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南京奥体中心外的欢呼声浪还未消散,这座城市的经济成绩单已经悄然揭晓。
11月3日,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GDP为14059.49亿元,同比增长5.2%,在国内各城市的激烈角逐中继续守住了十强座椅。
南京的这个十强含金量绝对是成色十足,每一个产业在国内都是拿得出手,比如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手机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0.6%、55.2%、17.5%。
GDP的背后是无数个体共同耕耘的结果。总体来看,南京是一个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城市,是一个既有产业硬度又有消费温度的城市。
![]()
![]()
高“含科量”,南京的硬核家底
作为一个身居南京十多年的新南京人,我们回顾过去,再看现在,南京的制造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全面升级。
在南京的江宁区,这里的智能装备制造已经变成了一大片科创森林,里面隐藏着无数高手,他们不显山露水,但是任何一家拎出来都可以单打全国。
江苏道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半导体装备领域的“黑马”,他们是2022年才将总部迁到南京江宁区,这里的无尘车间中,一辆辆“天车”沿着屋顶交错的轨道来回穿梭,这就是他们研发半导体工厂智能搬运系统模型。
![]()
据了解,道达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自研CIM+AMHS智能工厂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公司。
所谓CIM+AMHS一体化,就是将工厂信息化管理与自动搬运系统无缝衔接,而其中的核心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
通过与东南大学、南航等高校合作,道达科技攻克了WPS非接触式供电、OHT本体控制等关键技术,产品成功半导体等行业龙头供应链。
2024年,公司营收超1.2亿元,获A轮亿元融资,投前估值近15亿元,先后拿下“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等称号。
如果你走进上汽大通南京工厂,更能感受到了“工业4.0”的魅力。这座2019年入选全球首个整车制造“灯塔工厂”的基地,年产能达10万辆,冲压、焊装等生产线自动化率大幅领先。
![]()
从传统燃油车到纯电动、智能驾驶车型,这里的柔性生产线可快速切换生产,成为上汽集团智能制造的“样板间”。
![]()
人形机器人领域是智能制造业中的塔尖了,也是这两年最火的产业。很多人一提到人形机器人就会想到宇树科技。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南京的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也已经十分成熟。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六维力传感器能精准感知10N到100kN的力值变化。
![]()
就是这是机器人的“指尖神经”,过去完全依赖进口。这家由南航教授创立的企业,2024年在新松机器人测评中斩获第一,产品远销欧美,服务航天军工、医疗康复等高端领域。
2025年8月,九鼎投资以2.13亿元控股53.29%,助推其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
更具全球视野的是中科硅纪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为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CasiaHand类人灵巧操作机器人,拿下过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红点奖等国际大奖,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当然江宁区的智能制造龙头远不止这些,埃斯顿就是南京走出来的工业机器人龙头,近三年位居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第一,他们又孵化出了酷卓人型机器人,目前已经迭代到2.0版本。
2022年4月,汇川技术正式签约落地南京市江宁区,成为江宁区又一重量级工业机器人项目。2024年底该项目已经投产,满产后,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年产能达到12万台套。
2024年11月,《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出台,计划到2026年跻身国内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打造国内“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标杆。
![]()
生物医药:一年翻倍的成长奇迹
在生物医药领域,很多人都知道江北新区的生物医药谷里高手如云,但其实在其他几个区里,也是遍布“隐形冠军”。
位于江宁区的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就是国内抗肿瘤药高手,他们成立于2013年,近这两年就已经上市了约10个大分子药物,在国内医药领域中上市大分子药物数量显著领先。
![]()
![]()
其中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都是抗肿瘤、抗血管生成领域的重磅药物。
2024年顺欣制药全年产值突破35.37亿元,营业收入实现33.49亿元,同比增幅131%,成功跻身南京市头部生物制药企业行列。
更值得称道的是其顺欣制药的生产技术,他们建成了国内首条“无工程批一次性放大成功的10000L抗体药物生产线”,打破了生物药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
奥赛康药业的发展则是另一段传奇,他们起源于1992年创立的南京海光应用化学研究所,这家企业曾推出中国第一支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奥西康”。
![]()
如今其产品覆盖消化、抗肿瘤等四大领域,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细分市场树立起强势品牌。
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南京的创新生态支撑。南京不仅有中国药科大学这种全国顶级药学高校,还有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等国内顶级研发中心,这里的SPF级动物中心、BSL-2实验室,一直为药企提供从药物研发到安全性评价的全链条服务。
![]()
生态密码,为何南京出“高手”?
如何吸引外来企业?一方面是靠筑巢引凤,另一方面要靠龙头引领。
筑巢引凤首先是要打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入驻,专心创业。在走访中,企业负责人对于南京的营商服务都是津津乐道。
营商服务的第一条就是企业审批流程的简化,让企业更快的落地,更快的开工,更快的投产,不让企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走程序上。
南京的行政审批流程有多快?举个例子,江宁有一家装备制造的江苏创贝传动科技,新项目签约仅4天就拿到“五证”。只要符合标准的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成为南京各个区的普遍现象。
用江宁区科技局副局长董相超的话就是:“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不仅需要耐心资本,更需要耐心政府。”
电动工具出口商南京泉峰科技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江宁与海事部门联合在企业设监管场区,将锂电产品查验时长从一周缩至3天,每年节省物流成本1500万元。
实际上,南京市这十几年里,已经涌现众多产业“头雁”,他们对当地产业的拉动作用巨大。
像埃斯顿、正大天晴、中科硅纪都是所在行业的头部企业,他们对于同行业的号召力和产业链带动都是肉眼可见的。
2024年以来,至少有极星科技、中储国能研发生产基地等4个50亿级项目在南京江宁落户,24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入驻,金佰利、科倍隆、菲尼克斯等一批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比如南京的另一个庞大的电力智能化产业,已形成以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科远智慧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电网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上百家规模以上企业,覆盖发电、输电、调度和通信等六大环节。
![]()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园区能否帮忙对接产业链龙头企业?”这是很多中小企业的普遍诉求,但是如果能把这些龙头企业吸引到南京来,那么就会有无数产业链配套企业趋之若鹜。
比如在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的周围,一定会涌现伺服、减速器、控制器、新材料、软硬件系统集成、测试包装、装运等等一大批配套企业,甚至还会带动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
![]()
所以对于现有龙头企业,南京市各级政府要做的就是服务好、扶持好、发展好。
据了解,埃斯顿和当地政府启动了“双百亿”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到2030年推动埃斯顿实现两个百亿目标:一是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二是围绕埃斯顿构建一个产业链条完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百亿级产业生态圈。
科技创新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城市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会让城市强者更强,南京市的产业高地也必须越筑越高。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