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心动过缓人群必读:感染、心包积液、电池寿命,一次讲清!

0
分享至

No.0173

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导 读

人到一定年纪,当心脏跳得太慢,医生说需要装起搏器时,你面临一个关键选择:传统的有线起搏器,还是新型的无线起搏器?这不是个简单的二选一。


给心脏装起搏器,就像是给一个老化的时钟换个不知疲倦的“节拍器”。过去几十年,这门手艺都得在胸口切个口子,再扯几根“电线”连到心脏里。这些“电线”时间长了,就跟老化的电线皮一样,总会出点问题,要么短路,要么感染,成了医生和患者心头最大的痛。现在,一个像“子弹头”胶囊一样的小东西出现了,不用开刀,不用“电线”,直接从大腿“塞”进心脏里就能用。


这玩意儿靠谱吗?电池能用多久?它到底是革命性的进步,还是一个花里胡哨的“样子货”?今天,咱们就着几篇顶级医学期刊的研究,把这事儿聊个底儿掉!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恒意

心动过缓人群必读:感染、心包积液、电池寿命,一次讲清!

一. 当你的心脏按下了“慢放键”

老吴今年48岁,最近总觉得头晕乏力,上个楼梯都气喘吁吁。去医院一查,医生告诉他:心率只有每分钟40次,正常人应该是60-100次。

“您这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得装个起搏器啊”

老吴一听就懵了:起搏器?!那不是老爷爷才用的东西吗?医生解释说,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其中不少是40—60岁的中年人。心脏跳得太慢(医学上叫心动过缓),大脑和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的会晕倒甚至猝死。起搏器就像给心脏装个节拍器,当心脏偷懒时,电脉冲就会踹它一脚,让它按时跳动。

但接下来医生的问题让老吴更纠结了:您想装传统的有线起搏器,还是新型的无线起搏器?


二、有线起搏器:成熟但“扯不断的麻烦”

传统的有线起搏器(医学术语叫经静脉起搏器,Transvenous Pacemaker,简称TVP)已经用了几十年,技术非常成熟。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胸口皮下做个口袋装上火柴盒大小的脉冲发生器(

也就是电池和芯片),然后用一根或两根导线穿过静脉血管,一直伸到心脏里,导线末端的电极贴在心肌上发出电脉冲。

听起来挺好吧!但问题就出在这根电线上。

早在2014年丹麦的一项大型研究追踪了近5万名装了起搏器的患者,发现传统起搏器在植入后90天内的严重并发症率高达7.76%-12.4%。这是什么概念?大约每8-13个人里就有一个会出问题。最常见的有:



导线移位或脱落:导线在心脏里漂了,不好好工作了;

穿孔和心包积液:导线戳破了心脏壁,血液积在心包里,严重的需要紧急手术;

感染:皮下的口袋和导线成了细菌的温床,一旦感染,整套系统都得拆掉重来,费用和痛苦都是天文数字;

三尖瓣反流:导线穿过心脏的三尖瓣,长期可能损伤瓣膜,导致心力衰竭。

更让人头疼的是长期问题。荷兰的一项研究显示,装了传统起搏器的患者,3年内有15%-16%会遇到严重并发症,大约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这些并发症不仅痛苦,治疗费用也极其昂贵——一次感染的处理费用平均高达3万欧元(约23万人民币,且还是10多年前)。

三、无线起搏器:小胶囊里的大变革

就在传统起搏器的问题日益凸显时,一种革命性的设备诞生了:无线起搏器(Leadless Pacemaker,简称LP)


它的样子就像一颗维生素胶囊,长约26毫米,重约2克(还没一枚硬币重)。最神奇的是,它把电池、芯片、电极全部集成在一个小胶囊里,不需要导线,也不需要在胸口开刀做口袋。医生通过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用一根特殊的导管把它送进右心室,用4个小钩子固定在心肌上就行了。整个过程就像做个心脏介入手术,创伤极小。

目前全球主流的无线起搏器有两个品牌:美敦力(Medtronic)的Micra系列和雅培(Abbott)的Aveir系列。前者已经植入了超过35万台,后者也在快速普及。

这场无线革命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美国波士顿科学家Vivek Reddy医师领导的团队在《循环》杂志(Circulation)上首次报告了无线起搏器的人体试验结果。2016年,他们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Micra的大型临床试验(TPS研究),纳入725名患者,植入成功率高达99.2%,90天内的重大并发症率仅为0.5%——这个数字让全世界震惊。

四、5年追踪:无线起搏器到底靠不靠谱?

