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急诊室推入一位35岁的年轻人,心电图显示急性心梗,抢救2小时后还是没能留住他的生命。家属崩溃大哭:“他平时身体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心梗?”医生翻看检查报告叹气:“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飙到6.2mmol/L,这个指标早该重视了!”
![]()
一、这个“沉默杀手”指标,比血压血糖更危险
很多人关注血压、血糖,却忽略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个被称为“坏胆固醇”的指标,正是心梗脑梗的“元凶”。它就像血管里的“水泥”,一旦超标,会不断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心梗、脑梗,死亡率高达30%以上。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LDL-C超标,而其中80%的人不知道自己超标,更不知道它的致命危害。
记住这3个数字,判断你的血管是否“危险”
不同人群的LDL-C安全标准不同,尤其这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人群类型
LDL-C安全值
注意事项
健康成年人(无基础病)
<3.4mmol/L
每年体检检测1次
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2.6mmol/L
每半年检测1次,严格控制饮食
极高危人群(心梗/脑梗病史)
<1.8mmol/L
遵医嘱服药,每3个月检测1次
二、降低“坏胆固醇”,做好这3件事比吃药更管用 1. 饮食“3吃3不吃”
- 多吃3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芹菜;富含植物甾醇的坚果(每天不超过20g);富含Omega-3的深海鱼(每周2-3次)。
- 少吃3类食物:动物内脏(猪肝、脑花等);油炸食品(炸鸡、油条);反式脂肪酸食物(人造奶油、酥皮点心)。
推荐“快走+踮脚”组合运动:每天快走15分钟,配合5组踮脚(每组30次)。踮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帮助清理血管垃圾,坚持1个月就能看到指标变化。
3. 远离“2个隐形杀手”
熬夜会让胆固醇代谢紊乱,建议23点前入睡;长期压力大也会导致“坏胆固醇”升高,每天抽10分钟做深呼吸或冥想放松。
提醒:如果LDL-C已经超标,不要盲目拒绝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坏胆固醇”的一线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全性极高,比硬扛着风险小10倍!
血管堵塞不是突然发生的,从“坏胆固醇”超标到心梗脑梗,往往需要5-10年时间。现在开始关注这个指标,做好饮食和运动管理,就是给血管“上保险”。#高血压##奕健行##胆固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