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康居社区下辖4个小区,居民8798人,传统嫁娶活动频繁。经调研发现,独居老人和双职工家庭苦于人手场地不足,繁琐的筹备流程常让居民在多方协调中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此外,嫁娶中攀比排场、铺张浪费等陋习既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也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垦利区康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索组建了“喜事帮帮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喜事筹备帮办服务,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
组建队伍:让“服务对象”成为“治理力量”。垦利区康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线上招募+线下动员”,挖掘出20多位热心党员、退休教师、退伍老兵等骨干力量,组建起“喜事帮帮团”。这支队伍主要为居民提供三类服务,既包含挂灯笼、贴喜字、布置场地等办宴基础支持,也提供代写请柬、协调宴席场地等特色帮扶,同时还会发放《简约办宴倡议书》,开展“礼金限价”“光盘行动”等文明倡导推广活动,在解决社区居民办宴困难的同时,也有效倡树了婚嫁文明新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事帮帮团”的队伍不断壮大,许多曾经的被服务对象变成了“喜事帮帮团”的一员,比如退伍老兵李叔,过去因喜事噪音提过意见,如今成了维护秩序的“文明督导员”;年轻党员小王,自己结婚时被流程折腾得焦头烂额,现在专为新人们策划协调,让“新人们”省心省力……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进来,让这支队伍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如今的51人,真正实现了“身边人服务身边事”。
制度护航:“双备案”让治理更规范。为保障“喜事帮帮团”服务规范可持续,垦利区康居社区创新实行“流动宴席双备案”制度,构建起“服务+监管”闭环机制。居民办宴前需填写《宴席备案表》,帮帮团同步对接需求,减少居民重复跑腿;宴席筹备期间,社区联合市场监管所核查食材来源与厨师资质,严守食品安全关;宴席结束后,通过《康居月报》展示典型案例,强化文明办宴示范效应。这套机制既确保了社区治理的规范性,又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有人管、有人帮”,有效提升了社区信任度与凝聚力。
闭环提升:用“小故事”激发“大参与”。如何吸引更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社区有妙招。一是宣传造势,在微信群、公告栏发布“帮帮团服务日记”,比如居民杨先生家“简约婚礼”案例就引发了居民热议。二是激励反馈,设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榜”,积分可兑换家政服务、健康体检等实用服务,提升参与积极性。三是服务持续迭代,每季度召开“红色议事会”,收集居民新需求,优化服务内容。看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带来的便利和文明风尚,居民们参与热情高涨,主动加入的居民越来越多,形成了“服务-激励-参与-提升”的良性循环。(大众新闻记者 杨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