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是国运的秤砣。
当国运的指针决绝向上时,投资中最大的风险,
永远不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你选择错过了整个时代。
![]()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今天(2025年11月4日)的盘面,想必让很多人感到纠结。上证指数收盘定格在3960.19点,距离4000点大关仅一步之遥。
这已经不是A股第一次站上这个点位了。
就在上周(10月29日),我们曾一度突破,但未能站稳。
而更让市场疑惑的是,被视为重大利好的四中全会政策红利刚刚落地,按理说应该是乘风破浪、一举拿下4000点才对。
然而,市场却走出了一个反向回调。
不少人在问我,是不是行情要逆转了?是不是“狼又来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做一次深度的、坦诚的交流。
在我看来,A股回到4000点,从来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何时确认站稳”的过程。
眼下的回调,不是风险,反而是一次深刻的“结构性洗牌”和“共识再凝聚”的过程。
这盆冷水,恰恰是为了让牛市的炉火烧得更旺、更久。
01
最大的底气:东升西落
要看懂A股,我们必须跳出K线图,站在一个更宏大的坐标系里。
我们正在经历的,不是一次普通的经济周期,而是国际局势和中国实力地位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
过去几十年,全球格局是“一超多强”。但今天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那个曾经的“超级大国”美国,正陷入制造业空心化、金融泡沫化、社会两极分化的泥潭,其强而霸、霸而衰的路径清晰可见。
它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遏制一个大国的崛起。
特别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后,为了解决巨大的财政赤字矛盾,挑起全世界陷入贸易战,国际事务中无视多边规则、推行霸权政策的行为,即使与传统同盟国,也“貌合神离”。
反观我们自己。中国正像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以其坚韧、智慧和强大的执行力,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
这种底气,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事实:
1、军事力量的迭代:
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到新一代战机的梯次亮相。我们不仅在台海,甚至在整个西太平洋,都已经成为主导性力量。这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
2、制造业的绝对优势:
我们的制造业总产值已超过美日德的总和。“全产业链”这五个字,意味着我们在全球经济中的“脊梁”地位。
3、科技的“独立行走”:
面对封锁,我们没有屈服。从高端芯片到航空发动机,从北斗、天宫到量子科技,我们正在一个又一个关隘实现突破。
美国的科技封锁,反而成了我们自力更生、加速崛起的“助推器”。
请记住,这是本轮行情最重要、最坚实的逻辑背景。
当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军事、制造、科技)发生质变时,它的资产价格(股市、汇率、房产)必然会迎来“价值重估”。
所以,我始终坚定一个观点: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以“中国核心资产再定价”为基础的“慢牛”行情。
这个大趋势,不会因为短期的回调而改变。
4000点,只是这个宏大叙事的一个中继站。
02
核心解惑:市场为何“不买账”?
理解了上面的大背景,我们再来看那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四中全会这么大的利好落地,市场反而回调了?
如果只看表面,你会得出“利好出尽是利空”的结论。
但如果看本质,你会发现,市场非但不是“不买账”,反而是“太当真”了!
它正在用真金白银,对政策的“真实意图”进行投票。
这次回调,在我看来是三重压力下的“精准换挡”:
第一重:短线“获利盘”的集中兑现。
资本是最聪明的。在政策落地前,已经有大量资金(尤其在10月的科技成长板块)提前布局。当靴子落地,这部分资金选择“止盈离场”,这是市场的正常操作。
我们看到,10月31日成交额较峰值萎缩超20%,这就是典型的“兑现”行为。市场需要“充分交换筹码”,把短线客洗出去,让长线投资者进来。
第二重:“大水漫灌”幻觉的破灭。
过去,市场一听到“政策红利”,就以为是“大放水”,所有股票“雨露均沾”。
但这次四中全会的核心是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这意味着,政策支持不再是“全面撒网”,而是“精准滴灌”。
市场迅速明白了:政策不是给所有人发糖,而是要给“特定领域”加油。
那些指望靠放水估值起飞的、缺乏核心技术的“伪成长股”,自然会遭到资金抛弃。这导致了板块的剧烈分化。
第三重:市场“引擎”的强制切换。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
市场回调,不是因为没钱了,而是钱“搬家”了。
钱从哪里搬走?
从那些被政策“冷落”的旧赛道,从那些纯粹炒概念的板块。
钱要搬到哪里去?
搬到政策真正“锚定”的核心领域。
这就是十五五提到的“新质生产力”指明的方向:AI算力、高端制造、储能、新基建(如电网智能化、数据中心)等“硬科技”领域。
所以,你看到的“指数回调”,掩盖了“结构性牛市”的真相。这根本不是A股的退潮,而是A股内部的“黄河改道”:
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流向真正代表中国未来的方向。
03
资金的“体温计”:钱在想什么?
市场回调期,是观察资金流向最好的窗口。我们来看两个关键指标:
首先,看“体温计”——全球流动性。
以前我们总担心“外资流出”。但现在,风向变了。
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至3.75%至4.00%之间。这个动作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的结束。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暴增。
数据不会撒谎:10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环比大增35%,他们加仓的重点,恰恰是半导体、AI服务器等,与我们政策高度契合的赛道。
外资这个“体温计”已经显示:全球资本正在加速回流中国。
其次,看“罗盘”——内部资金的取舍。
在市场震荡时,什么资产在涨?
