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清晨8时许,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焊管厂小区与港湾交会处新设立的“潮汐摊区”里,从土桥村赶来卖菜的唐阿姨正麻利地将新鲜的莴笋、萝卜码进摊位售卖。她喜滋滋地对买菜的居民说:“你瞧,有了固定的销售点,今天我挣100元不成问题!”曾经占道经营的菜农与城管间的“猫鼠游戏”是街头常态;如今,这片规范的摊区让“你赶我躲”变为“互助互谅”,在“烟火气”中化解了民生难题。
地处长江之滨的千年古镇木洞曾是川东四大名镇之一,近年来,随着重庆国际生物城的入驻发展,木洞古镇河街景区的打造,小镇居民急剧增多,由此催生火热的“地摊经济”。由于配套设施不足,沿街叫卖的农户和小区门口聚集的流动商贩在便民的同时,也衍生出占道经营、交通堵塞、秩序混乱、环境脏乱等突出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秩序,更对市民的交通出行、食品卫生安全构成隐患。
为切实解决群众需求和市容环境管理之间的矛盾,根据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城管进社区”工作的统筹安排,区城管执法支队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原则,指导木洞镇试点设置潮汐摊区。
![]()
巴南区木洞镇试点设立潮汐摊区。
如何在满足群众需求、解决菜农卖菜难且不影响市容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10月9日,木洞镇分管领导组织城管执法大队、市场监管所、社区等部门研究解决占道经营问题。在充分听取群众和部分摊贩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便民、兴业、助农”的宗旨理念,决定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一民生难题:一方面,对场镇开展综合整治,劝离游摊,保障市容秩序和公共安全。另一方面,在焊管厂小区与港湾交会处右侧空地试点设立潮汐摊区,引导菜农和游摊集中规范经营,由社区具体实施及后期管理。
潮汐摊区共提供便民摊位54个,实行“错峰开市、定时休市”——早市7:00至12:00、晚市16:00至21:00。城管安排定人定岗值守、流动摊贩实现“定点、定时、规范”经营,既让菜农有了固定销售点,又避免了乱摆乱放造成的交通堵塞。
![]()
城管执法队员在潮汐摊区服务群众。
城管执法队员转变角色,不仅是“管理者”。巡逻时,他们会帮助潮汐摊区的摊主挪动摊位,规范经营秩序,主动询问经营情况。摊区内,市民可现场挑选新鲜蔬菜。
“试点设置潮汐摊区的初衷就是方便农户卖菜、居民买菜,同时维护好市容秩序。”木洞城管执法大队负责人李俊德介绍,试点后,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买到新鲜价廉的农产品,场镇经营秩序明显改善,占道经营投诉量较此前明显减少,周边区域实现“摊齐、地净、路通”的治理效果。
“潮汐摊区确实好,再也不担心被城管撵着走,每天还能多挣三四十元,心里踏实!”摊主王阿姨的话道出了众多菜农的心声。潮汐摊区不仅成了村民增收的“小集市”,更成了早出晚归者的“便民站”。在重庆国际生物城上班的市民刘女士说:“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节省了通勤时间。”
目前,这片潮汐摊区已成为连接农户与古镇居民的“民生纽带”。
从“潮起”摆摊到“潮落”收摊,摊主与古镇间的默契悄然生长。潮汐摊区的设置,既让“烟火气”与城市秩序和谐共存,也让民生温度与管理智慧交融——菜农增收有了门路,市民买菜多了便利,市容秩序更加规范,为古镇增添了宜居底色。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郭若晗 通讯员 余红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