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奉贤区南桥镇六墩村的宅基头、农家院里,一条条长凳围出一方民主议事空间。村干部与村民并肩而坐,不分主次、不限话题,从道路修缮、垃圾分类到邻里纠纷、村规修订,大家畅所欲言、共商共议。这种被称为“长凳夜话”的协商形式,正悄然激活奉贤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视频:《长凳夜话 民主自治》
“长凳夜话”的生命力,源于对农村议事传统的尊重与创新。过去开会,村民常“不愿来、不敢说、议不深”,而“夜话”依托饭后闲暇、宅基场地、轻松氛围,打破时间、形式、心理三重门槛,让民主协商真正回归生活现场。在推进宅基地置换与集中居住项目时,六墩村通过“长凳夜话”与村民面对面沟通,最终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0万元,走出一条民主协商促发展的新路径。

![]()
“长凳夜话”“八仙桌议事”“邻里集市”等协商平台蓬勃兴起,让群众在“家门口”谈诉求、议大事、解难题。同时,基层自治与积分激励、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机制深度融合,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通过“美丽约定”“宅基议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以“解纷一间室”“导师+‘两人一户’”(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强化法治保障,逐步形成“有事好商量、办事依法规、治理有温度”的基层治理生态。

![]()
法治的触角,不止于村口,更延伸至立法源头。在青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正成为连接百姓心声与政府立法的“民意直通车”。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青村立足“参与立法+征集反馈+全民普法”三位一体功能,设立10个村居立法信息采集点,组建由法学院教授、法官、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专家库,实现专业力量与群众智慧的深度融合,确保民意收集有广度、建言献策有深度、法治实践有温度。成立以来,该联系点围绕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开展意见征询,提出的多条建议被市级部门采纳,充分彰显了“小站点”撬动“大治理”的制度效能。

![]()
![]()
从“坐一条凳”到“聚一条心”,奉贤区正不断健全基层协商议事与民意表达机制。南桥镇《“长凳夜话”“话”出美丽乡村》、金汇镇《激活“法治细胞”点亮“法治星空”》先后获评2023、2024年度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优秀案例。聚焦民生关切,奉贤区将持续推动法治资源下沉、服务前移。从环境整治、宅基纠纷,到法律服务、公共安全,通过“法律明白人”进宅基、法治课堂入庭院、普法阵地融入公共空间等方式,打通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