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10月29日,由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职业院校医药卫生大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主会场在北京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会聚了来自全国400多所职业院校的1万余名教师,共同探讨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本次会议还特邀多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内容涵盖课程标准解读、护理价值重塑、胜任力导向的课程改革等方向,为全国医药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本次全国职业院校医药卫生大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上,案例分享环节系统呈现了课程思政的创新成果与育人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系统化设计,实现思政与专业深度融合。各校通过系统化教学设计,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等职业精神自然融入专业课程。例如,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临床护理》课程,将医者仁心价值观与临床护理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基础护理学》则通过情境化教学,在技能培养中渗透人文关怀。
第二,聚焦职业价值重塑,彰显育人导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田丽教授的护理案例,通过“提灯引路、优护筑基”的实践探索,结合临床护理实操场景,生动展示了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如何重塑护理价值、深化专业认同。
第三,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构建思政育人载体。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影像诊断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以及《中医药学概论》《外科护理》等国家规划教材,将思政元素固化于教学内容与资源中,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育人载体。
第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育人实效。各案例通过项目化教学、临床情境模拟、数字化资源等多元化手段,将价值引导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展现了课程思政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
这些案例共同构建了医药卫生大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样本”,通过系统设计、内容创新与方法变革,充分展现了课程思政在培养“德技并修”卫生健康人才方面的创新成果与育人实效。
会议进一步明晰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施方法,凝聚了“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广泛共识,为医药卫生大类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与实践动力。 通讯员 郑小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