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刚性聚合物泡沫材料——PMI(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被誉为“泡沫界的劳斯莱斯”。然而,这一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记者11月2日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获悉,江苏澳琪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国产替代,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一块块PMI泡沫板材即将发往三星、意大利超跑企业等国内外客户。据创始人胡培介绍,目前企业一期工厂年产能已达200吨,产品供应韩国、意大利、英国等140余家高端客户;二期投产后产能将翻倍至400吨,年销售额预计达1亿元。
PMI泡沫被称为“泡沫金属”,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高温等特性,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尖端领域实现轻量化的关键材料。此前,我国长期依赖从德国进口。
1998年,胡培从同济大学复合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踏入当时国内近乎空白的PMI泡沫领域。2001年他加入德国赢创公司,成为国内最早接触该技术的从业者之一。“我带着一张刻录技术资料的光盘、一个样品盒,跑遍全国航天航空、雷达的科研院所和工厂。”作为销售,他不仅要推销产品,更要科普技术。凭借专业与执着,他用15年时间从销售做到亚太区产品经理,将中国区销售额做到全球第二,成为行业“拓荒者”。
然而,每当国内重大航天项目因国外断供而停滞,胡培都深切体会到“卡脖子”之痛。2015年,国家推动高端材料国产化政策出台,他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决心研发中国人自己的PMI泡沫。
![]()
创业初期,胡培选择从技术门槛较低的加工环节切入,采购德国原材料生产超薄泡沫,成为国内首个突破该技术的团队。但国外企业突然断供,生产线停摆。胡培带领团队扎进实验室,开启全配方、全工艺的自主研发。PMI泡沫研发如“针尖上跳舞”:树脂比例差0.1%,性能便天差地别;发泡温度波动1℃,整批材料可能报废。那段时间,胡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团队做了上千次实验。2023年,他们终于成功研发出替代进口的PMI泡沫配方。
2024年,胡培带着成果从上海迁至仪征,注册成立江苏澳琪。“政府的‘一站式服务’和实打实的支持,给了我们敢闯敢干的底气。”从公司注册、土地审批到环评安评,多部门高效衔接。仪征组织部门还提供人才公寓,缓解初期建厂与设备采购的资金压力,让企业得以“边研发、边生产、边销售”。10月,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国产PMI泡沫实现工业化量产突破。
胡培的核心团队汇聚了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博士,专业覆盖工艺研发与生产管理全链条。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团队持续积累核心配方与关键工艺,让技术成果真正落地为可量产的产品。
如今,澳琪新材料已从追随者转变为行业引领者。企业打破传统PMI泡沫分类标准,建立起覆盖五大类别的完整产品体系,成为全球品类最全的PMI泡沫供应商,其产品分类体系已被全行业采纳。在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其产品性能与进口相当,价格低30%,实现差异化竞争。
面向未来,公司计划重点布局三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聚焦电池盖底护板、车顶等轻量化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在高端装备领域,将深耕雷达天线、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市场;在低空经济与航天领域,将为新型飞行器提供核心结构材料支持,让国产PMI泡沫为更多“中国制造”提供坚实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