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是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话语权的核心筹码。今年以来,华阳一矿立足长远发展战略,将煤质提升贯穿生产全流程——从井下源头严管控,到洗选环节精加工,再到全链条检测监督,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破解煤质难题,用实打实的行动诠释“品质为先”的发展理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源头筑牢防线
宁可少产一吨煤 不让一块劣煤上井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宁可少出一吨煤,也不能让一块不合格的煤上井!”这是华阳一矿综采四队队长王建军常挂在嘴边的话。
8月15日四点班,综采四队作业的15411工作面突发状况——35至37架处揭露断层构造,煤层底矸厚度从原本的5厘米骤增至20厘米。“当时煤机切割时阻力突然变大,煤流里的矸石肉眼就能看到在增多,我心里立刻警铃大作。”王建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他当机立断暂停生产,带领技术骨干沿着工作面逐架排查,最终锁定问题根源:断层导致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矸石混入原煤。随后,王建军连夜牵头制定“分层切割、分段清理”方案:先精准调整采煤机截割高度,只开采上层纯煤;再通过打眼放炮作业,安排专人将下层矸石单独清理,从源头切断矸石混入。
方案实施后,工作面原煤含矸率显著下降,但每日产量却减少了500吨。面对工友的不解,王建军给他们算了一笔“长远经济账”:若放任矸石混入,不仅会增加后续洗选成本,还可能导致商品煤质量不达标,进而失去客户信任,那损失可就大了。一番耐心讲解后,煤质优先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家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守护”。
为让煤质管控措施真正“落地生根”,华阳一矿还创新推出“煤质积分制”:为每个班组建立专属“煤质积分台账”,井下采样员每天对各工作面原煤进行抽样检测,根据含矸率、水分等核心指标打分,积分直接与班组奖金挂钩,激发了全员齐抓共管煤质的内生动力。
车间精雕细琢
给煤炭“精细洗澡” 实现原煤“蜕变升级”
![]()
“洗煤就像给煤炭‘洗澡’,既要彻底洗去杂质,又要精准保留精华,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华阳一矿选煤厂全入洗车间,洗煤工崔锦生紧盯着操作台上的实时数据,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精准调整系统参数与介质矿粉添加量。
今年下半年,华阳一矿选煤厂面临一场“硬仗”:井下多个队组过构造,原煤煤质波动剧烈——时而灰分偏高,时而水分超标,直接导致精煤产率不稳定,影响产品品质。
为破解这一难题,选煤厂副厂长高鹏飞带领技术团队成立“洗煤工艺优化小组”,技术员王利萍作为核心成员,首先对原煤性质进行全方位分析:每天采集不同工作面的原煤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灰分、水分、可选性等指标检测,建立起翔实的“原煤性质数据库”。经过一个月的数据分析,团队终于找到关键症结:当原煤灰分超过18%时,传统“重介质分选+浮选”工艺无法有效降灰;当原煤水分超过12%时,筛分效率会下降30%。
针对这两大痛点,团队量身定制“分质分选、动态调整”解决方案。针对高灰分原煤,在重介质旋流器前新增“预先脱泥”环节,通过高精度脱泥筛将原煤中的细泥提前分离,再用煤泥水回收系统对细泥进行集中处理,使进入重介质分选的原煤灰分降低4至6个百分点,为后续洗选“减负”;针对高水分原煤,将振动筛振幅从3.5毫米调整至5毫米,同时在筛面加装“防粘黏涂层”,有效解决原煤粘筛问题,使筛分效率提升至92%,确保原煤分选更精准。
不仅如此,华阳一矿选煤厂还完成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引进“煤质在线监测系统”——在主洗、浮选、产品仓等关键环节安装在线检测仪,实时监测煤质指标,并将数据同步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系统可根据数据变化自动调整设备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动态调控。“以前需要人工每小时采样检测,不仅耗时,还可能错过调整最佳时机;现在数据实时更新,调整更及时,商品煤发热量始终稳定在5500大卡/千克以上,精煤质量稳定性大幅提升。”高鹏飞自豪地说。
全程“把脉问诊”
严守最后一道防线 匠心呵护“阳优”品牌
“每份煤样都代表着企业的信誉,检测数据必须零误差、零瑕疵。”在选煤厂质检站,煤质化验员梁利青正对当天的第15批产品煤样进行检测。
每天清晨6点,当天色还未亮透,质检站的采样员就已背上工具包,分赴井下工作面、洗选车间、产品仓等多个采样点。“采样必须严格遵循‘三点采样法’——每个采样点采集3个子样,混合后缩分至1千克,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不能有丝毫偏差。”采样员崔鹏飞说。
煤样带回实验室后,一场“精准检测战”随即打响:在灰分检测室,煤质化验员吴亚娜将煤样放入马弗炉,在815摄氏度的高温下灼烧4小时,随后用万分之一精度的天平称重,精准计算灰分含量。“灰分检测误差不能超过0.2%,哪怕是天平上的一粒煤尘,都可能影响结果。”吴亚娜说,每次检测都会做平行试验,若两组数据误差超过0.1%,就必须重新检测,直至结果一致;在发热量检测室,煤质化验员闫云正操作“全自动量热仪”对煤样进行检测。“发热量是客户最关心的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定价,必须精准再精准。”他介绍,检测前会先对量热仪进行“标定”,通过标准物质校准仪器,确保检测误差控制在50大卡/千克以内。
同时,选煤厂还成立“煤质监督小组”,建立“预警机制”:由厂领导带队,每周对重点环节进行突击抽查,不仅核查检测数据是否准确,还会检查采样是否规范、检测是否合规、前期问题是否整改到位。“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我们会立即向生产、洗选部门发出预警,跟踪整改情况,直到彻底解决。”质检站站长赵全生说。
从井下源头的“严防固守”,到车间洗选的“精雕细琢”,再到检测监督的“全程护航”,华阳一矿以“全链条、精细化、严监督”的煤质管控模式,走出了一条“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下一步,华阳一矿将继续深耕煤质管理,推动煤炭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让“阳优”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底气、更有分量。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张钧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