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8株死21株,2015年浙江村民又发现2株,专家建专属保护区
2009年,福建多个地方重新出现了3.6亿年前的一种古树,极其罕见!
还没高兴多久,人们发现这古树竟然一棵接着一棵死掉,原本仅出现的28株,就已经死掉了21株,
它们种群数量岌岌可危,更糟糕的是,彼时专家对它们的繁殖也是束手无策。
这古树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连专家都“搞不定”?
2009年12月14日,福建省传来一个重大的好消息!
![]()
最近人们在福清、长乐这些地方,接二连三地发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古老树木,但它本应该在数亿年前就灭绝的。
它诞生于3.6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曾是地球上的植物“霸主”,也是恐龙的主要口粮。
但是,第四纪冰川期那会儿,全球气候发生了大变化,当时绝大多数的动物都灭绝了,只有它们残存下来。
然而,它们天然种群恢复能力特别弱,只有在中国南部、菲律宾、日本这些少数地方还残留它们的身影。
但是这种树的踪迹极其难寻,我国在1982年才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发现它们的存在,当时它就“藏在”厦门大学后山里。
![]()
要不是因为这种植物外形太独特,人们还真不一定能发现它,这种树长得特别高大,它的茎干又直又粗,没有分叉。
最特别的是,这种树的横切面上有一圈一圈的花纹,人们把它的茎干中间挖空后,就能做成笔筒,因此人们都叫它“笔筒树”。
笔筒树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蛇木”,它的老叶子掉落后,树干表面有一圈圈菱形花纹,排列整齐,看起来很像蛇皮。
专家对这棵树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比对,最终确定这就是一种非常稀有古老树种——笔筒树。
然而,自从出现了第一棵野生笔筒树之后,人们就像是捅了它的老窝一样,一棵接着一棵发现。
![]()
先是又在平潭岛发现了两棵,后来又在福清、长乐等十几个地方也发现了不少野生笔筒树,算下来,竟然一共有28棵笔筒树。
这可给人们高兴坏了,要知道,28棵野生植株对于一个极危物种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树木对笔筒树进行人工繁殖,壮大它们的种群,将它们从绝种的险境中拉出来。
之后,这28株野生笔筒树就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结果还没等人们展开繁育行动,这些树突然开始相继死去。
后来调查发现,是因为笔筒树对栖息要求严格,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环境。
![]()
再加上它们自然繁衍能力困难,种群恢复能力弱,导致仅发现的28株里,有21株笔筒树都死掉了。
彼时人们还未能破解笔筒树的繁殖奥秘,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种群一棵棵减少,说不定哪一天笔筒树就彻底从地球上绝种了。
就在人们认为要失去笔筒树的时候,幸运降临了,2015年人们又在浙江发现了两棵,甚至还刷新了当地记录!
当时,温州苍南县有一位村民,出门干活时,忽然发现了不远处有两棵差不多有6米高的“大树”,还长得非常奇怪。
这两棵树的茎干上,长着许多椭圆形的斑块,叶片背面还有很多凸起,村民立即觉得这两棵树很不一般,于是就赶紧上报了。
![]()
当地相关部门的专家听说后,立马赶到了现场,对这两棵树进行了鉴定,发现这两棵树竟然是珍稀濒危的笔筒树!
专家兴奋得不行,这可是浙江首次发现笔筒树的存在,还出现在我国最北段,直接刷新了笔筒树在中国分布范围。
因为笔筒树特别珍贵,数量又少得可怜,村里一发现它们,就立马安排护树人专门保护起来,不过可惜的是,这次发现的两棵笔筒树母株,后来都已经自然死亡了。
但好在,2018年7月专家对笔筒树的原生地进行普查时,在它们旁边长出了一株小笔筒树。
![]()
不过,它长势不太好,还长在坎边上,有倒塌的风险,生存环境也一直在变差,情况特别危急。
挽救笔筒树种群的任务迫在眉睫,为此专家专门组建了一个项目组,研究笔筒树的繁育技术,对它们展开重点抢救保护。
除了全力保护好苍南县仅剩的一株“独苗苗”外,专家们还专门采集了一些死亡母树叶片上的孢子,为后续人工繁殖做准备。
但是笔筒树繁殖起来特别困难,它们作为古老的蕨类植物,笔筒树不像其他植物那样靠开花结果来繁殖,而是通过孢子繁殖。
但孢子萌发对环境条件特别敏感,对湿度、温度啥的要求特别高,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孢子萌发的概率极低。
![]()
并且幼苗的发芽过程中形态变化多样还相当复杂,这都给繁殖幼苗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专家对此也相当头疼,他表示,普通树木幼苗在实验室环境下3-10天就能发芽,而笔筒树在完全稳定的情况下,从孢子长成小苗,就得需要180天左右。
这也意味着,在幼苗生长期间,只要发生一点意外情况都会导致它们发芽失败。
对环境的敏感,对温湿度的极高要求,以及复杂的形态转变都彰显出笔筒树人工繁殖之路有多困难。
但专家们从未想过放弃,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专家终于成功攻克了笔筒树繁育技术难关,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了第一批笔筒树幼苗。
![]()
虽然已经攻克了笔筒树人工繁殖的难题,但这只是刚开始,最关键的是如何让这些幼苗能够在野外生存。
2019年,这些幼苗被分成了三批,被送到了三个不同的原生地进行野外回归,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场新的旅程里,有70%的幼苗都顽强的存活下来了。
之后的时间里,这些幼苗将会那片土地上茁壮生长,繁衍生息,专家们见到这一盛况,心里说不出的欣慰。
他们表示,接下来还会努力繁殖更多的笔筒树幼苗,并开始计划在浙南建立一个专属于笔筒树的保护区,让这一珍稀古树在世界上安稳生存。
信息来源:台海网 科普|笔筒树:一个古老家族的独白 2021-08-10
![]()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福建发现多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笔筒树 2009-12-14
信息来源:潮声丨中国自然分布最北缘,“恐龙口粮”笔筒树如何在这里挺拔成林?2025-04-16
信息来源:浙江省林业局珍稀濒危植物笔筒树:踏上野外回归之路 2021-04-01
![]()
信息来源:潮新闻 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2025-03-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