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曾被称为“混世魔王”的宁波小伙,登上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最高领奖台。
他用14年时间,把童年拆收音机的好奇,变成了让中国车载雷达芯片登顶世界第一的实力。
面对百万美元的年薪诱惑,他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一个不完美的少年,为何能成就最完美的事业?
![]()
编辑:AJY
昔日顽童,今日栋梁
陈嘉澍的童年,是在浙江宁波高塘四村的泥土里打滚的,那小子调皮得能让全村的鸡都绕道走。
邻居们提起他,总会摇着头笑骂一句“混世魔王”,因为他家的收音机、电风扇,没一件能幸免于难。
![]()
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却趴在冰凉的地板上,对着一堆散落的零件发呆,琢磨着那些铜丝和铁片咋就能发出声音。
这股子不服管的劲儿,让上中学后的他更加叛逆,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要“废了”的时候,他却迷上了物理课,特别是那位热爱无线电的老师,成了他的引路人。
老师不仅带他参加电子制作活动,还送给他珍贵的技术书籍,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科技的种子。
![]()
2003年,成绩优异的他面临人生第一个大选择,香港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是他的理想,可那高昂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
![]()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最终选择了离家更近的复旦大学,虽然专业是自己不那么热爱的力学。
![]()
这小子有个能耐,就算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也能玩出花来,入学第一年就啃完了大学四年的核心课程。
奖学金拿到手软的他,大二时抓住了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扩招的机会,凭着全优成绩,成功转回了电子工程专业。
![]()
后来,他以交换生身份去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很快就攻克了语言难关,成了课题组里最受认可的华人学生。
![]()
那时的他,已经从一个乡下的“混世魔王”,长成了一个眼神里闪着光的,对未来有明确方向的青年。
这种转变,不是磨平了棱角,而是把那股子不服输的“破坏力”,悄悄转化成了探索未知的“创造力”。
![]()
十字路口,向死而生
2007年,23岁的陈嘉澍站在美国国务院的颁奖台上,手里握着一份分量极重的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
这份奖学金,覆盖了学费、生活费和所有学术开支,总额超过200万人民币,他是27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人。
![]()
这之后,他进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无线通信研究的殿堂里,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最前沿的知识。
博士期间,他发表了15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0次,拿下了国际固态电路大会的杰出学生论文奖。
![]()
他成了硅谷巨头眼中的香饽饽,多家科技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开出的年薪高达150万美元起,还承诺办绿卡,甚至在加州买房的首付都包了。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寒门走出的天才,会理所当然地留在美国,享受优渥的生活和顶尖的科研条件。
![]()
连他的导师都劝他留下,毕竟,那时的中国,在芯片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资源。
![]()
美国人给出的条件,堆起来比他的人都高,换做任何一个普通人,可能想都不想就会答应。
然而,陈嘉澍做出了一个让美国人都“失算”的决定,他要回国,不是去哪个大公司,而是要自己去创业。
他看到是国内车载雷达芯片市场100%依赖进口的现实。
![]()
他想做的是,把他在伯克利学到的所有本事,变成一颗中国人自己造的、用得起的芯片。
这个决定,在别人看来是傻,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富贵,去走一条九死一生的路。
但他心里清楚,这恰恰是他“混世魔王”本性的又一次体现,别人都走的路,那还有什么意思?
他要挑战的,是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行业规则,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把价格打下来。

五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014年,陈嘉澍在上海注册了加特兰微电子,启动资金是他自己的积蓄加天使投资,总共不到2000万。
他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租了间200平米的办公室,招了十几个人,清一色是从伯克利、斯坦福回来的博士。
![]()
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一颗77GHz的CMOS雷达芯片,这听起来简单,实则是在从0到1的死磕。
当时主流的毫米波雷达用的是砷化镓工艺,性能好但贵得离谱,他想用便宜的CMOS硅基工艺来替代。
理论上,CMOS晶体管在77GHz这么高的频率下损耗巨大,信号还没发出去就没了,这是业界的共识。
![]()
陈嘉澍不信这个邪,他带着团队泡在实验室里,把传统架构改了个底朝天,先降频再放大,理论上行得通。
2014年10月,第一版芯片设计完成,送去台积电流片,三个月后芯片回来,接上电源,示波器上什么都没有,失败了。
第二版改进了屏蔽结构,信号出来了,但频率不对,又失败了。
第三版,频率对了,功率又不够,继续改。
最难的是测试,国内没有成熟的毫米波雷达测试设备,国外供应商要么不卖,要么价格高得离谱。
团队只能自己搭测试平台,从信号源、频谱仪到暗室环境,一点点攒起来。
![]()
2017年3月,第五版芯片终于通过了全部车规认证测试。
这是全球第一颗采用CMOS工艺的77GHz车规级雷达射频芯片。
可芯片是出来了,没人敢用,因为是国产的,车企们心里没底。
陈嘉澍就带着样品,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汽车制造商,一次次地演示,一遍遍地解释。
![]()
他想起了宁波那个趴在地上,把收音机拆得七零八落的自己,那个不服输的“混世魔王”又回来了。
2018年,加特兰的芯片终于正式装车量产,到2024年底,出货量突破了1000万片,服务超过200款车型。
中国唯一一家能量产供应车规级77GHz雷达芯片的企业,就这么被他干成了。
![]()
赤子之心,世界回响
从一个拆收音机的“混世魔王”,到站在全球芯片产业之巅的领军者,陈嘉澍用了14年。
他证明了,创新往往不是循规蹈矩的结果,而是源于那些不安分的、敢于挑战的灵魂。
他那“混世魔王”式的叛逆,没有被磨灭,而是在教育和选择中,升华为一种服务时代的“创造力”。
![]()
他提出的企业使命,“让毫米波服务每个人”,听起来朴实,却蕴含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如今,加特兰的芯片,不仅用于汽车的自动驾驶,还应用在工业监测、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他们推出的Alps系列SoC芯片,荣获了“中国芯”大奖,他本人也获得了“IC设计业年度企业家提名”。
![]()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中国“硬科技”创业的一个标杆,证明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同样可以产生世界级的芯片技术创新。
他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个人-社会-国家价值实现螺旋上升模型”,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痛点解决、国家产业升级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
美国人的“失算”,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这个时代的中国,有足够的舞台,能让那些怀揣“赤子之心”的“混世魔王”们,尽情施展才华。
![]()
陈嘉澍的传奇,不是关于牺牲,而是关于回归,回归到那个最本真的、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
他的成功,是那颗不被世俗污染的“赤子之心”,在时代的机遇中,开出的最美的花。
或许,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些这样的“混世魔王”,他们不按常理出牌,却能为一个时代,开辟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
结语
真正的天才,不是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而是懂得如何将生命中的“破坏力”,升华为“创造力”的“混世魔王”。
未来的中国,需要的更多是能挑战旧规则、开创新赛道的“陈嘉澍们”,而不是只会重复的螺丝钉。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不被理解的“混世魔王”?他的未来,或许正等着你我的鼓励与守护。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