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2025年三季报解读:稳健经营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0月30日,浙商银行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该行坚持"质量优先、规模适度"的发展理念,实现了经营基本面的稳健发展。
截至9月末,浙商银行总资产达3.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1%;实现营业收入489.31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16.68亿元,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在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两头挤压"的外部环境下,浙商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摒弃传统的"规模情结",转向"低风险、均收益"的资产结构。这一转型成效显著,不良贷款率降至1.3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存款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存款占负债比重提升至65%,负债结构更趋优化。
在息差持续收窄的行业背景下,浙商银行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经营质效的提升。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67%,虽较上年全年下降4BP,但降幅明显收敛。这得益于该行在资产负债结构上的主动调整,以及对成本收入的严格控制,成本收入比保持在26.44%的合理水平。
风控能力的持续提升是浙商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大风险处置力度、优化风控策略、提升产业投研能力等多重举措,该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向好态势。资本充足水平同样表现稳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至8.40%,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撑。
![]()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浙商银行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通过"深耕浙江"三年行动,该行在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16万亿元,对"千项万亿"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特别是在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该行推出的十五条专项举措,承诺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技创新和外贸发展同样是浙商银行重点支持的领域。"善科陪伴计划"和"跨境护航计划"的实施,分别实现了科技金融贷款新增100亿元和民营企业跨境融资投放不低于170亿美元的目标,有效助力相关企业应对市场挑战。
展望未来,浙商银行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深化"深耕浙江"战略实施。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该行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场景化的综合收益模式创新,推动经营效益的持续提升。
这份三季报不仅反映了浙商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经营成果,更展现了其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通过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浙商银行正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银行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