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复活了吗?
2024年2月22日,日经指数突破了1989年的历史高点,随后继续不断创新高,2009年至今暴涨7倍。与此同时,东京都的房价也在最近两年超越了1991年的历史最高房价。
要知道,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到1.15。2024年出生人口近68万,只有人口总数接近的我国广东省的约60%。这样的低欲望社会早就被人们判了死缓而失去了未来。
可是在死缓30年之后,日本资本市场却迎来枯木逢春。2025年第二季度的GDP也超预期的增长了2.2%。这一切的主要推手是曾经蛰伏在海外30年之久的资金。
终于浪子回头了,日本海外资金的回流,意味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拉开帷幕,美元将无法罩住整个世界,美元资产不再是全球最好的投资标的。
日本失去的30年,是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始的,但广场协议并没有打压日元。相反,它用吹捧的方式完成了对日元的捧杀。所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在广场协议后,日本的野心膨胀了,日元快速升值,短短3年翻了一倍,人们在买下整个纽约的纸醉金迷中迷失了自我。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四年涨两倍,到达38957点后,突然扭头向下,短短三年暴跌超过六成。两年后,日本楼市上达历史高点后也掉头向下,短短5年暴跌五成。
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日本官方补贴利率,从1990年的6%一路下滑至1999年的0。可是利率越低,人们信心越差,局面完全掉进了凯恩斯陷阱里。
当利率降无可降,刺激政策失效,人们失去了投资和消费欲望,反而更爱持有现金。伴随着对未来的绝望,大量资金出逃,离开日本本土。资金的出逃,加速了资金流动性枯竭,让货币投放的效果大打折扣,物价、房价、股价、外汇,所有用日元定价的东西无一例外都跌了。
然而,这并非全部。虽然持续30年,日本资金几乎都在外流,可这意外地让日本保留了有生力量——大量的海外资产。这为日本经济30多年后的春风吹又生,保留了希望的种子。
据统计,1990年开始,日本成为美国最大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截至2025年10月,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这些海外资金30多年不回家,有一个重要原因,以美元计价的海外投资收益远高于以日元计价的本土投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铁律。
流浪海外的浪子并非没有想过回家。每一轮美国碰到麻烦,他们都会蠢蠢欲动。可是每次回家激情之后,总是一地鸡毛,看着那些海外美元资产继续风生水起,他们不得不重新出海追随美元。
要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持续10年GDP增长率都超过2%,全球市值前十科技巨头大半来自美国,这种强大的自愈能力和创新能力,赋予了美元资产强劲的虹吸效应。日元被虹吸进去也就理所当然了。
可是2022年后,一切变了,美国加了息却无法将美元指数顶上去。这轮的美元潮汐收割实在太吃力,忙碌了两年,不但吃不上好果子,反倒让自己的国债规模攀升至38万亿美元之巨。
于是,美国不得不在2024年9月重新开始降息,虽然心有不甘,中途暂缓了降息脚步,可是回头看看自己庞大的债务,叹了口气。在2025年9月,继续将降息的路走了下去。
日元看在眼里,动在脚底,海外资产开始试探性的回流。据统计,2023年,日本回流资金达6.5万亿日元。与此同时,他们还邀请海外朋友做客。2023年,外国资本进入日本股市和国债的规模接近10万亿日元。
回老家建设新生活,可能将成为日元资产未来很长时间的主旋律,这并非说明日本的经济复活了,而是流浪在外打工也赚不到多少臭钱,一鲸落万物生。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随着大量外国投资者离开美元体系,而让美元最终重置,各国货币将重新焕发活力。在自由的货币世界里,泛滥的资金就像蝗虫群,一旦聚集在一起,破坏力会几何级增长。
以美国金融资本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正是利用了这种蝗虫效应,曾成功地发起了多轮金融收割,比如92年的英镑危机,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将来,日本在海外蛰伏30多年的资金,可能将成为第一批聚集后撤离的蝗虫,用魔法打败魔法。因此,终结美元霸权的标志性事件可能会是日元未来的反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