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大额存单VS国债:20万投资,谁更胜一筹?
晚饭后的小区花园里,总能听见大爷大妈们凑一块儿唠理财:“你家那20万到期了没?是存工行的大额存单,还是等下个月的储蓄国债啊?”张阿姨刚给儿子攒够婚房首付的备用金,纠结着放银行怕收益低,买国债又怕抢不到;小李夫妻工作五年攒下20万,不想冒风险,就想找个稳当的地方“生利息”,翻遍四大行APP又看了国债公告,还是拿不定主意。其实咱们普通人理财,图的就是“稳”和“划算”,20万不算小数目,四大行大额存单和国债作为公认的“保本王者”,到底谁的收益更高、更灵活、更适合咱们?
一、利率实打实对比:谁的收益更给力
咱们投资最看重的就是利息,先上权威数据,都是2024年第三季度各大官方渠道公布的真实利率,20万本金一对比就明了。
四大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大额存单,起存金额大多是20万,三年期利率基本在2.75%-3.05%之间,比如工行2024年8月推出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2.95%;建行同期同款产品利率3.00%,部分网点针对老客户还能上浮5个基点,到3.05%。而国债方面,2024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三年期票面利率2.95%,五年期3.07%,是财政部8月10日正式发行的,全国统一利率,没有上浮空间。
简单算笔账:20万存三年期,四大行大额存单利息大概是16500元(20万×2.75%×3)到18300元(20万×3.05%×3);国债三年期利息是17700元(20万×2.95%×3)。不难发现,四大行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更高,部分产品能超过国债,下限则略低,整体处于“略占优势”的区间。
![]()
二、安全性PK:都是“保本派”,放心度拉满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20万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俩产品在安全性上几乎没差别,都是“闭眼冲”的级别。
首先说国债,它是财政部发行的,背后是国家信用,相当于“国家借钱”,到期肯定能连本带利兑现,不存在违约风险,属于“保本保息”的天花板。再看四大行大额存单,属于存款类产品,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以内(含本金和利息)100%赔付,20万本金完全在保障范围内,不管银行遇到什么情况,本金和利息都能足额拿回,安全性和国债几乎持平。
这里要提醒一句:别把大额存单和银行理财搞混了,理财可能有风险,但大额存单是存款,和国债一样都是“稳字当头”,咱们完全不用担心里本金亏损的问题。
三、流动性大比拼:急用钱时谁更灵活
理财难免遇到急事儿要提前用钱,这时候流动性就很关键了,俩产品的“变现能力”差别可不小。
先看大额存单,四大行的大额存单大多支持“提前支取”和“转让”。提前支取的话,利息会按活期利率算(2024年四大行活期利率0.25%左右),比如存了两年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提前支取只能拿20万×0.25%×2=1000元利息,亏不少;但如果选择转让,很多银行APP上有转让平台,能按市场价格转给其他投资者,利息损失会小很多,甚至能接近持有到期的收益,流动性相对灵活。
再看国债,储蓄国债(电子式)和凭证式国债都支持提前兑取,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手续费:持有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持有6个月以上不满2年,按票面利率扣除180天利息;而且不管持有多久,都要收1‰的手续费。比如20万三年期国债,持有1年提前兑取,要扣180天利息(20万×2.95%×0.5≈2950元),再扣20元手续费,实际拿到的利息没多少,流动性比大额存单差不少。
四、购买门槛+渠道:谁更方便入手
最后看“好不好买”,毕竟再好的产品,抢不到、买不了也白搭,这俩产品在门槛和渠道上各有特点。
大额存单的起存门槛很明确,四大行基本都是20万起存,刚好契合咱们的投资本金,部分银行还有50万、100万的更高门槛产品,利率会稍高,但20万刚好能达标基础款。购买渠道也方便,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线下网点都能买,不过热门期限(比如三年期)的大额存单经常“秒光”,尤其是利率高的网点额度,可能需要提前关注开售时间。
国债的起存门槛低很多,100元就能买,适合更多人参与,但正因为门槛低,抢的人也多。2024年储蓄国债是每月10日发行,额度有限,四大行也是承销机构,同样能通过手机银行、线下网点购买,很多人反映“手慢无”,尤其是电子式国债,开售几分钟就可能售罄。而且国债购买有额度限制,单期国债个人最高购买额度通常是500万,对咱们20万投资来说完全够用,就是抢额度得拼手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