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工快评丨“小片区”撬动“大服务”,让“娘家人”的温暖精准送达

0
分享至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

“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提交诉求,工会响应速度快了很多,服务很快送上门。”——据近日《工人日报》报道,浙江省宁波市总工会探索创新片区化服务机制,在企业和职工较多的街镇按照工会组织50家或会员5000人左右划片运行,其他街镇整体划片,产业工会按行业划片,在片区内对可调动的资源进行匹配、对接与共享。同时,按照全国工会数字身份系统标准,构建“1+6+N”数字工会体系——统一的数据底座、权益维护等六大核心场景、“职工诉求感知与处置”等多个子场景,实现服务需求的精准识别与快速响应。

作为职工“娘家人”,工会组织如何将服务更好、更快、更精准地送达职工群众?宁波市总工会的上述创新探索值得肯定。对职工遇到的有些问题和困难,公司工会受能力和资源所限,解决起来可能“有心无力”。片区化服务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统筹服务力量,将区域内可调动的资源进行匹配、对接和共享。“向其他企业学习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共享隔壁企业的健身房”……在片区化服务机制下,以前职工“只能想想”的诉求有了反映的平台,也有了更多解决的可能。

数字工会体系就像片区化服务机制的“神经中枢”,通过贯通“职工之家”APP、12351热线、“工情通”等平台,为职工构建起基层需求“发现—处置—反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既让职工“诉求有处说、事事有回应”,又优化了工作环节与流程,从而有利于服务效率的提高。同时,通过数字工会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工会能够对职工需求进行更及时地洞察、更精准地把握,提升服务职工的水平和能力,让更多职工感受到“娘家人”时时在线、事事关心的温暖。

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服务,是各地工会工作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宁波市总工会的创新探索,值得借鉴。期待各地工会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聚合服务资源、延长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7505文章数 118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