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被斩首,三族尽灭。公元307年2月,他在建业被处死,次月其首级被押往洛阳示众。
![]()
这事儿要想看明白,得把时间往回拉,从大面的背景一点点往里捋。陈敏出身庐江,早年是个够精明的衙役,从小吏做到尚书仓部令史,靠的是会算账、会调运。公元301年京城遭遇八王之乱,粮仓被掏空,朝廷急着补给北方,陈敏提了个实操性强的方案:把长江的粮往北运,走一条连通的水路——长江接邗沟、入淮,再走汴渠进洛阳,形成南北输粮的链条。邗沟不是新东西,春秋就有了;汴渠也叫通济渠,负责南北水路连接。三国时又有人疏通过破冈渎,把太湖、建业那一带跟中原搭上关系。朝廷觉得这路子靠谱,就把他调去管漕运,先后任合肥度支、广陵度支,掌了实权,也因此名声越来越大。
掌了漕运之后,陈敏没停在会算账的层面。303年张昌起义,石冰一度攻入寿春,陈敏在寿春挡住了事态,联手都督刘准出战,他判断叛军多半是一盘散沙,几次以少胜多,先打退石冰,再回头平定徐州的封云,到304年把石冰打得七零八落,扬、徐两州算是收拾了。战功摆在那里,朝廷授他广陵相,给了更多兵权。人到这一步,脑袋里就开始冒另外的念头:兵在手,能不能自立?这是乱世常见的逻辑。
![]()
305年朝廷更弱了,割据的机会来了。他先被东海王司马越任为右将军、前锋都督,经历一次失败回到历阳,年底正式举兵,自称扬州刺史、都督江东军事,大司马、楚公,甚至弄出九锡的架子,安排亲信和兄弟去把吴越各处占了,朝廷官员被赶走。短时间内,江东几乎被他掌控。
但掌控并不等于治好。政绩上他靠两件事撑门面:一是继续把漕运当根基,二是大量任用亲信和亲人稳权。为填政权的财政口子,他加税、强征,史书记着“亩增一斗”,还要民众折绢出钱,另有“渡江费”“军粮预征”等名目,老百姓负担立马重起来。家里弟弟们任军政要职后更是横行。陈昶做广武将军时纵兵打劫,驻乌江期间与甘卓部发生冲突,留下牛渚惨案;陈处当历阳太守时卖官鬻爵,刑狱乱套。军队一到地头就成祸害,烧杀抢掠,百姓怨声四起,江东的士族也开始不干了。说白了,陈敏管事像土匠盖房子,先把木头和砖全支出去了,忘了打地基和安规矩。
![]()
士族里的不满不会自己消失。顾荣是吴郡顾氏,地位高、影响广;华谭写信给顾荣等人,把现在的处境和耻辱点明,提醒那些握重印的人别替逆党站台。顾荣于是秘密联络朝廷派来的将领刘准,说愿意当内应,双方约定配合。刘准又叫扬州刺史刘机从历阳出兵。陈敏也知道有人不靠得住,陈处建议先下杀手除掉顾荣一伙,但陈敏没有动手。周玘暗中煽事,指使钱广刺杀陈昶,随后宣称州郡已诛,气氛更紧。陈敏把精锐交给甘卓去讨伐,甘卓表面听话、却有自己的算盘;他跟顾荣那边有来往,假装事务繁忙、桥梁管控,说是要迎娶亲家,实际把船只撤到南岸,切断了陈敏军的补给与退路。
对峙就发生在江面上。陈敏亲率一万多人出征,从江面上准备攻打对岸势力;顾荣等人在对岸声讨,揭露陈敏的暴政,直接质问那些士卒为谁而战。士兵不是铁做的,人家喊着“我们是为顾丹杨、周安丰这些人效命的,你们干嘛还为陈公卖命?”这话像把锤子敲在盾牌上,打碎了士气。顾荣挥了挥象征士族权威的白羽扇,那一挥如同给人心里判了个休。原本准备冲锋的阵线瞬间溃散,有人当场放下兵器,有人弃甲逃跑。陈敏见势不对,单骑北逃,到了江乘就被擒。被逮住时他说了几句冷冰冰的话:“这些人害了我”,对弟弟又低声一句“我辜负了你,你却没有辜负我”。话短,意味深长。
![]()
被捕后,连累大了。周馥把他的首级押到洛阳示众,三族受到株连灭绝。这个结局里能看出几点老问题:他起家靠漕运,控制力其实局限在江东一隅;关键的粮仓、要道他没能全拿下,战略储备不足;苛政和亲戚胡来把人心彻底丢了;面对当地权力结构,他既笼络不了也压不住,最后在士气上先崩盘。这样一条线看下来,灭亡并不奇怪。
把眼光再放回陈敏那个运河设想,本身并非傻事。利用古运河把南粮送到北方,理论上合情合理,邗沟、汴渠和破冈渎这些水利路子确实能把太湖流域和建业连上中原。朝廷采纳他的方案也能说明技术层面有价值。可问题在于,把技术当作政权的主干,把兵力当成一切的保障,最后会发现根基没打好。政权需要的是人心、制度、粮仓和连贯的治理,不是单靠一条运河和几个铁律就能撑起的。事情发展到最后,更像是一场没导演的戏,热闹散了,现场只剩下清点的灰烬和一个被押往洛阳的首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