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随着媒体报道“野人孩子”事件,“自然养育”一词也进入大众视野。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类似的说法,比如,宣称“让孩子自然成长,家长不要多干涉”。这类话甚至还成了部分家长的口头禅。到底什么是“自然养育”,这是否意味着家长可以撒手不管?这种看似“放手”的养育方式,是家长对责任的懈怠,还是一种教育智慧?真正的“自然养育”背后,又蕴含着什么发展心理学原理?
其实,“自然养育”并非简单的“放养”,其核心是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天性,相信孩子拥有主动成长的内在动力,父母的主要角色是为其提供一个充满爱、安全感和丰富探索机会的环境,就像园丁一样守护花草,而非像工程师一样按照设想建造。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父母需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关注未成年人的品德、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这与我们长期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理念一脉相承。相比之下,家长若对孩子的成长放任自流,无疑是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的逃避。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儿童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空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他们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互动,如触摸、扔东西、玩水、玩沙等,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这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自然养育所倡导的“让孩子自由玩耍”“多接触大自然”,正是为这种主动建构提供了最佳环境。当孩子在沙坑里筑坝,他是在理解物理与建造;当孩子观察蚂蚁搬家,他是在学习生物习性。这种在游戏中获得的认知,是深刻而持久的。
心理学大师维果茨基也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孩子现有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从这个概念出发,自然养育并非完全放任不管,它强调的是,父母应成为一个敏感的“脚手架”搭建者,是一个充满爱的支持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是立刻包办代替,而应当提供适当支持,帮助孩子跨越障碍,最终实现独立解决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由内在动机(如好奇心、兴趣、乐趣)驱动的学习,远比由外部奖励(如糖果、分数、表扬)驱动来得更持久、更有效。自然养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内在动机。它不滥用外部奖励来“强化”孩子学习,而是致力于创造一个能激发其内在好奇心的环境,让孩子为了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而学习。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心理学理论,就不难认识到,“自然养育”走向完全放任自流的极端是对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
事实上,在“自然养育”中,不少家长正将顺其自然简单等同于放任不管,将尊重天性错误地变成疏于养育。真正的“自然养育”,是有边界的爱。它尊重孩子的天性,但也明确树立必要的规则,做好积极的规划与支持。这些规则通常与安全、健康和他人的感受相关。规则与支持的存在,恰恰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自然养育”,是顺应而非迁就,它顺应的是孩子发展的规律,而非孩子所有的欲望。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父母需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教会孩子现实世界的界限和社会规范。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在现实中践行“自然养育”呢?
首先,家长要落实“五育并举”的理念,要把童年还给孩子,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时间”,当孩子在自由游戏中时,协商规则、解决难题、奔跑攀爬、进行艺术创造、整理玩具场地等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其次,家长要做用心的支持者和陪伴者,履行家庭主体责任。“自然养育”要求家长“在场”但并非时刻插手。当孩子专注玩耍时,忍住指导的冲动;当孩子情绪崩溃时,先给予情感的共鸣,再引导他解决问题。这种情感联结是教育发生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核心优势。
同时,家长要经常抽出时间,带孩子到户外去,让户外成为孩子最好的综合素养课堂。在自然中,孩子的感官会被全面打开,他们的身体会得到锻炼、心灵得以沉静,还能观察万物生长、学习环境保护。花开花落,鸟飞虫鸣,本身就是生动的生命教育。
最后,重塑父母的角色,家长应成为良好育人环境的创设者。家长的责任不是时刻管理孩子的行为,而是精心为他们准备一个安全、可探索、充满回应性的家庭环境,包括提供适宜的书籍、玩具,更包括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真正的“自然养育”,要求我们放下作为父母的焦虑和控制欲,用更为长远且从容的眼光,在法律与爱的框架内,去培育一朵独特的生命之花。培养孩子是一条考验父母智慧的路,但我们会看到那个在爱与自由、规则与支持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有光、内心有力、全面发展。
(作者为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新生命教育”项目负责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