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野战军很有名的“五虎纵队”中,三纵首任司令员程世才,在二十三岁时就当上了红军军长,是红四方面军里最年轻的一位“猛虎”。可是解放战争开始后,他担任三纵司令员仅半年,就悄然离开了指挥岗位。一位本应在战场上发挥军事才能的将领,为什么会突然离职?
![]()
一九一二年八月八日,程世才出生在湖北大悟县一个贫苦的农家。一九三零年,十八岁的他参加了红军,一年后在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团担任连政治指导员。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四方面军在转移过程中遭遇敌人包围。红三十三团团长吴云山在带头冲锋时不幸牺牲。当时担任团政委的程世才,立刻提起长砍刀,带领全团继续战斗。他在战斗中两次受伤昏迷,但每次醒来都坚持指挥。这场血战让徐向前总指挥记住了这位不怕牺牲的年轻干部。
随着反“围剿”战斗不断进行,一九三三年五月,反“三路围攻”到了最紧张的时刻。程世才带领红三十三团在余湾山头找到一条秘密小路,突然出现在敌人侧翼。凌晨四点总攻开始,还在睡觉的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
![]()
这场战役胜利后,红十一师扩编为第三十军,程世才被提拔为第八十八师师长兼政委。他特别重视夜战训练,经常亲自带队,在黑夜的山林中学习辨认方向、隐蔽行动。经过严格训练的第二六五团,后来成为让敌人害怕的“夜老虎团”。一九三五年,二十三岁的程世才担任红三十军代理军长,也成为最年轻的军长。
一九三六年十月,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程世才带领红三十军向祁连山下的戈壁滩前进。这支队伍也遇到了建军以来最困难的考验。
![]()
一九三七年三月,西路军在甘肃北部地区失利,部队只能分散转移。程世才带领左支队一千多人,在冰天雪地的祁连山里艰难行走。经过四十三个日夜,当他们终于走出雪山时,全队只剩下四百多人。这段经历成为程世才心中的痛。
抗日战争期间,程世才先后担任挺进军参谋长、抗大分校校长等职务,没有再得到一线军事指挥机会。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程世才终于有机会重返前线。他带领山东军区第三师和警备第三旅出发前往东北。
![]()
一九四六年一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在辽宁辽阳正式成立,程世才为司令员。这支部队由各解放区的精锐组成,总兵力两万六千多人,被上级寄予厚望。任命公布时,许多老战友都期待程世才这位红军时期的“猛虎”能在东北战场创出佳绩。
1946年春季,东北的战局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四平这座位于东北平原中心的城市,正好处在中长铁路的节点上,是连接长春、沈阳、吉林等大城市的交通枢纽。
对于国民党军而言,占领四平就能打通北上哈尔滨的通道,从而将民主联军分割压缩至偏远地区。而对于民主联军来说,守住四平,就能屏障北满根据地。中央电令“化四平街为马德里”,决心在此打一场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在谈判桌上争取有利地位。
程世才的三纵和西翼的黄克诚部、四平城区的万毅部等兄弟部队共同负责四平的防守作战。三纵下辖三个旅,任务是阻击从东线迂回包抄四平的国民党军,主要对手是廖耀湘全美械的新六军。
![]()
一九四六年四月,在四平郊外的阵地上,程世才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敌情。侦察参谋匆忙跑来报告,发现敌人有六百多辆汽车正在进行迂回机动。
程世才马上向总部发电报,建议把阵地防守改为运动阻击。但这个符合当时战场实际的建议,和上级“死守防线”的整体作战计划不太一致。总部回电只有四个字:“原地阻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三纵在新六军的重炮轰击下伤亡超过两成。当防线被迫后撤时,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
此时程世才在临时指挥所里来回走动。地图上标出的敌军动向让他揪心,他再次给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电报,坚持认为应该采用运动防御战术。
这封电报在总部作战室里引起讨论。有人认为程世才还保留着游击战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大兵团正规作战的要求。在这次作战中,程世才把部队分散布置在各个战略要点。这个部署方式来自他过去在川陕根据地反“围剿”的经验,但不太适合东北战场的新特点。当时敌人装备好、火力强,分散布阵使得防线容易被敌人逐个击破。
![]()
四平保卫战结束后,东北战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主联军主力向北转移,而程世才的三纵奉命留在南满地区,担负起在敌后牵制、阻击敌军的任务。这时三纵的作战环境,已从四平周边的平原阵地战,转为在南满山区进行的机动防御作战。
一九四六年深秋,南满山区已是寒气袭人。程世才站在指挥所前,望着连绵的群山,他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固守于多个要点。
这个决定让原本不占优势的防御力量变得更薄弱。当敌人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时,三纵各个阵地之间很难互相支援。战后上级指出三纵在防御作战中“过于分散兵力,没能形成拳头”。
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战局变化,东北战场进入战略转折时期,各部队都在根据实战经验调整战术。这时,程世才离开了三纵司令员的岗位,由曾克林接任,之后又换成韩先楚。
程世才的离职不是个别现象。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正处在从游击战向大兵团正规战转变的重要阶段。很多红军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都面临适应这一转变的过程。
在离开主力部队后,程世才先后担任二线的南满军区司令员、辽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和带领主力纵队在一线作战相比,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
![]()
与此同时,他曾经指挥的三纵在韩先楚的带领下,很快在东北战场打出威名。同样的部队,不同的指挥风格,带来了不同的作战效果。
韩先楚接手第三纵队后,很快在一九四七年九月的威远堡战斗中一战成名。当时正下着秋雨,韩先楚坚持采用长途奔袭的战术。三纵官兵冒着雨,在泥泞的山路上一天一夜急行军二百多里。
战斗在黎明时打响,三纵像神兵天降,直冲敌军师部驻地。被俘的国民党军第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后来承认:“完全没想到你们会绕过前沿阵地,直接打师部。”这场战役后,三纵赢得了“旋风部队”的称号。
![]()
一九五五年,程世才被授予中将军衔,之后担任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五日,程世才将军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这位二十三岁就当上军长的将领,他的起伏和军队的发展历程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