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农民返乡种地”——这听上去像是某种朴素的愿景,却被温铁军一句话点破了逻辑盲区。“现在农业是负收益,你让人回去干啥?”这不是一句情绪化的抱怨,而是一位长期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者对现实的冷峻判断。
当下的中国农业,在成本飞涨、市场波动、气候压力交织下,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农民的基本生活。所以问题来了:如果农业本身赚不到钱,仅靠“返乡种地”真能解决农村问题吗?显然不能。这背后,其实是对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理解深度的大考。
![]()
只靠种地,农民怎么活得下去?
温铁军的这句狠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撑腰。2023年,中国农业在GDP中的占比跌破7%,而农村人口仍高达5亿。这个悬殊比例,已经说明一个问题:农村靠农业,撑不起人了。
更直白点说,一个家庭种十亩地,一年下来,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电费、运输,可能连最低工资都赚不到。这就是所谓的“负收益农业”。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全球农业也面临类似困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土地碎片化运营成本高,都让农业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行当。
美国虽然有大农业撑腰,但依然需要巨额补贴。相比之下,中国农民没有这样的财政托底。你让一个在城市打拼多年有手艺的人回去种地,他回去干什么?赔钱吗?
温铁军的质疑,正是对那种“只要回乡种地就能解决问题”的单线思维的纠偏。他强调,不能把农民的出路限制在一亩三分地上,必须要有多元路径。这不是空话,历史早就给过我们答案。
![]()
一人一锄头?不如一村一产业
中国不是没试过单靠农业解决农村问题,但真正让农村人富起来的,是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放开,农民立马干起了副业。加工厂、小作坊、运输队、建筑队,农村那会儿热闹得很。
1985年,乡镇企业吸纳了超过1.2亿人就业,农民“离土不离乡”,收入直线上升,城乡差距也缩小了。
这段历史说明一个道理:农民不是非得种地才能生存,他们更擅长的是在本地资源下搞产业、搞合作、搞创新。温铁军就曾强调,真正的农村振兴,不是靠农业本身,而是靠农业带动的“多功能经济”,也就是农文旅融合、农村电商、生态产业、碳汇交易等多元发展。
![]()
比如浙江安吉余村,当地农民早早放弃传统农业,转做生态旅游,如今村里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再看2024年中俄黑龙江边境农业项目,不是单纯种粮,而是搞绿色农业、碳汇交易,既环保又赚钱。这种创新模式,才是把农业“负收益”扭转成“正循环”的关键。
也正因为如此,温铁军才会反对那种“回乡就种地”的单一思维。他的核心观点是,农村不能被农业绑架,农民的命运也不能绑在粮食产量上。
![]()
真正的振兴,是给农民更多选择权
温铁军并不是反对农业,而是反对只把农业当成农民唯一出路的思维。他更关心的是,农民有没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一个人愿意种地,那很好,但如果他更擅长搞加工、搞电商、搞文创,也应该有平台和政策支持。
从政策上看,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23年《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发展集体经济,推广合作社模式,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超200万个行政村建立了合作社。
这些组织不是让农民回去种地,而是让他们通过“抱团”实现资源整合、市场对接和利益共享。比如在福建、云南,温铁军团队推动有机农业项目,农民参与集体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参与,收益也比单干高得多。
![]()
同时,国家也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到2025年,农村公路硬化率超过90%,网络覆盖率达98%。这些不是为了让农民回去种地,而是为了让农村成为可以创业、可以生活、可以消费的完整空间。换句话说,让农村成为“能留下人”的地方,而不是“只能种地”的地方。
对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农业政策则更加“自给自足”导向,强调本土粮食安全和对外贸易保护。但即便如此,美国农业依然严重依赖政府补贴。而中国的路径,是把农村作为一个综合发展平台,这种系统性思维,正是温铁军强调的“乡村经济生态化”的关键。
![]()
农村不是农业,农民也不只是种地的
“你让农民回乡种地,你知不知道农业是负收益?”这不是一句反问,而是一次提醒。提醒我们,不能用一种过时的逻辑去解决新时代的问题。
温铁军的声音,背后是整个中国农村转型的现实考验。乡村振兴不是复古农业,也不是简单返乡,而是要让农村成为一种新生活的可能,一种现代化的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要的是机会,不是束缚;要的是参与感,不是命令;要的是共建共享,不是回归传统。
![]()
国际社会在看中国农村政策时,也应看到这背后的多元尝试和灵活路径。不是所有农村问题都能靠增加产量来解决,更多时候,出路在于“去农业化的再组织”,即把农业从孤岛变成网络,把农民从个体变成集体,把农村从边缘变成核心。
这,就是温铁军的核心观点,也是当下中国农村政策的真实走向。
农业不等于农村,农民也不该被困在土地上。如果我们还在用种地来衡量农民的价值,那就错过了整个时代的节奏。温铁军这句话,不只是对农业的反思,更是对未来农村形态的重新想象。政策要转弯,观念也得跟上。农民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还没给他们足够的选择。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乡村振兴」温铁军:乡村振兴不能只让农民种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