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一、 战略豪赌:2035年,数千“人形机器人”上岗
全球汽贸网资讯,11月4日,德国汽车与机械零部件巨头舍弗勒正式宣布,与高科技公司Neura Robotics达成战略合作。这不仅仅是普通的零部件供应,而是携手研发和供应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
更震撼的消息是:舍弗勒计划到2035年,在其生产线上部署数千名规模的人形机器人!
这意味着,十年之内,在舍弗勒的工厂里,你可能将看到数千名“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员工并肩工作。
制造业的劳动力图景,正在被悄然改写。
![]()
图片来源:路透社
二、“All in”机器人?——欧洲汽车的生死焦虑
舍弗勒的这次豪赌,是欧洲传统制造业在重压下的“求生”与“求变”。
如今,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残酷的现实:美国高额进口关税、疲软的汽车需求、以及中国车企的强势崛起。
面对困局,巨头们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极。舍弗勒在去年9月就曾预告:到2035年,集团销售额的10%将来自新开拓的领域,包括国防、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
卖掉过去,是为了买入未来。与此同时,舍弗勒宣布将出售其在中国的涡轮增压器业务(该业务在2024年创造了约1亿欧元的收入)。CEO克劳斯·罗森菲尔德直言不讳:此举是为了“精简投资组合,剥离非战略或表现不佳的业务”。
一卖一买之间,战略转型的决心已昭然若揭。
三、 AI驱动:不谈具体金额,只因野心太大
对于具体的投资金额,舍弗勒显得非常“低调”。CEO罗森菲尔德表示“不会公布具体的投资数字”,但他明确了舍弗勒的双重战略:
一是对内提效,利用AI驱动优化内部生产效率。
二要对外开源,将人形机器人本身变成一块巨大的新业务。
同时他还表示,“汽车领域的市场环境仍然充满挑战,而人形机器人,将成为舍弗勒一项非常有趣的事业。”
结语
从精密的汽车零部件,到科幻感十足的人形机器人,舍弗勒的跨界转型,为所有传统制造企业上了一课: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或许必要时,要敢于“断腕”,才能拥抱新生。
一场由AI和人形机器人主导的工业革命,已经不再停留在PPT上,而是正被这些工业巨头们,一步步变为工厂里的日常。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编译:全球汽贸网Lyra)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