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为何更易患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否会影响HIV病情进展?针对二者间的关联与应对办法,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性疾病二科副主任徐光勇近日进行专业解读,为HIV阳性患者提供预防与治疗指引。
徐光勇介绍,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而HIV会持续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二者并非独立存在,存在显著相互影响。对HIV阳性患者而言,因免疫功能(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人体对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控制力减弱,病毒再激活概率大幅升高。具体表现为:发病率更高,是普通人群的3-10倍,免疫功能越弱发病风险越高;症状更严重,皮疹范围广、疼痛剧烈,常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恢复时间长;并发症风险高,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肤继发细菌感染、眼部或耳部受累等问题,且治疗难度大。
与此同时,带状疱疹也可能对HIV病情产生影响。一方面,带状疱疹的发生可作为HIV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的“信号”,若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需警惕治疗效果不佳、免疫重建失败等情况;另一方面,带状疱疹治疗需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部分药物可能与HIV抗病毒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调整用药方案,且疼痛管理、并发症处理会增加患者治疗成本与身体负担。
如何科学预防与应对?徐光勇给出三点关键建议:一是符合条件的HIV阳性患者(如CD4+T细胞计数稳定、无疫苗接种禁忌),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临床证实,是首选预防方式;二是坚持规范HIV治疗,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维持良好免疫功能,这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他机会性感染的根本;三是早期识别与治疗,若出现沿身体一侧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水疱皮疹,需立即就医,尽早用抗病毒药物,同时告知医生HIV感染情况,便于制定个体化方案。
徐光勇强调,HIV阳性患者无需因“高风险”过度焦虑,只要做好“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规范HIV治疗+早期识别治疗”,就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减少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更好维护生活质量。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赵洁)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