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根据历史记载,从秦始皇到溥仪退位,共计产生127位法定皇帝,若扩大范围包括追封的及少数民族政权的,估摸接近500位。
谁是最勤政的,硬是见仁见智不好评说,谁是最懒的,绝对意见统一,非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莫属。万历皇帝不上朝理政事,躲在后宫躺平三十年之久,首辅李廷机感到失望,写了123篇辞职信,他也不置可否。
![]()
(一)李廷机勤于政事
李廷机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的科考中摘取榜眼。据有关史料披露,由于时任首辅申时行从中作梗,不然以他的才学有可能荣获状元。虽然错失了最好的成绩排名,但一点也没影响他豁达开朗的情绪。
南京在明代地位特殊,前期是全国首都,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作为留都并保留完整中央机构,整个明代南京始终是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枢纽。李廷机在南京先后任职吏部和礼部两个部右侍郎,他工作勤奋,清正廉洁,政绩突出。以前南京各个衙门的差役监守自盗成风,对商人们巧取豪夺,市场秩序混乱不堪。李廷机上任后,采取有力措施,严惩那些黑心差役,很快恢复了市场秩序,使当地经济迅速好转。他在浙江负责会试,严肃考风,切实杜绝作弊,同时给朝廷推荐了许多优秀人才。他深有爱心,乐善好施,在外只要看见了乞讨者,都会伸出援手给予接济。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窄巴巴的穷日子。
调入朝廷主管礼部后,他想尽办法为部属搞福利,把部门每年省下的经费拿出来给部属买房子,通过高福利促使他们廉洁奉公。他对京城的公共设施也特别上心,考场、公署破损了及时安排财政拨款维修。就连庙子有损坏他也会及时妥善安排。李廷机退休时,自己家一贫如洗,据说完全和著名的海瑞有一比。
![]()
(二)当上首辅后凉透心
也许是李廷机的清正廉洁和勤政谋政能力感动了万历皇帝,又或许万历皇帝本身要找一个能干之人为其总揽政务,方便自己放心去躺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廷机被提拔做了首辅(即宰相)。
众人都认为他可以大展宏图了,估摸他自己最初也这么想吧?可他正式进入内阁后,心一下子却凉透了。首先是严重缺员,朝廷九部实有官员共计31人,空缺竟达24人。是品秩高的官员哈,还不算下面跑腿办事的低级官员。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领一份俸禄需干两个人的活。其次是每天从四面八方送来的公文不少,皇帝从来不看,日积月累堆积成山,不知咋办?最后,朝廷内纷争不断,东林党人势力日渐壮大,一心要换掉虽然有能力但不与其合作的首辅李廷机。这些人不干正事,隔三差五写奏章弹劾,变着法儿抹黑他。
李廷机是个能干之人,但毕竟是个人,人就有性格有脾气。一忍再忍之后,李廷机终于憋不住了,给万历皇帝写了辞职报告。为了表示自己“回家卖红薯”的决心,把自己的住房捐给了穷人,打发全家老小先回原籍,自己在庙里暂时安身。考虑到圣上的惰性,连写了五份辞呈,见没动静,又写了五份,见还是稳如泰山,就玩命地继续写。就这样,李廷机在庙里住了五年,总共写了123份辞呈,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写辞呈纪录,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雅称。最终李廷机实再忍无可忍,炒了皇帝的鱿鱼,自个跑回了老家。万历皇帝实打实的真懒,对自动离职的李廷机也不过问。不过,李廷机病逝后,他罕见地勤快了一回,赐赠他少保头衔,谥“文节”。
万历皇帝的不上朝,并非从一开始就如此。在其即位之初,他表现出了一位明君的潜质。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万历朝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历皇帝与朝臣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开始亲政,他试图摆脱朝臣的束缚,掌控朝政大权。但朝臣们却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依据,对皇帝的言行进行严格约束,双方矛盾不断激化。黔驴技穷的万历皇帝,采取不上朝理事的躺平办法对抗。这一躺就躺了三十年之久。万历皇帝的不上朝,给明代的朝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明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
(三)李廷机作品赏析
李廷机如果遇到明主,肯定有更大作为,但人的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不可能选择,我们只有替他叹息。他是明代的文学家,遗憾的是传世的作品不多。在此与读者共同赏析他写的一首《竹枝词》。
原文: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前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释意:
第一句: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地势险峻,景色雄奇。这里的“冷烟低”形容江面上弥漫着低垂的寒烟,营造出一种清冷、朦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附近,是三峡地区的重要地标。诗人描绘出月亮西斜的景象,暗示时间已至深夜。月光洒在江面上,与冷烟相映,更添几分清幽与静谧。
第三句:诗人听到有人唱起了《竹枝词》。《竹枝词》是巴蜀地区的一种民歌,通常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情感色彩。“声咽”二字表明歌声中带有哽咽、哀怨之情,可能是因为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思乡、离别等情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第四句:歌声哽咽之时,寒猿和晴鸟同时啼叫起来。寒猿的啼声凄清哀怨,晴鸟的叫声则可能清脆婉转。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与歌声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情感氛围。寒猿的啼声常被用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情感,而晴鸟的叫声则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形成了对比与反差。
这首诗通过描绘瞿塘峡口的自然景色和《竹枝词》的歌声,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而又略带哀怨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通过寒猿、晴鸟的啼叫与歌声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李廷机高超的写景抒情能力。
竹枝词本为巴渝民歌,经刘禹锡文人化后成为经典诗体,李廷机此作延续了其语言通俗、情感真挚的特点。
![]()
致作者:《写乎》致力于文化与历史的传播,仅仅根据作者意愿开通赞赏,赞赏所得全部归作者。
投稿邮箱:499020910@qq. 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