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是个谜?
不,她不是谜,她是活生生的“打脸机器”。
这位 69 岁的老人,在轮椅上熬了 64 年,熬过三次大手术、拿掉六块椎板,扛过癌症化疗。按常理,这样的身体条件,能活到今天,本身就是个奇迹。
可偏偏有人不去惊叹这份生命力,反而冷嘲热讽:“你看她脸色红润,精神挺好,是不是装的?”“被她骗了这么多年。”“高位截瘫还能练针灸,这是违背物理规律吧?”
直到今年 10 月,一向温和的她终于忍不住发声,在微博里字字铿锵:“好人就是好人,任何抹黑都没有用!” 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女人用大半生写就的答案。
![]()
1960年,5 岁的张海迪还没来得及跑完童年,就被一场意外拽进了黑暗。玩耍时从高处摔落,脊柱严重受损,医生下了定论:胸部以下彻底失去知觉,这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接下来的十年,手术台成了她最熟悉的地方。三次大手术剖开后背,六块椎板被生生拿掉,麻药过后的剧痛让她整夜打滚,母亲只能抱着她哭着喊 “咱不治了”。可她攥着母亲的衣角,咬着牙说:“治,万一好了呢?”
没机会走进校门,她就把邻居家孩子的课本借来,趴在床上一笔一划地抄。冬天的山东农村没有暖气,手冻得握不住笔,就揣进怀里暖一会儿再写;疼得实在睡不着,就靠着墙读外语,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硬是被她啃了下来。
1974 年,19 岁的她跟着父母下放到莘县农村。看到乡亲们看病难,她偷偷攒钱买了本针灸书,对着自己的手练针法。起初扎得鲜血直流,手上布满小孔,母亲心疼得直掉泪,她却笑着说:“扎准了才能给乡亲们治病啊。”
那段日子,她的轮椅成了 “流动诊所”。白天给人扎针、修收音机,晚上在煤油灯下记病例,最多一天接待 38 个病人,累计下来竟治好了一万多人次。有老乡要给她送鸡蛋感谢,她总是摆手:“能帮上忙,比啥都强。”
![]()
1981 年,张海迪的故事登上报纸,远在济南的大学教师王佐良被深深打动。这个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上海知青,提笔给她写了封信,没想到一写就停不下来。
160 公里的距离,书信成了他们的鹊桥。从托尔斯泰聊到翻译技巧,从人生理想谈到日常琐事,张海迪会在信里画小插图,王佐良则会把济南的秋天写进文字里。半年后,王佐良揣着满心诚意,坐长途汽车来到莘县。
看到张海迪在轮椅上熟练地整理病历,听到她笑着说 “疼的时候就数数天上的星星”,王佐良更坚定了心意。可这份感情遭到不少质疑,有人说他 “想借名气上位”,还有人问他 “图啥”。他从不辩解,只是默默帮着做家务,陪她读书到深夜。
![]()
1982 年 7 月 23 日,两人在民政局领了证。没有婚纱鲜花,没有宾客婚宴,王佐良推着轮椅,陪她在济南街头走了一圈,夕阳把两个影子拉得很长。这场景,比任何婚礼都动人。
婚后的日子,王佐良把 “照顾” 二字做到了极致。张海迪喜欢画画,他就自学木工做画框,用鞋油调出她要的旧木色;她要写作,他每晚陪在书房查资料、续茶水;甚至 20 多年里,他的头发都是她亲手剪的。
1991 年,命运又给了她沉重一击 —— 基底细胞癌。手术要在鼻子上动刀,还不能用麻醉,医生都替她捏把汗。术前一晚,她握着王佐良的手说:“要是我走了,你再找个健康的姑娘。” 王佐良红着眼眶吻她的额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40 多针缝完,张海迪从手术室出来,看到哭得稀里哗啦的丈夫,反倒开玩笑:“你这模样,在战争年代准是叛徒。” 可没人知道,术后化疗让她头发大把掉,疼得整夜失眠,却还在灯下复习考研。
三年后,她拿着吉林大学哲学研究生学位证书,笑着递给王佐良。这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女人,在癌症化疗期间,又一次打败了命运。
后来,张海迪成了中国残联主席。有人以为她会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可她坐着轮椅跑遍了全国的基层残联。在山区看到残疾儿童没学上,她当场协调学校;在福利院碰到失能老人,她握着对方的手问寒问暖。
![]()
2008 年残奥会,她在看台上为运动员鼓掌,手掌拍得通红;日本电视台评她为 “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说她 “用灵魂撑起了身体的重量”。可越是发光,越容易招来阴沟里的诋毁。
有人翻出她的照片,指着她红润的脸色说 “肯定是装病”;有人质疑 “高位截瘫怎么能体会针感,这是骗术”;更有甚者说出 “应该切片研究” 的恶毒言论。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她和家人心上。
今年 10 月,网络上的污蔑达到了顶峰。有人盗用她的工作照编造故事,把朋友说成 “神秘家人”,严重侵犯肖像权。忍无可忍的张海迪终于发声,在微博里写下:“从童年就经受痛苦考验,我百分之一万经得住检验。”
她提到一件往事:当年写自我批评材料,别人都找些小缺点应付,她却毫不犹豫地写 “我没有缺点”。不是狂妄,是她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 —— 为残疾人事业奔走 30 年,翻译几十万字著作,帮助过无数人,她没什么可愧疚的。
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站出来支持她:“看她轮椅上的伤痕,就知道那些质疑多可笑”“她的人生比任何辩解都有力”。而她回复说:“今后要多写文章,对不正确的事勇于发声。”
![]()
如今 69 岁的张海迪,依然保持着乐观。她不需要被神化,但她值得被尊重。
有人问她,一辈子跟病痛打交道,累吗?她笑着说:“咱就比它多活几天,看它怎么办。” 这句话里,藏着最硬核的人生态度。
那些质疑她 “装病” 的人,或许从没想过:一个真正装病的人,不会拿自己的身体练针灸,不会在癌症化疗期考研,更不会 43 年如一日地为陌生人奔走。她的红润脸色,是热爱生活养出来的;她的精神饱满,是灵魂强大撑起来的。
她说:“别记住我的苦,记住我的快乐。”可我们明白,她的快乐,是从无数个想放弃的夜晚里抢回来的。
张海迪不是谜。她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软弱,也照出人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