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又一项大工程开建了!据央视新闻等媒体11月17日的报道,当日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正式开工,作为淮河流域战略性防洪骨干工程,其开工标志着我国进一步治淮工作迈入关键阶段,也为破解淮河水患难题注入新动能。
![]()
工程核心信息:跨省协作的“防洪重器”
从多方报道可知,该工程横跨安徽、江苏两省,具体涉及安徽省明光市以及江苏省盱眙县、泗洪县,是淮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明确的重点项目,同时被纳入“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与“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名录,2025年9月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前期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
在投资与工期方面,工程估算总投资约69.4亿元(不同报道中69.39亿元与69.4亿元为四舍五入差异),其中安徽省境内投资9.7亿元,施工总工期为36个月,预计2028年底可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
该工程建设内容聚焦“通河道、强堤防、解隐患”三大核心,具体包括淮河干流河道疏浚、溧河洼浅槽开挖、新辟冯铁营引河,以及潘村洼行洪区堤防加高加固、新建堤防与护坡、完善堤顶防汛道路、处理各类水利建筑物等,形成系统化的防洪工程体系。
![]()
现实痛点解析:淮河“尾闾不畅”的百年困境
淮河作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流域内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却因独特的自然地理与历史因素,长期受水患困扰。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数据,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而“尾闾不畅”是制约防洪能力的关键短板。
![]()
从地理层面看,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是淮河入洪泽湖的关键河段,属于中游尾闾区域。受黄河长期夺淮影响,该河段泥沙淤积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同时,洪泽湖对中游洪水存在顶托作用,导致洪水下泄速度减缓,形成“上游来水猛、中游泄洪难、下游顶托重”的恶性循环。尤其在汛期,安徽中部因“两头高、中间洼”的地形特点,易出现“关门淹”现象——上游洪水持续汇入,下游泄洪通道不畅,导致沿岸圩区、城镇反复受灾,不仅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从历史治理来看,新中国成立后虽开启大规模治淮工作,从1950年“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确立,到1991年淮河大水后19项骨干工程实施,再到2010年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部署,流域防洪能力显著提升,但浮山以下段作为未彻底治理的“断点”,使得上游已建工程效益无法充分发挥。例如,王家坝—临淮岗段、正阳关—峡山口段等已完成治理的河段,虽能有效拦蓄、疏导洪水,但到了浮山以下段仍面临“卡脖子”问题,中游防洪压力长期无法缓解。
工程深远价值:从“防洪保安”到“流域赋能”
此次开工的浮山以下段工程,并非孤立的水利项目,而是淮河防洪体系“补短板、强链条”的关键一环,其建成后的价值将体现在多个维度。
![]()
在防洪减灾层面,工程将直接打通淮河干流入洪泽湖的通畅通道,通过疏浚河道、开辟引河等措施,使浮山以下段行洪能力达到防洪规划要求。同时,工程将潘村洼行洪区调整为防洪保护区,鲍集圩行洪区调整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一部分,既能减少行洪区启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又能优化洪水调度格局。
更重要的是,工程将与下游已开工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联合调度,形成“中游畅通下泄、下游快速入海”的防洪闭环,系统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使流域具备应对更大规模洪水的能力,真正实现“保障千里淮河长久安澜”的目标。
在民生与经济层面,工程兼具“安全属性”与“发展属性”。一方面,新辟的冯铁营引河可使近半数洪水就近入洪泽湖,有效保护淮北大堤保护区内群众安全;潘村洼转为防洪保护区后,区内居民将告别“汛期搬家”的历史,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
另一方面,工程总投资近70亿元,建设期间将带动安徽、江苏两省相关地区的建材供应、劳务就业,为稳投资、促就业提供支撑;长期来看,防洪能力的提升将为流域农业稳产、工业布局、城镇发展保驾护航,尤其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起到“水安全屏障”的保障作用。
从流域治理层面,工程是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当前的“尾闾不畅”问题,还为淮河上游治理提供了协同空间——正如行业专家提出的“长虹运河系统工程”构想,未来若能通过上游运河疏浚、水库建设实现水资源跨时空调配,结合中游浮山以下段工程的畅通作用,下游入海水道的排洪能力,淮河将形成“上游拦蓄、中游疏导、下游排泄”的全流域治理格局,彻底摆脱“水患魔咒”,实现从“被动防洪”到“主动调控”的转变。
![]()
淮河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的开工,既是对百年水患痛点的精准回应,也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随着工程的推进,一个更安全、更畅通、更具韧性的淮河,将为沿线亿万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我国江河治理提供“系统施策、跨省协作”的宝贵经验。
消息来源:《新华网》10月17日报道《淮河流域又一大工程开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