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特朗普亚洲行,促成“吉隆坡和平协议”缓和泰柬冲突,但更像外交秀。与东盟签署贸易协议,关税平均19%,东南亚承诺购买美国产品、开放市场。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纳入东南亚稀土资源,美方削弱中国稀土供应链主导地位。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夹缝中左右逢源,谈不上向特朗普低头,通过取舍获得各自的利益平衡而已。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短短几天的亚洲之行中,成功地让东南亚国家签署了贸易协议和关键矿产合作协议,同意美国对这几个国家出口的商品征收平均19%的关税,并承诺购买美国产品,以及初步保证不会禁止或限制向美国出口稀土资源。不少人认为,面对无可替代的美国市场和美国的军事实力,东南亚国家向美国总统低头了。
对特朗普来说,没有什么比达成有利的交易、获得荣誉以及被奉为救世主更让他心动的了。10月26日星期日早上在吉隆坡机场,美国总统特朗普意气风发地走下空军一号,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亚洲之行。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的红地毯上,现场的乐队奏起大马的传统音乐,他甚至随着节奏跳了几秒舞步,还临时打破外交礼节,邀请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一起坐上那辆被称为“野兽”的总统专车。
表面上,这是一场充满友好气氛的访问;但在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关于关税、贸易、稀土和地缘政治的刀光剑影的较量。东南亚国家谈不上向特朗普低头,只不过在相互交易中,通过取舍各取所得,获得各自的利益平衡而已。
一份典型外交秀的“吉隆坡和平协议”。
![]()
特朗普此行的第一站就是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美国峰会。峰会的势头甚至压倒了主要会议——东盟峰会。
在会议现场,特朗普高调主持了柬埔寨与泰国的“和解仪式”,并把那份协议命名为“吉隆坡和平协议”。他称这是一项“迈向和平的伟大成就”,甚至宣称“这是本世纪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步”。
一个万里之遥的国家插手龙国两个邻国的短暂冲突,还平息了他们之间的冲突,此事发生在美国联手英国打击了盘踞在柬埔寨多年的太子集团和太子集团的台前老板陈志,一时间美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似乎风头无俩。
不过,细看内容,这份所谓的“和平协议”其实只是两国的一份联合声明。泰国要求柬埔寨撤出边境的重型武器,清除地雷,打击跨境诈骗,并遣返长期滞留在泰国的柬埔寨难民。
东盟方面决定派出观察员监督执行,但泰国方面已经明确表示,在对方没有实际行动前,不会重新开放边境,也不会释放18名柬埔寨战俘。根据泰国外交部的一份声明,泰国仅在“既定措施开始实施”的情况下才会同意释放18名柬埔寨战俘。
泰国和柬埔寨两国是否真的会落实这份和平协议,恐怕还要打个问号。这显然让“吉隆坡和平协议”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说,这份“和平协议”更像是一场外交秀——舞台光鲜,掌声热烈,但内容空洞。
实打实的关税和贸易框架协议,东盟代价不小,美国获利颇丰。
![]()
然而,“吉隆坡和平协议”并非特朗普亚洲行第一站东盟峰会的唯一“成果”。特朗普取得的真正的成果是贸易。
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成功地说服了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越南在内的几个东南亚国家,并与他们签署了新的关税和贸易框架协议,正式确立了此前特朗普宣布的19%的关税。在东盟集团中,除新加坡的出口关税仅为10%以外,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都将被美国征收平均19%的关税,并必须允许美国产品免税进入其市场。只有越南的关税稍高,为20%。
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公开表示:“美国是东南亚百分之百的伙伴。”这话听上去颇有安抚的意味,但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份“伙伴关系”的代价并不便宜。
此次越南签署的采购承诺涵盖价值超过109亿美元的美国航空航天和农产品。对美贸易顺差排名第二的东盟国家——泰国,则承诺每年进口价值超过26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能源和航空航天产品。
但东盟各国又不得不付出这些代价。因为美国是东盟国家最优质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是来自美国的贸易顺差为东盟国家带来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平衡和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没有美国,东盟便无法填补与中国贸易的巨额逆差。
![]()
2024年,美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高达4768亿美元,其中东盟对美出口3523亿美元,从美国进口仅1245亿美元,贸易顺差达2277亿美元。
同一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高达9823亿美元,其中东盟对中国出口3958亿美元,是对美出口的1.1倍;但从中国进口达到5865亿美元,是从美进口的4.7倍;对中国贸易逆差达1907亿美元。
越南是最典型的例子。
越南是对美贸易顺差最大的东盟国家,在2017年至2024年间,越南凭借中美贸易战的机会,吸引了大量中国工厂搬迁到越南,对美出口大幅增加。短短七年时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几乎翻倍,达到1230亿美元。现在,美国开始对越南的产品征收20%的关税,这无疑将削弱越南的竞争力。
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泰国。两国虽然长期依赖出口,但现在都不得不签下对美不平等的贸易协议。
“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有利于美国领导的发达国家独立的稀土供应链复建和稳定。
![]()
让观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美国在吉隆坡分别与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签署了三份内容涉及“关键矿产”的谅解备忘录,而且,未来可能还会签署更多的类似的协议。
美国与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签署的相关的“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不仅涵盖稀土的出口,还包括与稀土的提取、分离和回收相关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合作。在这三个国家中,稀土资源最丰富、涵盖17种稀土元素的马来西亚明确承诺:“不禁止或限制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或稀土”。
马来西亚的不会禁止或限制向美国出口稀土的承诺,在国际政治上具有相当微妙的意义。因为就在十月初,中国宣布对稀土出口进行新一轮扩大的穿透式限制——不仅限制原料出口,还包括相关技术与设备。
![]()
非常敏感的是,一方面,早在2023年9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当局将禁止稀土原料出口,以免这类战略资源遭无限制的开采及出口而流失,全面规划稀土领域从开采、加工及出口一体化工业生产模式,确保马国在稀土领域的最大收益。澳大利亚莱纳斯也只能在马来西亚投资稀土精炼工厂,将马来西亚的稀土矿加工精炼为稀土元素后才能出口。但在上周与美国签署的稀土合作协议中,明确承诺“不禁止或限制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或稀土”,单独向美国开绿灯。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主权财富基金—国库控股公司(Khazanah Nasional)正在与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洽谈在马来西亚建设一座稀土精炼厂。起初这家国企要求与马来西亚合作,进口马来西亚的稀土矿原料,但被马来西亚拒绝,明确表态只接受在马来西亚建设经营稀土精炼厂的合作模式。
![]()
但我国商务部、科技部早在2023年12月21日便公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公告。将“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列入禁止出口部分,其中,具体涉及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的生产技术;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备技术和稀土硼酸氧钙制备技术。
禁止稀土技术出口的目的是维护我国稀土主导地位,加大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重建战略原材料供应的难度,让西方在这场“稀土供应竞争”中受到阻碍。
这一限制导致中马的稀土合作洽谈至今没有结果。
也就是说,马来西亚同时在与两大强国打交道——一边签给美国稀土供应保证,一边与中国合作稀土精炼项目。但前者毫无障碍,后者困难重重。
这种“左右平衡”的外交,在东南亚并不少见。毕竟,虽然包括金融市场的投资在内,美国是该地区最大的投资者,但中国又是东盟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谁也得罪不起。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这一系列举动的目的非常明确: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让生产链更多分布在其他国家。
特朗普在东盟峰会取得的这些“阶段性胜利”,不仅增强了他的贸易筹码,无疑也增强了他的政治筹码。
【作者:徐三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