,也是高兴,以后我再也不让你哭了,只让你笑。”

她笑了,眼里闪着光,像年轻时那样。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我们身上,暖暖的。

我拿起那只搪瓷缸,喝了一口热水,心里感慨:

水开了,日子也开了,只要心里有暖,日子就永远不会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雷军回应造车争议,一切都结束了

雷军回应造车争议,一切都结束了

新浪财经
2025-11-05 20:36:42
荷兰安世半导体回应供应链恢复进展,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

荷兰安世半导体回应供应链恢复进展,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

界面新闻
2025-11-06 11:48:19
通背拳被KO后续!赵鸿刚对手不承认自己犯规,称只用了40%的实力

通背拳被KO后续!赵鸿刚对手不承认自己犯规,称只用了40%的实力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2:54:44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11月5日俄乌最新:5000乌军被歼,3个旅投降?

11月5日俄乌最新:5000乌军被歼,3个旅投降?

西楼饮月
2025-11-05 20:41:08
中国篮协:郭士强赴NBA亚特兰大老鹰队进行为期13天的学习交流

中国篮协:郭士强赴NBA亚特兰大老鹰队进行为期13天的学习交流

狼叔评论
2025-11-06 17:22:05
王爱和,被查

王爱和,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6 12:52:41
苹果做了台新 MacBook,比最便宜的 iPhone 还便宜,目标是卖爆

苹果做了台新 MacBook,比最便宜的 iPhone 还便宜,目标是卖爆

爱范儿
2025-11-05 18:15:28
37岁少妇出轨3年,当她悔改回家,丈夫一句话令她崩溃

37岁少妇出轨3年,当她悔改回家,丈夫一句话令她崩溃

雾岛夜话
2025-06-22 06:35:03
6号收评:A股高开高走,所有人都注意了,大盘后市行情已无悬念!

6号收评:A股高开高走,所有人都注意了,大盘后市行情已无悬念!

春江财富
2025-11-06 15:19:15
网传鹏华基金旗下两位基金经理闫思倩与王子建互殴,已报警、送医院!二人共同管理的基金产品为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

网传鹏华基金旗下两位基金经理闫思倩与王子建互殴,已报警、送医院!二人共同管理的基金产品为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

和讯网
2025-11-06 16:33:38
冈村富夫当选捷克众议院主席

冈村富夫当选捷克众议院主席

界面新闻
2025-11-06 07:21:22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小豫讲故事
2025-11-05 06:00:03
降温、下雨、还有雪!北京最新天气——

降温、下雨、还有雪!北京最新天气——

BRTV新闻
2025-11-06 13:36:41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全红婵,陈若琳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全红婵,陈若琳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枫尘余往逝
2025-11-05 21:01:12
被骂了25年“烂片鼻祖”,凭啥现在封神?

被骂了25年“烂片鼻祖”,凭啥现在封神?

陈天宇
2025-11-06 00:59:26
神奇,开拓者打破雷霆不败金身连胜,杨涵森砍下另类两双

神奇,开拓者打破雷霆不败金身连胜,杨涵森砍下另类两双

姜大叔侃球
2025-11-06 14:07:28
梅西隔空回击C罗:世界杯是终极成就!夺冠的感觉无法描述

梅西隔空回击C罗:世界杯是终极成就!夺冠的感觉无法描述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6 09:44:22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副总裁张镭接受审查调查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副总裁张镭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06 17:00:26
东契奇35+13无缘今日最佳!米切尔46+8也落选,只因威少刷爆纪录

东契奇35+13无缘今日最佳!米切尔46+8也落选,只因威少刷爆纪录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6 14:48:23
2025-11-06 17:44:49
小陆搞笑日常
小陆搞笑日常
侃侃心里话 聊给懂的人
430文章数 101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预定年度十佳!49岁的舒淇,杀疯了

头条要闻

孙东旭离开东方甄选 曾因与董宇辉"小作文风波"引争议

头条要闻

孙东旭离开东方甄选 曾因与董宇辉"小作文风波"引争议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教育
游戏
房产

旅游要闻

景色醉人真情暖心,山东多景区用心“宠客”换来“秋游热”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教育要闻

黔南:“石榴籽”抱紧,幸福路同行

《街头篮球》20年自由不息:你欠青春的那场重逢,该赴约了

房产要闻

中旅·三亚蓝湾,以一座城市会客厅回应世界的滨海想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