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硅谷大模型圈,100万年薪竟被视作“白菜价”?
一位华人博士后的遭遇令人震惊,顶着普林斯顿学术光环,入职美大厂后未满一年便遭开除,随即大胆曝出行业隐藏黑幕。
百万年薪的光鲜背后,是人才稀缺的真实需求,还是资本炒作的虚假繁荣?他的突然被辞,究竟是无意触碰了大厂潜规则,还是因揭露行业真相遭到“报复性解雇”?
![]()
无规划的跨界
聊起硅谷大模型圈的故事,博主的经历堪称一本浓缩的行业观察手册。
从普林斯顿数学系的静谧书斋,到硅谷大厂的百万年薪,再到突如其来的辞退与官司,每一段转折都藏着行业真相与人生选择的博弈。
![]()
没有刻意规划,却踩中时代风口;手握令人艳羡的薪资,却对行业现状有着清醒审视;遭遇职场变故,却以释然心态面对分享。
博主的跨界之路,带着“随遇而安”的松弛感。
本科选择加拿大留学,既有“出去看一看”的好奇,也考量了华人环境的适配性与相对低廉的学费,家庭优渥的经济条件让他无需为生计焦虑。
![]()
博士阶段的挣扎真实戳中许多研究者的痛点:导师因家庭事务疏于指导,放养式的科研模式让他前三个月毫无进展,甚至多次萌生退意。
幸好学长的建议让他放平心态,通过上课积累、尝试论文,最终凭借中稿的契机坚持下来。
从纯理论研究的学术圈步入工业界,对他而言更像是顺其自然的过渡。
![]()
普林斯顿博后的经历让他沉浸在纯粹的科研环境中,从未刻意规划过要进高校还是企业。
疫情导致的就业压力,成了推动他走向工业界的偶然因素。
而计算机理论与算法的天然关联性,让他顺利切入大模型领域。
这种“无规划”的背后,是家庭支持赋予的试错资本,更是学术训练沉淀的核心能力。
![]()
当时代风口来临,扎实的功底让他无需刻意迎合,便能顺势而为。
第一份工作50万美元、第二份工作100万美元的年薪,在普通人眼中已是天花板级别,他却直言“在硅谷算很低”。
这并非凡尔赛,而是大模型赛道资本扎堆的真实写照:行业高薪的核心逻辑,不是单纯看学历背景,而是看在大模型领域的深耕程度与核心成果。
![]()
那些手握突破性成果的核心人才,甚至能拿到千万级年薪,这种薪资泡沫,既反映了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暗藏着资本狂欢下的非理性竞争。
![]()
大模型真相
谈及大模型行业的核心进展,博主的观点犀利又清醒:自Transformer提出至今七、八年,模型本身在底层原理上并无实质性突破,所谓的进步更多集中在部署层面。
各大公司的技术路径高度透明,本质上的竞争并非源于技术创新,而是资源比拼,谁的算力更足、数据更好。
![]()
马斯克旗下公司“想要多少卡就给多少,但无法交付就走人”的模式,正是这种资源堆砌逻辑的极端体现。
更值得玩味的是行业“门槛悖论”:求职时,C9硕士、多篇顶会论文成了标配,竞争激烈到白热化;但入职后才发现,实际工作的门槛并不高。
许多从业者都是行业火爆后临时转型,只要掌握计算机基础和Python、PyTorch等工具,就能胜任数据清洗、模型调参等“拧螺丝”式工作。
![]()
这种“入行前造火箭,入行后拧螺丝”的反差,暴露了行业发展的浮躁:资本催生的高薪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但真正需要核心技术的岗位寥寥,多数人只是行业泡沫中的“螺丝钉”。
博主的职业选择也暗合了行业生态的变化。
从Adobe跳槽到某大厂,核心原因是Adobe计划放弃自主研发大模型,转而调用第三方API,而他渴望在核心业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在选择新东家时,他拒绝了亚马逊将传统规划问题强行套上大模型外壳的岗位,更倾向于能接触产品端的团队。
![]()
在他看来,好的技术问题往往源于实际应用场景,脱离产品的纯研究容易陷入闭门造车。
这种对“有价值的工作”的追求,在充满功利性的行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得。
![]()
辞退风波
不到一年的大厂生涯,以一场突如其来的辞退告终,导火索是他在展会上与粉丝的高频合影,之后便收到了解雇通知。
![]()
在美国“随意雇佣制度”下,雇主无需给出明确理由即可解雇员工,这让这场辞退更添了几分迷雾。
他坦言曾试图探寻原因,后来便释然了,或许是大厂不希望员工拥有自媒体影响力,或许是其他未可知的内部规则,纠结原因已无意义。
这场变故也让他对大厂职场有了新的认知,某大厂与传统硅谷公司的文化差异、休产假期间被误解为离职的插曲,都让他意识到,即便手握高薪,个体在大厂体系中依然渺小。
![]()
而他选择通过不同博主分享自己的经历,并非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只是将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视作“宝贵财富”,坦然呈现给公众。
这种释然,源于经济条件赋予的底气,更源于对个人价值的清晰认知,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无需为职场变故过度内耗。
结语
如今的博主已不打算再进入互联网大厂,而是计划通过官司维护自身权益,之后或许会探索更自由的职业路径。
![]()
他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大模型行业的真实生态:高薪与泡沫并存,创新与内卷交织;也照见了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选择:有人追逐高薪随波逐流,有人坚守价值不忘初心。
而那些关于学术与工业、规划与偶然、规则与自由的思考,或许能给正在行业中打拼的人,带来几分不一样的启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