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加瑜伽感恩大会,小尹是跟同学一同前往的,并坦言这次旅程很有意思。大会开始前,他跟很多练习者一样,对活动充满期待。
可是,开课前一天晚上的宣讲会上,听到寺院师父说可能看不到印度老师,这如同一盆冷水从天而降,很多练习者有些激动,其中不乏当场决定退出课程的。
小尹倒是很淡定,跟同学商量好了plan B,即先等等看,大不了第二天下午再去北京的mysore教室体验,以及逛逛看。毕竟,他们的机票已定,大改行程太折腾。
开课第一天的上午,大家也没闲着,在寺院的一间会议室,进行了自我练习。据说,会议室比较大,前半部分是一群上海的练习者,后半部分是一群安徽的练习者。大家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练习,这应该就是普通人眼中阿汤练习者的自律吧!
没想到,开课第一天下午,主办方就找到了解决方案,练习者们见到了印度老师,还安排了哲学课、唱诵课和一序列口令课。之后两天的课程,也都按计划推进中。
上过两位印度老师的课程,小尹对体式和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表示,“参加完感恩大会,我对传统阿汤的了解更了一步。之前在教室练习,更多学习的是体式的练习方法和技巧,而这次,Usha老师分享的内容更嵌入心灵层面,也有很多信息值得我去慢慢领悟。”
这趟旅程中,小尹还有些有趣的经历,比如他见到了一些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阿汤练习者和老师。刚到机场时,他看到了一位授权老师,真是跟她擦肩而过,只不过小尹他们往出口方向走,而她则是逆向而行。
他还见到了安徽的贵贵老师,平时在线上看到他很多搞笑的瑜伽视频,这一次,老师带着不到10位同学一起来参加感恩大会。
另一份特别的缘分是他的室友,一位来自上海的阿汤练习者和老师。两人聊过之后,才发现小尹现在的阿汤老师跟那位室友是同学,而室友跟他分享的阿汤练习感受同样让他受益匪浅。
“他练习阿汤很多年了,如今只练习一序列,平时也会打坐。他好像把一序列琢磨得滚瓜烂熟,认为只练一序列,就很好,没必要太消耗自己。”
对此,小尹颇有感受。“若是提早进入二序列,并天天练习,很容易出现进步慢且消耗过多。如果已经进入了,一周里面可以练两次一序列,这样可以有效调整呼吸与稳定性。”
此外,室友对于辅助的分享,也说到了小尹的心坎里。一般而言,练习者都喜欢被老师辅助,或者被老师辅助到很深的位置,但其实,室觉得那样会太依赖老师,阿汤练习很重要的内容是带着自己的觉知,感受自己的呼吸,然后去等待自身发生的改变,尽管这种改变会慢慢才发生!
![]()
无论是两位印度老师,还是遇到的阿汤练习者,他们的分享无疑都触动了小尹的心弦。
回到家后,他依然会进行看似一成不变的体式练习,但我猜想,他练习的方法与对练习的认知一定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也许,这才是他此行当中最大的收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