新技术听起来很美好,但老吴最担心的是:它真的安全吗?电池能用多久?会不会过几年就得换?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迄今为止最长期、最大规模的无线起搏器随访研究——Micra全球上市后注册研究(Post-Approval Registry,PAR)的5年数据。这项研究由美国埃默里大学的Mikhael F. El-Chami教授领导,覆盖23个国家179家医疗中心,追踪了1809名植入Micra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达51.1个月(超过4年),最长的甚至跟踪了86.7个月(超过7年)。

这份研究的发现让人眼前一亮:


1. 超低的并发症率

5年内的重大并发症率仅为4.5%(95%置信区间:3.6%-5.5%);

对比传统起搏器,无线起搏器的并发症风险降低了51%(风险比0.49);

大部分并发症(58.8%)发生在植入后30天内,主要是穿刺点血肿、心包积液等早期问题。过了这个 危险期 ,长期并发症非常少。


2. 零感染移除记录

这是最让人惊喜的发现。研究中报告了9例感染事件,但没有一例需要移除无线起搏器。为什么?因为没有皮下口袋和导线,细菌几乎没有藏身之地。即使发生感染,也都是穿刺点或其他部位的软组织感染,用抗生素就能控制。

要知道,传统起搏器一旦感染,移除手术的费用和风险都极高。这一项优势就能为患者省下巨额医疗费用和无数痛苦。


3. 电池寿命超预期

老吴最担心的电池问题呢?研究数据显示:5年内,只有12名患者(0.66%)因电池耗尽需要更换,而且这些患者都是因为心肌起搏阈值异常升高(心脏不听话,需要更大电流)导致耗电快;


正常情况下,Micra的电池预计寿命中位数为12.1年,第二代产品(Micra AV)更是号称能用17年; - 5年随访结束时,83.8%的患者电池还能再用至少5年。

4. 稳定的电性能

起搏器的心电参数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数据,直接决定能不能正常工作。研究显示,Micra的起搏阈值、感知振幅、阻抗等核心参数在5年内始终保持稳定,98.96%的患者达到优秀标准(起搏阈值≤2V)。


五、无线起搏器就完美无缺了吗?

当然不是。任何技术都有局限性,无线起搏器也不例外:

1. 只能装在右心室

目前的无线起搏器主要植入右心室,只能做单腔起搏。如果患者需要双腔起搏(同时刺激心房和心室)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用于心力衰竭),传统起搏器仍然是首选。

不过技术在快速进步。2023年,雅培公司推出了双腔无线起搏系统(Aveir DR),可以同时在心房和心室各装一个无线起搏器,它们通过无线信号通讯实现双腔起搏。临床试验显示,300名患者的植入成功率达98%,97%的患者实现了房室同步起搏。

2. 取出困难

无线起搏器植入后,会被心肌组织包裹(医学上叫内皮化)。如果将来需要取出(比如需要升级到更高级的起搏系统),取出手术可能比较棘手。

研究显示,植入时间短的(几周到几个月)取出相对容易,成功率接近100%。但植入超过3年的,由于完全内皮化,取出难度大增。不过好消息是,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取出——旧的无线起搏器可以关闭(编程为OOO模式,就是啥也不干),再在心室另一个位置装个新的。

研究中有13名患者就是这样做的,两个装置在心脏里和平共处,没有任何相互干扰。


3. 价格昂贵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一个Micra无线起搏器在欧美市场的价格约为1.5-2万美元(约10-14万人民币),而传统起搏器只需5000-8000美元(约3.5-5.6万人民币)。虽然长期来看,无线起搏器减少了并发症和再手术费用可能更划算,但初始投入确实不菲。

目前国内尚未大规模开展,大部分患者仍需自费。不过随着技术普及和国产化,价格有望逐步下降。


六、我该选哪种起搏器?

回到老吴的困惑:到底该选有线还是无线?

根据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的指南,以及这些最新研究,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优先考虑无线起搏器的人群:
只需要单腔(右心室)起搏的患者,比如慢性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感染高风险人群: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透析患者、近期有起搏器感染史;

血管条件差:锁骨下静脉闭塞、之前装过多根导线,再装传统起搏器很困难;

不想胸口留疤的患者,尤其是女性和对美观要求高的中青年人。


仍需选择传统起搏器的人群:

需要双腔起搏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不过双腔无线系统正在普及);

预期寿命特别长的年轻患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青少年),因为无线起搏器的超长期数据还不够充分;

经济条件有限,医保不覆盖无线起搏器的患者。

七、未来:心脏里的“无线生态系统”

无线起搏器只是个开始。心脏电生理学正在经历一场全面的去导线化革命:

