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3年8月的神农架,神农顶上特别热闹,200多个志愿者和科研人员顶着太阳忙活,手里捧着嫩绿的小苗往土里栽。
这些小苗看着不起眼,却是科研人员花了好大力气才培育出来的,它们在几十年前差点因为太香,被人类采到快从地球上消失。
![]()
谁能想到,这花最早被发现是在1982年,当时武汉的植物学家刘教授在神农架考察,第一次看到这种小花,给它取名“神农香菊”。
它就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开阔地方,长得很普通,植株矮矮的,茎秆细得像棉线,软趴趴地凑成一丛,枝头上密密麻麻开着金黄色的小花,乍一看跟路边的野菊花没两样。
![]()
可神奇的是,这花浑身上下都带香,不管是花、叶子,还是茎秆和根,都有股浓郁又特别的甜味,闻着特别舒服,有人还写过诗夸它“奇香只应天上有”。
本来这花在神农架安安静静长了不知多少年,直到1989年,香料产业火了起来,神农架当地办了家香料厂。
![]()
厂里的人专门采这种花,采得特别狠,从春天到秋天,见着就挖,连根都拔走,一点苗都不留,就为了多赚点钱。
可才过5年,1994年采摘队再上山,把山林翻了个遍,再也找不见那种金黄色小花,没了原料,香料厂很快就倒了。
![]()
才五年时间啊,一种在地球上默默长了那么久的植物,就因为人类太贪心,差点给弄没了,最后成了所谓的“功能性灭绝”花儿。
«——【·拯救行动·】——»
到了2009年,神农架林区觉得不能让这花就这么从山里消失,必须动手救,也算是弥补当年的错。
![]()
接着神农架研究院牵头,专门成立了个科研队,盯着救神农香菊这一件事开始研究。
哪知道一开始就不顺,科研队在神农架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把每片林子、每处岩缝都搜了个底朝天,就只寻到最后3株还活着的野生神农香菊。
团队小心翼翼采了些种子、剪了枝条扦插,想多培育几棵,试了好几次都失败。
![]()
更糟心的是,到了第二年春天,这3株野生香菊也撑不住开始蔫儿了,要是还找不着人工养活它们的办法,这花就真彻底从地球消失了。
科研人员当时面临三个大难题:种子不发芽,扦插的枝条不长根,就算勉强种活了,换个地方就“水土不服”,活不了。
![]()
之后好几年,他们就跟这些难题较上了劲儿,没日没夜地琢磨、试错,有研究员后来想起那段日子,说挫败感压得人喘不过气,好几次都觉得撑不下去了。
最后他们换了个思路,从香菊叶子上取一小块,放在培养皿里,调配专门的营养土,控制光照和温湿度,模拟神农架高海拔的环境。
![]()
就这么一次次调整配方、改进方法,终于有一天,培养皿里的叶子长出了根和芽!
2016年这年,他们不光搞定了发明专利,还把香菊的叶子加工成一千多份“备份”,每一份都妥善保存着,生怕再出啥岔子。
![]()
到2017年,神农架国家公园用这个专利技术,加上组培、扦插这些方法,把神农香菊人工繁育的成活率提高到了90%以上,这意味着,救这花总算看到希望了。
接下来,从2017年到2023年,整整6年时间,科研人员一直在扩大繁育规模。
![]()
2023年的8月一到,总算盼到了神农香菊“回家”的日子,在神农顶、板壁岩,200多人挽起袖子一起上阵,把5.5万株神农香菊幼苗小心栽进了土里。
不少游客路过看到,也凑过来帮忙,现场特别热闹。
![]()
转眼一年多过去,2025年的时候,监测团队把数据整理好一公布,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野外种植的神农香菊,成活率达到了87.3%,比预期的还要好。
更让人惊喜的是,2024年6月,板壁岩区域的相机拍到了3株自然长出来的小苗,这说明回归的香菊已经能自己繁殖了!
![]()
它们不再是温室里娇生惯养的花,而是真正融入了当地的生态,开始自己扎根生长。
而且监测还发现,中华蜜蜂、熊蜂这些12种传粉昆虫,都被神农香菊的香味吸引过来了,不光给香菊授粉,还顺便给周边的其他植物传粉。
![]()
这也正好符合项目的核心想法:保护不是把它供起来,而是让整个生态系统都恢复活力。
现在,神农香菊的价值越来越受关注,法国香水机构特别感兴趣,它含有的“神农烯”也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但神农架没再犯以前的错。
![]()
现在神农架当地定了死规矩,每年最多只能采200公斤干花,可别觉得这量多,它连之前种回野外的香菊总量的0.5%都不到,就是怕采多了出问题。
还专门给它搞了严格的地理标志认证,说到底就是怕采多了,再把这刚缓过来的种群给伤着。
咱们国家这次没搞“竭泽而渔”,而是想着怎么可持续利用,既保护了花,又能合理发挥它的价值。
![]()
«——【·神农香菊·】——»
最后也跟大家好好科普下神农香菊,它长得不高,茎秆细细软软的,凑成一丛一丛的,枝条上密密麻麻开着金黄色的小花。
神农香菊跟常见的野菊花长得很像,不特意说的话,路过可能都注意不到。
![]()
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香”,浑身上下都带香味,花、叶子、茎秆甚至根里都有浓郁的芳香,闻着是甜甜的味道。
而且只要摸过它,手上的香味就会缠好久,特别持久。
另外,这花特挑生长的地儿,得是海拔2000米以上,还得是向阳、开阔的地儿,这样它才能长好。
![]()
武汉植物园曾经试过把它移栽到别的地方,虽然长到了1米多高,却完全没了香味,可见神农架才是它最适合生长的地方。
它的香味让它被用在很多地方,商业价值很大,不过现在对它的采集控制得很严,每年只允许采一点点,避免过度开发。
![]()
曾经因为过度采摘到了濒危的地步,野外几乎灭绝,现在经过科研人员的人工繁育,成功回归野外5.5万株,成活率高,还能自然繁殖,已经融入当地生态。
现在有严格的保护措施,既能保护种群,又能可持续利用,不用再担心它会轻易消失了。
参考:
新华网《首次野外回归 :5.5万株濒危植物神农香菊在“华中屋脊”神农顶安家》2023-08-17
湖北日报《保护珍稀植物种群,人工繁育助“菊”丁兴旺——5.5万株神农香菊回归野外》2023-08-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