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以跳舞,机器人可以跑步,机器人也可以干活。
你没听错,这次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台词——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体力劳动反而更难被AI取代,而那些坐在电脑前的工作,将最先被人工智能闪电般取代。”
马斯克称,在电脑前处理的工作很快会被人工智能AI取代。
马斯克表示,AI的发展速度将像闪电一样迅猛,会迅速抢走所有数字化的工作。比如助理和文秘这一类,写邮件、编写报告这些都不需要文秘了,只要你输入相关的词条就可以生成文章。
同时,马斯克也指出AI不会替代那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人工智能会先从脏活累活开始接手。让机器人去扫地、搬砖、流水线作业,而我们这些知识工作者,应该是最安全的。
现实却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看看你每天的工作:写报告、做PPT、分析数据、回复邮件——这些任务正一块块被AI啃食。ChatGPT能在几秒内生成你花半天写的方案,Midjourney做出的设计图比专业设计师还惊艳,数据分析软件一键跑出的结论比你埋头苦算更精准。
金融分析师、平面设计师、内容编辑、初级程序员……这些曾经的“铁饭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松动。
而与此同时,工地上砌墙的师傅、医院里做手术的医生、修理水电的工人,他们的工作节奏却几乎没变。
虽然现在有那些扫地机器人,比如说马路上的清扫车,但那些清扫车感觉还是没大多大作用,今天早上看到一辆清扫车在马路上清扫,一路开过去,但路上的树叶很少被吸进去,有人说这样清扫车还是不要上路吧。
AI能够取代的就是一般比较死板的工作,比如你让写文学类的文章是很擅长的, 因为文学类的作品,只要你想象丰富,想象力丰富就可以。我们人类的脑子肯定是抵不过这CPU。
AI不能替代这些比较灵活性的工作,比如媒体记者这种实时的去采访的新闻类,AI是替代不了的,可以利用AI去协助编写,相关数据还是要有基础。
![]()
现在的deep skee和豆包这些大模型,查阅资料是非常方便的。
比如让豆包给我分析一下2024年的消费数据、房产销售数据、存款数据,这是AI最擅长的,因为这个有历年的数据,经过对比就可以分析出结果。
让AI写情感类、心灵鸡汤、小说等也是非常擅长的,因为这个没有边界,可以为所欲为的去编写,你要情节有多狗血,他就会有多狗血。
AI包括机器人能替代的主要是三类行业,纯体力劳动、低级别脑力劳动、还有就是能抓取互联网数据训练的行业。
标准化程度越高的工作,越容易被取代。
电脑前的任务,无论是写代码还是做设计,本质上都是在处理信息。而信息世界,恰恰是AI最容易理解和掌控的领域。
![]()
相反,现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个装修工人在墙上凿洞时,每一锤遇到的水泥硬度可能都不同;一个护士给病人打针,需要根据皮肤的触感调整力度;一个厨师炒菜,需要凭经验判断火候——这些微妙的手感、临场的判断,是当前AI和机器人最难复制的。
更不用说成本问题。训练一个大语言模型可以服务全球,对企业来说,用AI替代白领,投资回报率太高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高学历、高技能人群可能比蓝领工人更先面临失业风险。
过去,机器替代的是我们的肌肉;现在,AI瞄准的是我们的大脑。
最讽刺的是,许多白领正在亲手训练取代自己的工具——你每向ChatGPT提一个问题,都在为它的进化提供养料。
而那些真正需要与人接触、需要灵活应对物理世界的工作,反而获得了新的价值壁垒。育儿嫂、理疗师、高级技工——这些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正在凸显。
这个世界正在倒转——曾经我们拼命逃离体力劳动,奔向写字楼;未来,或许那双能创造真实价值的手,才是我们最可靠的依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