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山蜀水的怀抱中,苍溪县岳东镇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历史的脉络深厚且悠长,10000——4000年前,岳东镇铧厂沟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古老的岳东场在明末清初便享有“苍溪四大旱码头”之一的美誉,见证着岁月的更迭与商贸的繁荣。境内自然景观与传奇典故相互交织,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岳东镇的人文风情、历史典故、地理风光,从2025年7月3日开始,《文萃岳东》将分50期刊发相关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带远方的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也期望能唤起岳东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共同守护和传承这片土地的美好。本期刊发的是红四方面军在岳东的峥嵘岁月之四《 战略收缩,武装力量积蓄壮大 》。
![]()
战略收缩,武装力量积蓄壮大
1933年11月,刘湘对红军发动“六路围攻”,形势骤然严峻。1934年1月15日,刘湘二路军左纵队刘汉雄部从鸳溪口推进,北起石灶、南至王渡,兵临龙冈山对岸的光山子、四季坪、白岩寺、猫儿垭一带;一路军邓锡侯部右翼部队从三川推进至东河西岸。在此危急时刻,东溪区苏维埃干部与群众紧急向龙冈山转移。
1月22日,红军一部在龙冈山腰何家坪召开群众大会,却突遭400余名敌军袭击。龙冈山与岳东的红军闻讯后,迅速组织反击,并于当晚从石灶渡过东河,在猫儿垭、大房梁、桥溪等地对刘湘军队发起突袭,俘虏敌军60余人。2月13日,红军实施战略收缩,一部从王渡、中土撤至白驿、岳东一带。田颂尧部罗迺琼师毛克书营趁机进犯三堆石地区。红八十九师一个连与随红军撤离的三堆石游击队独立营闻讯后,立即返回三堆石,兵分三路展开反击,打死打伤敌军数十人,俘获100余人,缴获枪支230余支,随后继续向巴中转移。
![]()
同月,岳东区儿女踊跃报名参军,投身革命洪流。1050人加入赤卫军一个团,1400人加入独立营,440多人加入游击队,487人加入鲜花队,240多人加入少先队,200多人加入童子团,120多人加入妇女团,为红军队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