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困局未彻底解决:鲢鳙放养60多年,“保水鱼”保住了什么?
谁能想到,杭州人喝的每一口自来水,可能都离不开湖里的鱼。
作为华东 1500 万人的 “大水缸”,千岛湖靠放养鲢鳙鱼护水 60 多年,这鱼被称作“保水鱼”,一年能卖 3472 吨,还撑起 20 亿产业链。
但是,千湖岛的水质隐患仍然没有完全解决,蓝藻风险仍在,污染源还在切换,这场 “以鱼护水” 的持久战,到底保住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隐患。
千湖岛其实是一个水库,位于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现在看着清澈见底,但曾差点被蓝藻毁掉。
1959年9月,因为倒流孔被封住,水库把新安江的上游拦截住了,导致蓄水量越来越多,随之长时间的累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就是新安江水库。
![]()
之前的山川被水淹没了,只剩一个顶部,所以演变成了1078个大大小小的岛屿,这就是“千岛湖”名字的由来。
千岛湖是全球三大千岛湖之一,长约150千米,宽约10多千米,最深处可达100多米,水深平均30.44米,占地面积约为580平方千米,湖中蓄水量可达178亿立方米。
1998 年,发现湖面飘着蓝绿色的 “臭泡沫”,当年捕鱼量从 300 多万斤暴跌到 70 万斤,连自来水都带怪味。
1999年,千湖岛水质变差了,鱼产量变低了,查来查去,罪魁祸首竟是:湖中长出的大量的蓝藻。
大量蓝藻覆盖在千湖岛的水面上,把阳光给阻隔了,使水中含氧量大大降低,并且蓝藻在晚上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这也是鱼产量变低的因素之一。
![]()
蓝藻还能产生一种叫做肝毒素的物质,能够直接使鱼类的鳃组织和肝脏破坏掉,这是鱼产量变低的另一个因素。
千岛湖不仅产出水生生物,还是附近城市居民的用水源头,这不仅仅影响了农业灌溉,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问题。
好端端的千湖岛,怎么爆发了蓝藻危机。
经过专家的现场研究考察后,得出结论:是人为造成的。
![]()
千湖岛中有13科83种鱼类,鳙鱼、鲢鱼、草鱼、青鱼样样都有,并且当地的人工养殖渔业非常发达。
在这些鱼中,鲶鱼、鲈鱼和鳜鱼的经济价值比较高,所以养殖户就大量的饲养繁殖,根本就不在乎水中生物的平衡生态。
因为人工饲养了大量的鲈鱼、鳜鱼,使藻类“天敌”的鲢鳙鱼所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从而使千湖岛内鲢鳙数量越来越少。
没有天敌的控制,蓝藻就疯狂的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鲢鳙鱼每长 1 公斤,就能吃掉 40 公斤藻类!它们就像水里的 “吸尘器”,连藻类生长必需的磷都能一起带走。
![]()
浙江安徽两地迅速开展合作,计划每年向千岛湖人工投放大量1龄、2年鲢鳙。
为什么必须得让鲢鳙来治理海藻,难道其他鱼不可以嘛。
鲢鳙的腮非常的细密,能把径50~100微米的蓝藻吃掉,其他鱼在先天方面,是比不上鲢鳙的。
并且鲢鳙对蓝藻的消化率可达到70%-90%,这得益于有一个比体长,长5~10倍的肠道,其他鱼会出现吃不干净蓝藻的情况,甚至会一直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
![]()
鲢鳙就完美适配,能够长期食用蓝藻,还不会对身体产生损伤,完全就是蓝藻的天敌。
鲢鳙作为千岛湖“保水鱼”后,保障了农业的灌溉和周边居民用水的健康。
目前千湖岛水质处于稳定状态,被国家授予一级饮用水源地,但为什么还存在潜在危机。
千岛湖要面临农业面源的污染,但一遇极端洪水,污染源就切换了 —— 洪水冲刷支流的陈年污垢,还让污水处理厂超负荷溢流。
这意味着,平时防着农田,洪水一来却要对付污水,之前的治理方案根本跟不上节奏。
![]()
千湖岛最大的潜在危机就是:“保水鱼” 鲢鳙的控制。
一边要保卫周边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一边要让渔民活下去,这比想象中难。
为了平衡,浙江淳安县有严苛的规矩:鲢鳙鱼年投放量必须超 60 万公斤,捕捞要限额,不足 2.5 公斤的幼鱼捞上来必须放回,收购幼鱼最高能吊销执照。
150 人的护渔大队常年巡逻,连 84 条河流都设了季节性禁渔区。但渔民的生计问题始终没彻底解决,淳安至今有近 8 万人口外出务工,旅游产业只能吸纳 2.6 万人就业。
![]()
存在了“保水” 与 “吃鱼” 的矛盾。
鲢鳙鱼养太少,控藻效果下降;养太多,又会挤压其他鱼类生存空间。
2017 年鲢鳙鱼供应量比 2000 年涨了 17 倍,虽然没影响水质,但生态学家已经预警:单一鱼类过多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千岛湖 60 年的 “保水鱼” 实验,说到底是在回答一个问题:人类怎么和自然共处?
首先要以科学的方法治理生态问题,不能仅仅只凭借人的经验,当初以为鲢鳙鱼越多越好,后来才发现会出现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
其次是生态要保持平衡的状态,不能过于极端,全禁渔会让渔民失业,过度养殖会破坏生态,要在两者中取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今的千岛湖,依旧还在和潜在危机搏斗着,“保水鱼”鲢鳙 保住了水源问题,保住了 20 亿产业链,也保住了城市居民的饮水健康问题。
也正是千湖岛这一成功案例,让其他饱受海藻问题的湖泊,得到了投放鲢鳙这种“保水鱼”的方法,每一个湖泊清澈的背后,都有鲢鳙鱼的功劳,更有科学的守护。
但是生态保护从来没有终点,而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心的持久战。
![]()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