无线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把救命的除颤电极埋在皮下,不进入心脏,已经在欧美广泛应用;无线起搏器+皮下除颤器组合:202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MODULAR ATP研究显示,两者可以无线通讯,既能起搏又能除颤,系统并发症率仅2.5%;

无线心脏再同步化治疗(Leadless CRT):用超声波激活植入左心室的无线电极,目前在临床试验中;



自充电起搏器:利用心脏跳动的机械能给电池充电,理论上可以永不断电,猪模型试验已经成功。

就像智能手机淘汰了固定电话,无线起搏器终将成为主流。过去我们说心脏上装个起搏器,就像身上背了个包袱。但现在,这个包袱正在变成一颗小胶囊,悄无声息地工作,让你几乎忘记它的存在。

老吴最后选择了Micra无线起搏器。手术只用了45分钟,第二天就出院了,胸口没有任何伤疤。现在3年过去了,他每天正常工作、爬山、打太极,体检显示起搏器工作完美,电池预计还能再用10年以上。

早知道这么简单,我当初就不用纠结了,老吴笑着说,就是有点贵,不过想想不用担心感染和导线断裂,也值了。

心脏起搏器的故事告诉我们:医学进步的每一小步,都可能是无数患者生命质量的一大步。当技术能让治疗变得更安全、更简单、更有尊严,我们就应该拥抱它——即使它还不完美,即使它还很贵,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更好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El-Chami MF,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4; 45(14): 1241-1251. (Micra 5年随访研究)

2. Ngo L,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 10: e019212. (无线起搏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3. Knops RE,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388: 2360-2370. (双腔无线起搏器研究)

4. Crossley GH, et 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2023; 34: 1015-1023. (无线起搏器3年成本效益分析) 。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下周就放!重庆荣昌区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共4天

下周就放!重庆荣昌区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共4天

上游新闻
2025-11-06 09:16:02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0-27 20:47:26
德媒:要不是中国把所有脏活累活全给干了,欧洲今天也不会这么惨

德媒:要不是中国把所有脏活累活全给干了,欧洲今天也不会这么惨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6 22:37:56
普京已将24名亲属提升为政府官员,这可能创俄100年的记录

普京已将24名亲属提升为政府官员,这可能创俄100年的记录

桂系007
2025-11-06 21:29:40
克林顿直言:中国必定会超越美国,到那时,希望中国“手下留情”

克林顿直言:中国必定会超越美国,到那时,希望中国“手下留情”

荣亭小吏
2025-11-07 18:25:12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6 11:21:30
C919飞机的动力“心脏”全球首展,GE航空航天进博签约总金额近21亿美元

C919飞机的动力“心脏”全球首展,GE航空航天进博签约总金额近21亿美元

澎湃新闻
2025-11-07 19:44:32
她突然被举报了?

她突然被举报了?

奋斗在韩国
2025-11-07 19:39:08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墨兰史书
2025-11-06 06:40:02
连爆2大瓜,大花回应只字不提影帝,阔太倒油导演

连爆2大瓜,大花回应只字不提影帝,阔太倒油导演

枫尘余往逝
2025-11-08 00:22:49
中美GDP差距再次拉大!中国GDP跌到美国62%,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中美GDP差距再次拉大!中国GDP跌到美国62%,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01 10:03:05
古利特怒斥曼联:你加盟的决定太糟糕,快走吧!

古利特怒斥曼联:你加盟的决定太糟糕,快走吧!

澜归序
2025-11-07 13:38:59
深夜!全线大跌,发生了什么?

深夜!全线大跌,发生了什么?

新浪财经
2025-11-07 23:18:26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眼光很亮
2025-11-05 11:43:46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千里持剑
2025-11-07 13:55:34
炮决张成泽绝密真相:拍三俗影片 与金正恩枪战 只为一个女人!

炮决张成泽绝密真相:拍三俗影片 与金正恩枪战 只为一个女人!

贰文
2023-12-09 22:30:08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壹只灰鸽子
2025-11-04 23:30:31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中方狠招制朱拉尼,俄美英法难还击,阿萨德逆势翻盘?

林子说事
2025-11-04 05:43:58
没有中建八局中不了的标;没有中建三局干不了的活;这是啥意思呢

没有中建八局中不了的标;没有中建三局干不了的活;这是啥意思呢

爱江山更爱快乐
2025-11-06 21:35:25
曼城官方:将在对利物浦赛前举办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

曼城官方:将在对利物浦赛前举办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

懂球帝
2025-11-08 01:45:42
2025-11-08 02:24:49
科学伙伴 incentive-icons
科学伙伴
把科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到您身边
141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稻城亚丁11月的气温适合徒步吗?先看这篇:美景与风险对半开!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