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人焦虑的本质:太过着急拿到结果

0
分享至

《菜根谭》有言:"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人生最大的内耗,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太着急。

着急成功,着急变好,着急看到结果。却不知,越是着急,越容易迷失方向;越想抓住一切,越是两手空空。



与其渴求速成,不如享受过程

战国时期,有个叫宋人的农夫,每天望着田里的禾苗发愁。

他嫌禾苗长得太慢,心急如焚。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把每株禾苗都往上拔高一截。忙活了一整天,他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兴奋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但我帮禾苗都长高了!"

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结果禾苗全都枯萎了。

这就是"拔苗助长"的故事。

我们嘲笑宋人的愚蠢,却不知自己也常常如此。学一门技能,恨不得三天就精通;做一个项目,恨不得立刻就看到成效;读一本书,恨不得马上就获得智慧。



殊不知,天下之事,欲速则不达。

《道德经》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真正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浸润。就像竹子,前四年只长三厘米,但第五年开始,每天能长三十厘米,六周就能长到十五米。那四年的沉寂,是在扎根,是在积蓄力量。

慢,不是懈怠,而是尊重规律。当你不再着急,反而能走得更稳、更远。

与其事事都抓,不如一次一件

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自幼聪慧。

七岁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大书法家。他问父亲:"我要练多久才能写好字?"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十八缸水说:"等你把这些水都用完了,字自然就写好了。"

王献之不信,他想走捷径。练了几个月,觉得自己写得不错了,便拿着字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也不看,只在他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字。



王献之得意洋洋地拿给母亲看:"您看我写得怎么样?"母亲看了半天,叹了口气:"千字万字,只有你父亲加的这一点像样。"

从那以后,王献之才明白,书法没有捷径,只有一笔一画地磨练。他老老实实地写完了十八缸水,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二王"。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总想同时做很多事,结果每件事都做不好。

想学英语、学编程、学画画、学理财……恨不得把所有技能都装进脑子里。但精力有限,贪多嚼不烂。最后往往是:样样都学,样样稀松。

《庄子》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做减法。一个时期,专注做好一件事。做一件,成一件,再做下一件。这样看似慢,实则快。

因为专注,才能深入;因为深入,才能精通。

与其预支烦恼,不如活在当下

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鞠躬尽瘁。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独自支撑蜀汉江山。他事无巨细,凡事亲为,常常彻夜难眠。他忧虑北伐能否成功,忧虑后主能否守成,忧虑国家的未来。

有一天深夜,老将赵云来看他,见他灯下愁眉不展,便劝道:"丞相,您这样操劳,身体如何吃得消?有些事还未发生,何必先忧?"

诸葛亮叹息:"蜀国根基不稳,我怎能不忧?"



赵云说:"将军征战数十载,见过无数生死。我只知道,该来的总会来,提前忧虑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损耗精神。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该做的事上。"

诸葛亮一愣,若有所思。

可惜,他最终还是没能放下,五十四岁便因积劳成疾而逝。他的一生,辉煌却疲惫,因为他为太多未来的事焦虑,却忘了善待当下的自己。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总是担心明天的考试、下个月的业绩、明年的发展……把还没发生的烦恼提前支取,让今天的自己不堪重负。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既然未来不可控,何不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做好手头的工作,珍惜眼前的人,享受此刻的时光。当你活在当下,焦虑自然消散。

因为真正能掌控的,只有此时此刻。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病,叫做"着急症"。

着急成名、着急发财、着急成功,仿佛慢一步就会被世界抛弃。

但你看那些真正走得远的人,无不懂得从容的智慧。苏轼被贬黄州,却写出传世名篇;陶渊明归隐田园,反而诗意盎然。他们不着急证明什么,不着急追赶什么,只是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慢下来,沉下心,一步一个脚印。你终会发现,当你不再焦虑,生活自有答案;当你不再着急,美好不期而至。

愿你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活出岁月的从容与笃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广播电视台原党委委员、副台长徐龙河被“双开”

山东广播电视台原党委委员、副台长徐龙河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10 16:01:52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涵豆说娱
2025-11-10 14:27:41
张朝阳:搜狐视频将重启美剧战略

张朝阳:搜狐视频将重启美剧战略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12:38:07
荷兰首相急宣中方妥协;真相曝光,张学政免职维持

荷兰首相急宣中方妥协;真相曝光,张学政免职维持

爱意随风起呀
2025-11-11 00:35:03
国家发改委:开放一些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场景资源,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允许各类企业参与

国家发改委:开放一些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场景资源,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允许各类企业参与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0 19:51:07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雷科技
2025-11-10 14:42:47
离世爱猫托梦已投胎,主人发帖寻新主人,与“转世”小猫奇迹重逢

离世爱猫托梦已投胎,主人发帖寻新主人,与“转世”小猫奇迹重逢

Magic宠物社
2025-11-09 21:35:04
高云坤,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高云坤,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10 20:23:03
北京人逛上海大宁公园 免费入园却被规矩和流量密码惊到

北京人逛上海大宁公园 免费入园却被规矩和流量密码惊到

今日美食分享
2025-11-10 13:44:18
MacMahon:哈里森与球队老板已彻底破裂,被解雇是时间问题

MacMahon:哈里森与球队老板已彻底破裂,被解雇是时间问题

大眼瞄世界
2025-11-11 00:02:36
广州一街道人行道加装隔离杆引争议,网友质疑“一刀切”:婴儿车、轮椅通行受阻,当地回应

广州一街道人行道加装隔离杆引争议,网友质疑“一刀切”:婴儿车、轮椅通行受阻,当地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0 17:37:41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火山诗话
2025-11-10 07:29:48
湖北首位博士县委书记韩旭拟任新职,8个月前出任荆州市委常委

湖北首位博士县委书记韩旭拟任新职,8个月前出任荆州市委常委

澎湃新闻
2025-11-10 23:02:29
十四届陕西省委第十轮巡视完成进驻

十四届陕西省委第十轮巡视完成进驻

澎湃新闻
2025-11-10 19:02:06
美媒:三大情报机构集体失语失能,中国打出了美军最怕的一张牌

美媒:三大情报机构集体失语失能,中国打出了美军最怕的一张牌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0 13:00:07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10 17:42:25
苹果官网标错价,用户疯狂薅羊毛

苹果官网标错价,用户疯狂薅羊毛

简科技
2025-11-10 18:02:46
“安世之乱”落幕!荷兰急撤部长令,中国芯片“反杀”才刚开始

“安世之乱”落幕!荷兰急撤部长令,中国芯片“反杀”才刚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0 16:26:10
若有十亿中国人要求把毛泽东思想提升为“毛泽东主义”,这事就成

若有十亿中国人要求把毛泽东思想提升为“毛泽东主义”,这事就成

芳芳历史烩
2025-11-10 17:06:28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20:05:54
2025-11-11 07:48:49
金沛的国学笔记 incentive-icons
金沛的国学笔记
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1457文章数 7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iPhone有望2027年实现真正全面屏,隐藏Face ID与前置镜头

数码要闻

vivo Y500 Pro正式发布:2亿影像国民小旗舰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