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叛徒就是为人不齿的。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中途改变立场的人往往被人看不起。叛徒们改变立场之后还会做许多有违良知的事情,成了坏了整锅粥的“老鼠屎” 。
古往今来我们的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叛徒,像是大奸臣秦桧,最后落得全家游街示众的下场。然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好的统治者是能够对识时务者网开一面的。
那些归顺于新政府的人也将因为他们的选择而进退两难。对于他们原来朝代的人来说,他们是背信弃义的叛徒;对于新的政府的人来说,他们是落后的,没人看得起他们。
![]()
傅作义的过往
傅作义曾经就陷入这样的境地。在国民政府还存在的时候,他是国民政府的得力干将,麾下听从他命令的士兵成千上万;但当国民政府覆灭之后,他和党的战争中归顺了中国共产党,为党统一全国起到促进作用。
在当时的国共对战当中,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大势所趋,傅作义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归顺之后,他受到了优待。尽管是国民党军队,但是傅作义出色的军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在共产党当时缺乏军事人才的情况下,组织上给他委以重任。在国民党军队中考试带兵打仗的神勇将军,而在共产党的军队中,他是负责兴修水利的部长。
![]()
由于傅作义之前国民党军队的身份,一开始他在这个岗位上并不受人欢迎。一群共产党员的队伍当中,插进去一个曾经是国民党军队的人,怎么看都不合适。差距可以被缩小,但不能被消除。不知道傅作义当时作何感想,不过想必被周围的人排挤的滋味并不好受。曾经受到很多人拥护和爱戴的大将军,如今到了新的环境的却被人看轻,如此大的心理落差,需要他一个人在心中独自排解。
![]()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很快就被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知道。他们知道之后很生气,既然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那么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对待家人应当和和气气,家和万事兴,如果每天都把心思放在窝里斗上,是干不成大事的。党的领导人深知这一点,正是因为党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里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拧成一股劲儿,最终用一点一点的微弱的小米加步枪的力量战胜了敌人先进的机枪与大炮。
![]()
组织上的做法
一开始这种情况也让两位领导人感到十分的困扰,不过他们很快就想出了对策。他们指出,没有傅作义这个部长签字过目的文件不要拿给他们看。或许这对原来党组织里的下属人员们有些难办,甚至有些举步维艰,因为一份文件就会导致一项决定难以实施。
但是能够让整个党组织部门高效运转起来,离不开像傅作义部长这样的重要人物的推动。这也能够体现傅作义对组织的重要性,让他从一开始被排挤的心态中走出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实际上他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能够被选做水利部长的人自然在这方面有些过人之处。早些时候,傅作义就与水利这方面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曾经是主要管理一个省政务的主席,也没有忽视民生,把人民装在心里。他是个爱民的好领导,这或许也是他后来选择和平加入共产党队伍的原因,他不想有更多人丧命。
![]()
除此之外,他关心人民也落到了实处。像是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他提出过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在他的领导下,许多条水渠妆点了原本荒芜的绥远,那里的人们慢慢不再为喝水问题感到发愁了。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傅作义功不可没。
傅作义劳苦功高,真真正正地给一方人民带来了好处。但是很多人对他颇有微词,自己干了一辈子如一个国民党反动派。不论傅作义什么身份,他终归给中国人民做出了贡献。他默不作声,但是却没能换来其他同志的理解。
![]()
人们都觉得成功是自己的同志用血和泪换来的,却非要让一个曾经的国民党抢了风头,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过去了都过去了,新中国都已经成立了,新的篇章也翻开了,旧账再翻也是没什么意义的。
但是有人挑起了针对傅作义的头,很快就成了片,风头最猛烈的时候,傅作义的部长位置都快要保不住了。傅作义忍气吞声,兢兢业业地守着水利的岗位。既然人们看不惯他,他就只好把自己的权力转移。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职务跳过他这一步也可以完成。眼见傅作义越来越收敛,那些看不惯他的人洋洋得意了,想直接让他没官做。
![]()
顶替傅作义职务的是另一个李姓的同志。他虽然有些真本事,但在水利工程这方面他还是个门外汉。组织上看了本应该由傅作义签字的文件由别人代签了,知道这种情况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还专门协商了,可见两位领导人对傅作义的重视。
光说不干假把式。周总理和毛主席把傅作义找来,语重心长地做着心理疏导。在一番长谈之下,傅作义好受了许多。此后,周总理专门到了傅作义管辖之下的水利工程。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果然那些人都对傅作义有意见。最后周总理亲自向姓李的干部打电话,经过周总理的点拨,他终于明白傅作义对于水利部门的重要性。
![]()
有了周总理这个定海神针,傅作义的心里有了底。周总理的亲自出马,加上毛主席的支持,傅作义在水利部门的地位逐步提高,慢慢收回了自己原有的权利。
得道者多助,傅作义在得到众人的认可之后,更加尽心尽力地在岗位上卖力。水利工程常常需要实地考察,本来傅作义可以不亲自出面,但是他作为领导亲力亲为,走遍了祖国的山川河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