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立足岗位,勤恳务实
面对考验,勇挑重担
服务群众,热忱真诚
他们是党员先锋
更是我们身边可见、可学、可追的榜样
常州地铁微信公众号推出“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播”专栏,号召全体地铁人通过这些平凡而闪光的党员故事,汲取榜样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常州地铁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
深夜零点,2号线五一路站笼罩在湿冷的雾气中,昏暗的灯光下,信号巡检员王磊的身影格外专注。他俯身贴近冰冷的道岔,用手中的强光手电一寸寸扫过转辙机的每一个接点,一遍遍核查道岔的每一处密贴间隙。这是他日复一日守护地铁安全的日常,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实践。
道岔是轨道的“关节”,偏差毫厘都可能酿成安全隐患。“每一次检修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次月度检修中,王磊正沿着钢轨巡查,突然停下脚步——某组道岔动作时,传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响。“不对劲!”他立刻蹲下身,掏出量具,反复测量密贴间隙,最终揪出一处肉眼难辨的毫米级偏差,当即组织调整,直到道岔开合精准流畅。
![]()
“警报就是命令,党员就得冲在前!”一年冬天,五一路信号设备集中站突发转辙机设备异常。王磊顶着大雪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不顾刺骨的寒风,指尖在复杂的信号回路上快速游走,目光紧锁每一个关键节点,很快精准锁定故障区域。拆模块、换零件、做联锁测试,一系列动作娴熟利落,在寒夜里与时间赛跑。6点,当日首班列车平稳驶过修复区段、准时上线。这份“急难险重冲在前”的担当,源于他常年拆解研究设备、积累的丰富经验,这也让他两次在地铁集团ZDJ9道岔外锁杆件拆装技术比武中稳稳摘得一等奖。
“党员的奉献,从来不止在岗位上!”工作之余,王磊还是公司志愿服务队的“活跃分子”。在地铁站,他帮乘客拎行李,指路导乘;在社区,他陪独居老人聊天,向居民普及地铁安全知识。3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着他“为民服务”的初心。
从道岔旁的毫厘坚守,到应急抢修的分秒必争,再到志愿服务的温暖付出,王磊始终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刻进每一个工作细节、融入每一次为民服务里。“我们守的不只是钢轨和设备,更是千万人的平安路。”这句话,是他对岗位的承诺,更是一名党员的担当。
![]()
“井工,PSCADA报警显示常州北站牵混所103零序过流Ⅰ段动作反复产生消失。”深夜的电话铃声格外急促,此时时针已悄悄指向晚上十点半。接到工班紧急呼叫后,井明忠抓起工具包就往现场赶,查看保护装置故障报文、分析故障录波曲线、精准定位故障根源……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最终及时排除隐患,让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地铁高压供电系统就像人体的心脏,一刻都不能出问题,我的工作就是24小时待命,守好这颗‘心脏’的搏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井明忠始终以 “排头兵” 的姿态,奋战在高压供电保障一线,用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
日常工作中,无论寒冬酷暑还是节庆假日,井明忠都坚守岗位,按计划开展高压供电设备周期性巡检维护。今年2月,他在巡视变电所时敏锐地捕捉到400V开关柜运行异响,经深度排查发现母排连接螺栓存在松动隐患。他随即开展隐患处置,并牵头制定1、2号线400V母排连接螺栓专项排查方案,对全线55座变电所的开关柜开展地毯式检查,发现并处理3处螺栓松动问题,从源头杜绝了设备故障风险。
![]()
作为技术骨干,井明忠高标准淬炼专业本领,以扎实的技术能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用实干担当生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针对变电所供电蓄电池组人工充放电模式存在的外接设备烦琐、4人作业耗时、操作风险高等痛点,他主动扛起党员攻坚责任,牵头实施茶山站蓄电池组自动充放电改造项目。通过技术革新,不仅彻底消除了外接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还精简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主导的400V抽屉智能表计自主改造QC项目,成功实现回路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统计分析,为企业绿色节能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该项目还荣获 2024年运营分公司第三届QC成果发布会优胜奖。
除此之外,井明忠还深度参与《变电设备操作手册》《变电设备故障现场处置方案》《供电系统故障专项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为标准化检修作业和故障应急处置构建起系统的理论支撑体系。“地铁供电无小事,每一个接头的紧固都连着万千乘客的平安出行。我是党员,就得扛起这份责任,把供电安全的‘责任线’守成乘客的‘生命线’。”
![]()
![]()
“值站,站厅B端电扶梯有乘客摔倒了!”“值站,D0302 道岔失表,立即前往下行头待令!”清晨的地铁站刚涌入早高峰人流,对讲机里的呼叫就接连响起,邵一鸿的日程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那抹工服蓝在车站人流中急速折返,胸前红色的党员徽章随着灯光微微晃动,这是她每次应急处置时的“定心丸”,也是乘客眼中的“安全感”。
在一个酷暑的早高峰,正在站台立岗的邵一鸿突然发现一名女性乘客身子一晃,直直倒在地上,额头擦伤流血。她一个快步冲上前去,守在乘客身边,呼叫医疗箱增援、搀扶乘客到休息区、消毒包扎伤口……“您别急,有我们在,放心!”每隔几分钟,她就查看一次乘客的状态,直到乘客逐渐恢复体力、被家属安全接走,才默默擦拭掉额头的汗水返回岗位。
这样的暖心事,在邵一鸿的工作里很常见。在她的带动下,所在班组获赠锦旗3面,收到表扬信及电话近70次。每一面锦旗、每一封表扬信背后,都藏着她用服务传递温暖的党员初心。
![]()
工作以来,邵一鸿还把“党员责任”延伸到了更多岗位上。作为运输第四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她牵头推进 “双轨学习”机制,将党的理论学习与业务技能提升深度融合;担任南夏墅区域团支部书记,她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用心用情引领青年同事向党组织靠拢,团支部获评2022年度运营分公司“先进团支部”称号,她个人也斩获2022年度常州地铁集团“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身为党建网格员,她既是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宣传员”,又是群众诉求的“收集者”,把党建服务送到大家 “家门口”;作为职工代表,她认真倾听同事心声,积极反映合理意见,搭建“连心桥”。
邵一鸿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加公司志愿服务30余次,长期结对帮扶梧桐苑的困难家庭,定期上门送关怀、解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社会责任。
正因为这份“把党员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需求放在心里” 的坚守,邵一鸿获评市交通运输行业 “服务之星”。她反而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我只是在站台多站一会儿、多帮一把;在岗位上多琢磨一点、多担当一些——因为我是党员,这些都是该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