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编者按
为生动展现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记录医者仁心,传递行业温度,增进医患互信,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8月25日起,“健康肥城”微信公众号开设“医生手记”专栏,将陆续刊登各医疗卫生单位一线医生撰写的原创文章,聆听他们的暖心故事与心路历程,见证医患双向奔赴的温暖时刻,感受医者仁心的蓬勃力量!
![]()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班,急诊科的灯光依旧明亮,各种仪器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我刚处理完一个腹痛的患者,护士小段突然冲进来:“李医生,有个晕厥的老人,血压有点低,心率快,情况不太好!”我的心猛地一揪,急诊室里,又一场与死神的竞速赛,无声地打响。
患者是64岁的辛大爷,被家人半拖半抱地踉跄进来,面色苍白如纸,冷汗顺着皱纹流淌,虚弱地说:“大夫,我刚才上车时突然眼前一黑,啥都不知道了……”陪同的儿子补充:“我爸醒了后一直说胸闷、腰疼,还咳嗽。”
我一边快速询问病史,一边示意小段启动急救流程。监护仪接上的瞬间,血氧饱和度91% 的数字跳了出来 —— 这个偏低的数值像根细针,刺破了看似普通的晕厥表象。小段已经麻利地完成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血糖仪显示 5.8mmol/L,排除低血糖。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动过速,T 波有非特异性改变。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没有明显啰音,心脏听诊也没有杂音,双下肢也不肿。
晕厥的元凶藏在哪里?我盯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曲线思索:心梗?主动脉夹层?还是…… 肺栓塞?我下意识拉起患者的裤管,左膝贴着的黑膏药赫然映入眼帘。“这膏药贴了几天?”“前儿膝盖疼,村医给的,说得多歇着,我就光在床上躺着了。” 大爷的话像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下肢制动史,正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立刻查床旁血管彩超和心脏彩超!” 超声探头在患者左小腿滑行时,屏幕上出现了条索状的低回声 —— 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切换到心脏切面,右心室明显扩大,肺动脉收缩压测到 63mmHg,已经达到中度升高。与此同时,化验室传来消息:肌钙蛋白正常排除心梗,D - 二聚体却飙到 29400ng/ml—— 这个远超临界值的数字,足以锁定那个 “沉默的杀手”——肺栓塞。可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属远端血栓,很少有引起肺栓塞的,我该如何说服患者做一千多块钱的CTA呢?
“医生,我爸到底咋了?” 家属的声音在发抖。我按住他的肩膀,尽量让语气平稳:“我们高度怀疑大爷小腿的血栓掉了,顺着血流堵在了肺动脉,必须马上做肺动脉CTA 确诊。这个病检查有点贵,需要您同意。”“做!听您的!”
CTA 图像显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布满了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像被蛀空的树枝。我立刻拨通血管外科的电话,团队连夜赶来在导管室行肺动脉碎栓溶栓,同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拦截可能再脱落的血栓。当手术灯熄灭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辛大爷转危为安。
肺栓塞,这个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的疾病,总在不经意间露出獠牙。它临床症状极具迷惑性,既可表现为轻微咳嗽,也能以猝死为首发症状,急性期死亡率高达 15%。虽然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引发肺栓塞的概率约 3%-5%,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只有0%和100%,一旦发生就可能致命,绝不能因 “概率低” 而掉以轻心。
从医十余载,急诊室的灯光教会我:比精湛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异常信号的警觉。监护仪上的数据波动,患者不经意提及的“贴了三天膏药”,甚至家属描述中 “咳嗽时腰更疼” 的细节,都是破解生死谜题的钥匙。而患者那句 “听您的”,不仅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生命嘱托。
如今每当夜班铃声响起,我总会想起辛大爷膝盖上的膏药。那提醒着我:我们与死神赛跑的资本,从来不是运气,而是“多问一句、多看一眼” 的执着。这沉默的杀手或许永远潜伏,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就能让更多生命避开暗礁,驶向黎明。
来源:市中医医院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编辑审核: 肥城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