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传开:演过《抗日奇侠》《中国兄弟连》的演员李嘉明。
穿着旧军大衣在山西老家路边摆起了炒面摊,颠勺加调料动作熟练,和普通摊主没两样。
这位“抗战剧专业户”曾演过上百个角色,如今却要靠摆摊讨生活。
![]()
有人疑惑明星怎么会缺钱,也有人说他在炒作。
李嘉明的遭遇只是个例吗?张颂文口中的内娱真相,到底藏着多少演员的无奈?
街头偶遇“明星摊主”
2025年11月3日,山西某县城的路边小吃摊前,有路人拍下一段视频:39岁的李嘉明穿着普通军大衣。
![]()
正颠着铁锅炒面,面条裹着酱汁冒热气,他熟练地撒上葱花,转身把炒面端给顾客,脸上带着客气的笑。
拍视频的人一开始没认出他,直到旁边有人喊“这不是演抗战剧的那个演员吗”,才发现这个围着围裙的摊主,竟是演过几十部影视剧的李嘉明。
信息来源:请你吃炒面
![]()
视频里的他眼袋明显,皮肤看着有些松弛,军大衣看着有些旧,和大家印象里“明星”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这段视频很快在网上传开,评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他不是演过《亮剑》里的小战士吗?怎么摆摊卖炒面了?”
“明星还会缺这点钱?不会是故意炒作吧?”但也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他的摊位就是个简易帐篷。
![]()
旁边摆了几张小板凳,顾客不算多,可他从头到尾没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特别实在。
22年的演艺路
1999年,16岁的李嘉明揣着几百块钱从老家来北京,想当演员。
那时候他没资源没背景,只能每天蹲在电影厂门口等群演的活,一天跑三四个剧组,要么演路人甲。
![]()
要么演没台词的尸体,一天下来能赚20块钱,晚上就住8个人挤在一起的地下室,条件特别差。
后来他在采访里说过:“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句属于自己的台词。”
凭着能吃苦、肯琢磨,他慢慢接到了一些小配角,2005年,他在一部抗战剧里演了个有名字的角色。
![]()
因为表现不错,之后找他的抗战剧越来越多,成了观众口中的“抗战剧专业户”,《铁道游击队》《独立纵队》这些大家熟悉的剧里,都有他的身影。
很多观众可能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看到他的脸就觉得“眼熟”,还说他演的士兵“特别接地气,不像演的”。
这期间,他慢慢攒了些钱,也成了家,本来以为能靠演戏安稳生活,没想到后面的日子突然变了样。
![]()
2022年开始,抗战剧题材没那么火了,加上之前疫情影响,剧组开机的数量少了很多,他的戏约一下子就断了。
据了解,他最后一部有戏份的作品是三年前的一部网剧,播完之后,就再没接到过像样的角色。
后来李嘉明在直播里提到过,家里遇到了不少难事,父亲身体不好需要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些外债。
![]()
“那段时间天天睡不着觉,翻遍了通讯录找以前合作过的导演、制片人,要么没收到回复,要么对方说现在剧组都优先用有流量的演员,我的条件不太符合。”
说这些的时候,他语气很平静,但能听出里面的无奈。
没了拍戏的收入,家里的开支全靠妻子打零工维持,日子过得挺紧巴。
![]()
2025年年初,他下定决心回山西老家,想着摆个小吃摊赚钱补贴家用,最后选了相对好上手的炒面摊。
张颂文早说过
李嘉明的经历,其实早就被张颂文戳破过内娱的真相。
2021年,张颂文在一次采访里说:“国内99.5%的演员收入都特别低,有时候一天工作18小时。
![]()
一年下来可能就赚几千块钱,只有0.5%的人能真正做到衣食无忧。”
这话在2023年他凭《狂飙》爆红之后,又被网友翻了出来,一下子引发了很多讨论。
张颂文自己也熬了很多年,40多岁的时候还没在北京买上房,有一年跑了二三百个剧组面试,都没拿到角色。
![]()
他说的这些不是随口夸张,内娱很多小演员的生存现状确实是这样。
群演一天工资大概100多块,小配角一集可能就几千块钱,要是半年多接不到戏,基本就得靠干副业糊口。
可反过来,那0.5%的流量明星,一部戏的片酬能有几千万,还能接各种代言、上综艺,收入差距特别大。
![]()
就像李嘉明,演了22年戏,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没演技,可在“流量优先”的规则下,这些好像都不管用。
他之前跟朋友聊起过,有导演私下跟他说:“现在投资方都要看演员的粉丝量和数据,你微博粉丝就几十万,带不动热度,我们也没办法。”
网友吵翻了
李嘉明摆摊卖炒面的视频火了之后,网友的看法分成了好几派。
![]()
支持他的人说:“比那些偷税漏税、耍大牌的明星强多了,人家至少肯放下身段,自食其力,值得尊重。”
还有人在评论区现身说法:“我表哥也是个小演员,现在没戏拍的时候就在开网约车,这行真没表面看着那么风光。”
当然,质疑的声音也不少:“他是不是故意装惨博同情,想靠这个接戏啊?”
“你看他穿的旧大衣,说不定是故意找的,就是为了卖惨炒热度。”
![]()
甚至有人翻出他以前拍戏的剧照,说“以前拍戏肯定赚了不少钱,现在摆摊就是作秀”。
面对这些质疑,李嘉明没怎么解释,只是偶尔在发的视频里提一句“最近炒面卖得还行,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还有不少网友看完他的故事,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以前还想让孩子考电影学院当演员,现在看还是算了,能熬出来的人太少了,风险太大。”
![]()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顾虑——荧幕上的明星都带着光环,可没人知道光环之外,还有多少像李嘉明这样的演员在艰难谋生。
炒面摊旁仍揣着演员梦
2025年10月的时候,有网友发现李嘉明接了个小成本网剧的配角,戏份不多,拍完戏之后,他没留在大城市找机会,而是立刻回了县城,继续摆他的炒面摊。
后来有人问他,现在还想不想当演员,他说:“肯定想啊,只要有合适的角色,哪怕戏份少我也愿意演,能有戏演就很开心了。
![]()
不过炒面摊我也会一直开着,两边都不耽误,多份收入也踏实。”
最近去他摊上吃面的老顾客多了不少,有些人是专门冲着他来的,吃面的时候还会跟他聊以前拍的戏。
他每次都笑着回应,跟大家聊拍戏时的趣事,比如“有次拍冬天的戏,零下好几度,冻得直打哆嗦,台词都说不利索”,手里的锅铲却从没停下。
![]()
阳光照在他的旧军大衣上,看着普通,却透着一股认真生活的劲儿。
李嘉明的故事,其实就是内娱大多数演员的缩影。
他们不是顶流,没有高额片酬,只能靠演技一点点打拼,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面临无戏可拍的困境。
![]()
张颂文说的“行业不健康”,大概就是这样——真正踏实演戏的人没机会,有流量没演技的人却能占据大部分资源。
但好在,还有李嘉明这样的人,没戏拍就找别的活干,不抱怨也不放弃。
![]()
还有张颂文这样的人,红了之后敢说真话,把行业里的问题说出来。
就像李嘉明说的:“生活就像炒面,有时候咸有时候淡,翻个面接着炒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