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在《快乐大本营》里蹦蹦跳跳、靠“哈哈哈”出圈的“太阳女神”谢娜,如今多次出现在央视晚会主持阵容,引发关注。
44岁的她终于凭借努力开始撕掉“争议标签”。
官媒接连发文官宣喜讯,全网一片恭喜声。
那个曾因发音失误、风格跳脱被群嘲的主持人,终究用实打实的努力,等到了被主流认可的这一天。
![]()
突破
2025年11月28日,央视将在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进行一场由央视财经、央视频、央视新闻共同直播的大型晚会。
这场名为“央视鸿蒙星光盛典”的晚会,以“在一起”为核心,对过往科技创新成就进行总结,也对未来发展进行宣告,旨在凝聚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主持阵容更是集结了撒贝宁、王冰冰、谢娜这样的知名主持,以及黄晓明这样的跨界演员。
![]()
在央视官宣了此次盛典的主持阵容后,谢娜也再次对此消息确认,并表示“十二年后再次和小撒同台主持”。
在她感慨“今年真是美好的一年”、对科技发展满怀期待的背后,观众更看到了她这些年的突破与蜕变,以及喜讯不断。
![]()
2025年央视中秋晚会上,作为主持人走上舞台的谢娜,身着红色礼服,扎着利落高马尾,明艳大气的妆容下,是她始终得体的微笑。
她一改往日在综艺节目中活泼外放的风格,在整场主持中语言节奏流畅,在亲和与端庄之间寻找着平衡。
不知不觉,已经5年没有看到谢娜主持如此重大晚会现场,再次亮相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
![]()
作为四川德阳人,为了给整场晚会增添更多趣味性,她在晚会中特别设计了方言环节,用四川话RAP《川蜀谣》,把火锅、茶馆等家乡元素搬进舞台。
她还与李斯丹妮合作表演了充满四川特色的说唱节目《火辣的毛血旺》,巧妙融合了川剧、变脸、掺茶等非遗元素,为晚会增添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获得了晚会总撰稿杨启舫的认可。
![]()
而有数据显示,在谢娜主持的时段,观众留存率高达92%,在所有主持人中排名第二,这样的高关注度,也成为了她能与央视展开更多合作的前提。
![]()
事实上,谢娜的突破早有铺垫。
《快乐大本营》停播后,她便主动跳出舒适区,在不同舞台上打磨自己。
她曾在2022年以“乘风发布人”的身份主持了《乘风破浪》第三季,在整场综艺中,她展现出的控场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她从活跃气氛到化解尴尬,在面对30位背景各异的姐姐时,她也能很好地把控局面,照顾到每一位姐姐的感受,让人看到了她的专业能力。
然而,也是在这一场主持中,她也意外再次展露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
在主持过程中,她将“家喻户晓”的“喻”读成“yú”,把“揭晓”的“揭”读成“jié”等,后来《浪姐5》成团夜再次邀请她为惊喜嘉宾主持时,她又将“成绩”的“绩”读成“jī”,把袁娅维名字里的“娅”读成“yǎ”,让观众看到了她在普通话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面对这样的不足,她选择了更加用功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
![]()
正视不足后的深耕,让她的专业能力稳步提升,也为与央视的深度合作埋下了伏笔。
但这份蜕变的背后,是她背负了多年的争议与质疑,而这些过往,也成了她成长路上最深刻的注脚。
![]()
争议
谢娜在《快乐大本营》作为常驻主持工作了近16年之久,直到这档节目停播。
节目中的她,总是以活泼、搞怪、跳脱的风格出现,她以标志性的“哈哈哈”大笑和即兴发挥的喜剧效果,在引发大众关注的同时,也往往会引发一些争议。
在综艺节目中,她的行为往往会调动气氛、避免冷场,但在稍显正式的场合,她的主持风格争议就凸显。
![]()
走出常驻综艺节目,部分观众认为谢娜在主持节目时会缺乏逻辑,行为过于鲁莽且没有边界感。
2007年,谢娜与何炅、维嘉一同前往香港采访刘德华。
在采访过程中,谢娜出现了多次失误,比如抢答错误问题,将刘德华MV《一》的拍摄时长说成是《超人》的时长,刘德华不得不进行纠正。
此外,她在配合刘德华表演魔术时,更是频频不配合,让刘德华尴尬不已。
![]()
2012年金鹰节颁奖典礼上,谢娜的部分即兴发言因风格过于活泼,与晚会正式氛围略显不符,又引发“是否适合正式场合”的讨论。
![]()
2014年,谢娜再次引发争议。
她与央视新闻主播康辉共同主持节目,当康辉谈到提词器突然黑掉时的应对方法,谢娜接连插话“开始编、开始演”,这种不合时宜的插嘴让观众对她有了不少负面看法。
![]()
接二连三的争议,让谢娜清晰意识到自身短板,一场针对性的“自我革新”就此开启。
为了寻找突破点,谢娜也开始了改变。
她曾向央视前主播徐俐请教专业技巧,在气息控制、断句等方面接受指导;同时,她通过观看《主持人大赛》等专业节目,吸收点评意见,修正自身表达习惯。
![]()
她开始系统学习主持理论,减少即兴抢话,增加提前准备。
她在采访中控制节奏,学会倾听而非打断。
这些变化在2025年播出的《太阳市集》等访谈节目中逐渐显现。
![]()
零散的调整不足以支撑质的飞跃,为了登上更专业的舞台,她开启了一场近乎“炼狱式”的系统训练。
央视播音指导逐字校正她的发音,要求摒弃所有夸张语气词。
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练声,对着镜子纠正语气语调,还用智能耳麦通过声纹识别情绪波动,一旦语气激动就实时提醒。
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不仅改变了她的表达习惯,更重塑了她对“主持”二字的认知。
![]()
如今44岁的谢娜,,已不再执着于“必须让观众发笑”的单一目标,转而追求“让观众感到舒适”的表达质感。
在她为了走向另一个不同的自己,将手机屏保换成“稳住”二字时刻警醒自己的那一刻,她已经开始了她的蜕变。
![]()
结语
谢娜的逆袭,从来不是推翻过去,而是在争议中与自己死磕到底。
44岁的她,把“稳住”二字刻进日常,从逐字校正发音到克制即兴抢话,从综艺舞台到央视晚会,每一步成长都藏着不为人知的付出。
争议或许不会完全消散,但她用行动证明,所谓蜕变,不过是把外界的质疑变成打磨自己的底气。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水滴石穿的坚持。
如今的她,既保留了骨子里的亲和温度,又多了专业领域的沉稳底气。
这份“不设限的成长”,不仅让她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更告诉我们,人生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逆风翻盘的模样。
部分消息
徐俐抖音账号 2023 年访谈视频、谢娜《向往的生活》中谈及学习主持的片段
谢娜:我可以控制我的光|南方周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