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问诊台】这是一位微信好友的求助:我是一名中职新生班班主任,也是第一次做班主任。遇到一件事,心里难受不知道怎么办?
我班一名学生,带违禁品(打火机、烟)多次被逮,最近这一次被通报了,我没听他解释,让他回家反省。这一回不回学校了,他回家的当天我就给他打电话了也给他家长说明了情况,只是吓唬一下他。但是现在他不回学校了,家长愁,我今晚也去他家里了,学生就是不想上了,就要打工,嫌弃在学校学不到东西。起初他以为是我给他打的通报。
我的一个错误决定,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也改变了一个家庭,后悔、难受。
![]()
【老班有方】
看到您的留言,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你的难受恰恰证明了你是一位有责任心、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让我们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第一部分:安慰与共情——请先放下过重的包袱
“暂停一下,深呼吸”:老师,请您先停下来,深呼吸几次。您已经做了大量补救工作——打电话、联系家长、甚至当晚就家访。您的行动力已经远超很多老师。这件事的发展超出了您的预期,但这不是您教育的初衷。初衷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只是方法在当下产生了反效果。
“教育的复杂性”:教育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学生的辍学念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在学校学不到东西”),这次通报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不是根本原因。您不必将全部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如果没有这次通报,可能也会有别的事件触发他的想法。
“新手班主任的必经之路”:几乎每一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尤其是新手班主任,都曾有过类似的“挫败感”。我们都是在不断尝试、犯错、反思、调整中成长起来的。这次经历虽然痛苦,但它将成为您未来教育生涯中非常宝贵的一课。
第二部分:实操建议——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
您现在最需要的是“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指南。以下是分步骤的、落地性强的建议,希望能帮到您。
第一步:重新定位,调整策略(24小时内)
目标转变:从“劝他回校”暂时转变为“修复关系,理解他”。
您的角色转变:从“纪律执行者”转变为“人生导师”和“倾听者”。不要再以班主任的身份施压,而是以一位关心他的长辈、朋友的身份出现。
第二步:二次沟通,深度倾听(未来1-3天)
这次沟通的对象和方式需要调整:
先与家长单独沟通一次(电话或见面):
诚恳道歉:为当时没有耐心倾听他解释而道歉。可以说:“XX妈妈/爸爸,我反思了很久,当时我处理得过于急躁,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这是我的疏忽,我很抱歉。” 这能极大缓解家长的焦虑,让他们成为你的盟友,而不是对立面。
统一立场:告诉家长,我们现在共同的目标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他做出对长远未来最有利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逼他回学校”。请家长暂时不要每天唠叨“回去上学”,这只会让他更逆反。
创造一次与学生真诚的“非正式”谈话机会:
场合:最好不要在家里或者学校。可以邀请他“出来坐坐”,比如一杯奶茶、一顿简单的饭。轻松的环境能降低他的防御心理。
开场白至关重要:
正确开场:“今天我过来,不是以班主任的身份命令你回去。我只是很想跟你聊聊,为我上次没听你解释道歉。我特别想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让你觉得学不到东西?你说的话,对我以后带好这个班非常重要。”
倾听,百分之百地倾听:引导他多说,您只负责提问和点头。问一些开放式问题:
“你觉得在学校里,最让你受不了的是什么?”
“你提到的‘学不到东西’,具体是指学不到什么样的东西?”
“打工这个想法,你觉得它能带给你什么学校给不了的东西?(比如自由、赚钱、成就感?)”
关键点:当他抱怨时,不要立刻反驳或说教(如“打工很辛苦”“读书才有出息”),先表示理解:“我明白你的感觉了,如果我是你,可能也会觉得没意思。”
第三步:提供“选择性方案”,给他一个台阶(谈话中或之后)
当他把内心的郁结说出来之后,关系缓和了,再提供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是“回/不回”的二选一,而是有弹性的。
1、“体验式”方案(最强推荐):
提议:“我完全理解你想体验社会的想法。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开一周的‘社会实践假’。这一周,你不算旷课,你去尝试找一份短期工体验一下。一周后,我们再见个面,你不必承诺回不回来,就只跟我分享一下你这一周的见闻和感受。如果体验后你依然觉得打工更好,我尊重你的选择,并帮你办好手续;如果你觉得还是读书更有价值,我们欢迎你回来,我们一起商量怎么让你的校园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优势:
给予尊重:尊重了他的意愿,而不是否定。
缓冲期:避免了“不回去就没面子”的尴尬。
现实教育:让社会现实告诉他答案,比您的说教有力十倍。
保留退路:他有一条体面返回的路径。
2、“改良式”回校方案:
如果他流露出犹豫,可以趁热打铁:“如果你愿意回来,我们可以一起做个计划:比如,你觉得哪些课实在没意思,可以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看看书或者学点你感兴趣的技能?我们可以尝试帮你加入学校的技能社团(如汽修、计算机小组),让你动手实践?你的精力需要有个释放的渠道。”
第四步:长期规划——无论他是否回来,都是教育的开始
如果他回来了:要私下和他约定,既往不咎,但约法三章。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找到在学校的价值和目标,比如鼓励他参加技能比赛,让他有成就感。
如果他最终选择离开:请告诉他,学校和他的班主任永远是他的后盾。他可以随时回来咨询职业规划,如果他将来想读成人教育、提升技能,您愿意提供建议。这样,您关闭了一扇门,但为他留了一扇窗。您的关爱会在他未来的人生中留下温暖的印记。
关于你最深的自责——认为自己的决定改变了学生的人生:
请相信,一个决定不会定义一个人的一生。人生是无数选择的总和,这次事件只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节点。你的关心和后续努力,很可能成为他未来回望时的重要转折点。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是慢的艺术,不是快的效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时我们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作为中职班主任,你面对的挑战可能比普通高中更多。但这些孩子也同样渴望被理解、被认可。你的付出,即使暂时看不到回报,也一定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痕迹。
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出现在转折之前。 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很棘手,但也可能是你与学生关系破冰、真正走进他内心的契机。
请给自己一些宽容,也给那个学生一些时间。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今天看似最无解的局面,明天可能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
你是一位好老师,因为你在乎,你自责,你寻求改变。请相信你的真心最终会被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