我们看到,当股市剧烈波动时,黄金等避险资产会抬头。但在过去的一个月,资金有从国债、黄金等防御阵地撤离,转向权益市场的趋势。
这说明,尽管指数在3960点“徘徊踱步”,但资金的“罗盘”是清晰的:看好风险资产,看好A股。
但他们不再是“闭眼买”,而是带着“罗盘”:
即“四中全会”的政策地图,去精准布局那些“政策+顺周期”双主线的优质赛道。
04
我的观点:拨开迷雾见月明
讲了这么多,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3960点,该怎么办?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
第一,不要被4000点关前的“回马枪”吓倒。
这是主力资金在清除浮筹、夯实底座的必要过程。
一个健康的“慢牛”,不会是V型反转、一蹴而就的“疯牛”。它需要反复的震荡、蓄势,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当前的回调,是“调结构”的窗口。
市场正在奖赏“深度思考者”,惩罚“盲目跟风者”。
你必须理解,靠“放水”和“炒作”的时代结束了,未来属于那些真正拥有“新质生产力”的硬核企业。
第三,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政策+顺周期”双主线。
核心仓位:必须配置在AI算力、高端制造这些由国家意志推动、全球需求爆发的领域。
卫星仓位:可以配置战略资源品(如有色金属)以对冲通胀和波动。
灵活仓位:黄金作为全球降息周期和地缘避险的对冲工具,仍需保留适当配置。
总而言之,今天的3960点,不是逃生门,而可能是优质赛道的“上车窗口”。
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全球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世界贸易第一的独特地位,科技自立的雄心壮志……
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也才刚刚开始。
面对4000点前的“云雾”,我们需要的是拨开迷雾的洞察力,和风雨不动的战略定力。
![]()
“黄河改道”与“河面浪花”
4000点关前的“斜风细雨”仍在继续。
今日三大指数的走势,完美演绎了什么叫“换挡期的犹疑”。
早盘冲高,是抄底资金的本能反扑;午后回落,指数全天缩量调整,两市成交额回落至1.9万亿。
成交“缩量”是不少投资者关注的信号。
我的观点可能有点不一样,我认为,这是在宏大的“黄河改道”过程中,主力资金的“休整”与“瞄准”。
市场情绪看似谨慎,实则是在等待“新质生产力”这条主河道,发出更明确的起航信号。
一、 趋势板块的“阵痛”:正在清洗浮筹
我们重点关注的趋势板块:AI硬件、存储芯片、新能源等,今日普遍偏弱。
这是否意味着逻辑变了?恰恰相反。
昨天我也说过,“精准换挡”必然伴随的“阵痛期”。
早盘AI硬件和存储一度冲高,说明资金认可这个方向,但随后被指数拖累回落,这是典型的“获利盘兑现”与“浮筹清洗”。
对于真正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赛道,短期的回调不是风险。
随着连续回调,这些真正有业绩、有政策支撑的板块,其“性价比”正在重新凸显。
二、 跨年行情的“喧嚣”:存量博弈的“浪花”
今天市场上的钱去哪了?答案是“抱团取暖”与“情绪博弈”。
当我们看到海峡两岸概念(福建板块18只涨停)、生肖马概念(5只涨停)这些“弱基本面、强题材性”的方向反而走强时,我们不必困惑,更不必排斥。
这与我们的“慢牛”大逻辑并不矛盾。
但我们必须分清“主战场”和“游击战”。
主战场:是机构和长线资金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的“价值重估”和“战略布局”。这是“黄河改道”,是决定未来几年的大趋势,它需要耐心和定力。
游击战:则是年底机构“结算”、市场量能收缩时,游资和短线资金寻找“人气出口”的“情绪博弈”。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跨年抱团行情”。
海峡、生肖这类题材的出现,恰恰反映了“主战场”正在休整、调仓。游资利用这个空档,在阻力最小的地方(小票、题材股)“点火”,试图凝聚赚钱效应。
因此,对于这类行情,我们可以用少量仓位“适度参与”,但必须清楚这是“浪花”,不是“主航道”。
核心是把握节奏,牢记“高点次日不接力”。今日情绪已近高点,明日就要警惕分化风险,等待分歧后的机会。
三、 明日策略:左手“反弹预期”,右手“情绪主线”
基于以上分析,明日的策略很清晰:
1. 关注“预期差”:趋势端的反弹。
当市场普遍聚焦于投机抱团时,“新质生产力”主线反而可能存在预期差。
但我依然维持此前的判断:在指数这个位置震荡蓄势时,今日被动下跌的AI硬件、存储芯片,乃至新能源中的变压器等方向,一旦大盘企稳,它们依然具有率先反弹的磅礴力量。
2. 把握“主战场”:跨年行情的主线。
接下来,我们或许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跨年行情的把握上。
虽然我们坚定看好科技、新能源等“硬核资产”的中长期未来,但在年前这两个月,它们走出“主升浪”的概率相对降低。
结构性机会,短期将更多凝聚在“跨年情绪主线”中。这需要我们切换到更灵活的博弈思维,但前提始终是控制好仓位。
总而言之,不要被短期的“题材喧嚣”迷失了双眼。
我们正处在“十五五”的初期,眼下的震荡,只是为了让未来的“慢牛”根基扎得更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