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3亿。日本的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据统计,世界上十分之一的火山位于日本,五分之一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拥有富士山,奥穗高岳,间之岳等高海拔山地,平原普遍狭小。山地丘陵的人口承载能力非常有限,日本的1.23亿人口都挤在狭小的平原地区,因此日本的实际人口密度非常大。日本面积比较大的平原只有三个,形成了日本的三个大型都市圈。
第一,关东平原。关东平原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南部,由利根川、荒川等河流冲积形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利根川是仅次于信浓川的日本第二大河流,发源于丹后山,流经关东平原,在千叶县注入太平洋,全长322公里。荒川发源于武信岳山脉,流经关东平原,注入太平洋,全长174公里,是日本第14长的河流。荒川的支流隅田川,流经东京都,被称为东京的母亲河。
在这些河流的冲积下,关东平原的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历来是日本人口聚居区。但关东平原曾经不是日本的核心区,直到12世纪,日本镰仓幕府时期,才开始对关东平原进行开发。
![]()
1457年,关东平原的核心城市江户城建立,当时规模很小,只有约一百户。到了1590年,德川家康入封关东,以江户为居城,江户开始发展。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城开设的幕府,江户城成为日本实际上的中心。江户幕府历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到了1868年,江户幕府将国政交给了天皇,江户幕府结束。此后日本将江户改名为东京,明治维新开始后,东京发展加快,东京周边也形成了很多城市,都市圈逐渐形成。
现在关东平原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等多个行政区,拥有大大小小120个城市。最大的城市为东京,其次还有横滨、川崎、千叶等大城市。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都市圈成为了日本最大都市圈,人口非常稠密。
![]()
第二,大阪平原。大阪平原位于日本本州岛近畿地方,面积远小于关东平原,只有1905平方公里,但也是日本第二大平原。大阪平原地势低平,濒临濑户内海,是日本传统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大阪平原主要城市包括大阪,京都,这里曾经是日本的核心区。早在7世纪时期,日本效仿唐朝进行大化改新,还仿照唐朝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建设了平安京,也就是京都。
当时的平安京分为两部分,西部被称为“长安”,东部被称为“洛阳”。但平安京建成后,由于西部地势低洼,不适合城市发展,逐渐衰落,而东部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因此日本开始将平安京称为“京洛”,后来日本的将军大名前往京都觐见天皇,被称为“上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京都为日本的中心,但到了幕府时期,日本实际被幕府将军控制,京都成了名义上的中心。1868年,幕府时代结束,日本天皇迁到了东京居住。大阪平原被关东平原取代,失去了日本中心的位置。不过到现在,大阪,京都仍然是日本主要城市。
![]()
第三,浓尾平原。浓尾平原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是日本第三大平原。浓尾平原由木曾川冲积形成,木曾川发源于长野县钵盛山,注入伊势湾,全长229公里,是日本第七长河。浓尾平原的核心城市为名古屋市,这座城市是日本爱知县的首府,始建于16世纪。
名古屋曾经是日本尾张藩藩主居城,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由于位于日本京都和东京之间,名古屋历史上有着中京之称。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后,尾张藩改名为名古屋。名古屋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优良,发展迅速,现在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名古屋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除了名古屋之外,浓尾平原还有岐阜市、各务原市等重要城市。以上三大平原,是现在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