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针对医疗机构的恶意敲诈案件接连曝光,不法分子精准瞄准个体诊所、小型医疗机构“怕麻烦、想息事宁人”的心理,设计环环相扣的骗局索要钱财。
这些行为不仅让医护人员蒙受经济损失,更打乱了日常诊疗节奏,甚至让部分医生对接诊产生顾虑。从湖北湘鄂两省流窜作案的“汽油注射”陷阱,到浙江、江西等地出现的“麻药过敏”骗局,这类案件的蔓延之势,亟需整个医疗行业与社会高度警惕。
![]()
在湖北荆州,荆州区当地法院此前就宣判了一起手段堪称残忍的“碰瓷”式敲诈勒索案。案件要从2024年11月说起,彭某、彭某甲两名男子经预谋后,把目标锁定在城乡结合部的个体内科诊所——这类诊所通常规模不大,医生多是夫妻俩或三五人合伙经营,遇到纠纷时往往担心影响口碑,容易选择妥协。
两人的作案流程经过反复演练:先是彭某甲换上不起眼的外套,装作面色憔悴的样子走进诊所,自称“最近小便刺痛,可能是尿道感染”,主动要求医生在臀部注射抗生素。接诊的王医生回忆,当时见患者诉求明确,又有典型症状,便按规范开具处方、进行注射,全程都有病历记录。
![]()
可王医生没想到,这竟是骗局的开始。彭某甲离开诊所后,立刻与躲在附近小巷的彭某会合,彭某从随身背包里掏出一个改装过的注射器,里面装着透明的汽油,对着彭某甲刚注射过的臀部位置,强行扎了进去。据事后法医介绍,汽油进入人体组织后,会迅速破坏细胞结构,短短几小时就会引发剧烈炎症,出现红肿、溃烂,若处理不及时,毒素还可能渗入血液,引发全身感染。隔天,彭某甲便捂着臀部、龇牙咧嘴地回到诊所,身后还跟着气势汹汹的彭某。两人把“溃烂的伤口”拍在诊桌上,一口咬定是“医生注射不当导致感染”,要求赔偿5万元“治疗费”,还威胁说“要是不给钱,就找亲戚朋友来诊所闹,让你做不成生意”。
王医生又急又怕,起初想私下协商减少损失,可两人态度强硬,丝毫不让步。后来在同行的提醒下,王医生才意识到可能是骗局,果断报了警。警方介入后,通过调取诊所周边监控、排查两人行踪,很快查明了他们的作案手法。经查,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间,彭某、彭某甲用同样的手段,先后在湖北荆州、湖南岳阳等地的3家诊所作案,累计勒索财物超3万元。最终,当地法院认定两人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考虑到作案手段恶劣、跨区域流窜作案,依法判处彭某有期徒刑一年、罚金1万元,彭某甲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罚金8000元,扣押在案的手机、改装注射器等犯罪工具也由公安机关依法没收处置。
这起案件的判决,给不少诊所医生提了醒:面对“患者”突然索赔,千万不能因担心影响生意而轻易“私了”,妥协只会让不法分子得寸进尺。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保留病历、监控等证据,明确提出通过医疗鉴定划分责任,若遭遇威胁恐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事实上,这类涉医敲诈早已不是个别现象,如今还衍生出不同“变种”,在多地蔓延。江西彭泽警方近期就破获了多起“藏在针眼里的阴谋”,不法分子伪装成“关节炎患者”,在诊所注射止痛针后,故意揉搓注射部位造成红肿,再谎称“药物过敏”索要赔偿。而在浙江海宁,一起“假装麻药过敏”的骗局,更让当地口腔诊所从业者记忆犹新。
![]()
2024年夏天,海宁市区开口腔诊所的江医生,遇到了一名自称“费某”的患者,对方说“智齿反复发炎,想尽快拔掉”。江医生按规范流程为他做了口腔检查、询问过敏史,费某明确表示“没有药物过敏”。可当江医生用细针将麻药注入牙龈时,刚推注了一半,费某突然浑身抽搐,双手紧紧抓着椅子扶手,嘴里喊着“头晕、喘不上气”,额头还冒出冷汗。江医生吓了一跳,立刻停止注射,拿出急救箱准备测血压,还提出马上开车送他去附近医院。可费某却突然坐直身体,语气强硬地说:“不用你送,我自己去就行,但你得给我5000块钱医药费。我要是跟朋友说在你这打针过敏,他们肯定要来帮我讨说法,到时候你这诊所还想不想开?”
当时诊室外还有3名等候的患者,江医生怕事情闹大影响其他患者,又担心费某真的有健康风险,无奈之下通过微信转了5000元。可事后越想越不对劲:费某的“过敏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转账后没等江医生送他,自己就快步离开了诊所,全程没有丝毫虚弱感。带着疑虑,江医生报了警。民警通过调取费某的行踪轨迹发现,他在海宁、嘉兴等地的十多家口腔诊所都有就诊记录,且每次都是以“拔牙”为由接受麻药注射,随后便以“过敏”要挟索赔。最终,费某被抓获,他坦言自己早就知道对麻药有“特殊反应”——注射后会出现短暂的心慌、出汗,但只要休息几分钟就会恢复,于是便利用这个“特点”专挑小型口腔诊所诈骗。当地法院审理后,以敲诈勒索罪判处费某有期徒刑二年五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为这起持续数月的“麻药骗局”画上了句号。
这些案件的接连发生,让人不禁反思:为何这类违背道德与法律的行为会屡屡出现?有人曾感慨“好人没好报”,但从这些判决结果来看,法律从不会纵容恶行。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破窗效应”带来的影响——当个别不法分子通过“碰瓷”医疗机构获利,且初期未被及时惩戒时,便可能引发更多人效仿;而部分医疗机构为“省事”选择“私了”,更在无形中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就像《后汉书·丁鸿传》中所言:“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许多恶性事件的蔓延,往往始于最初对“小恶”的忽视。
![]()
如今,从“扶老人被讹”到“涉医敲诈”,一些原本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因少数人的恶意行为出现裂痕。但这并非“人性堕落”或“道德水准下降”,而是需要通过更及时的法律干预、更明确的责任界定,遏制住“小恶滋生大恶”的势头。对医疗机构而言,要摒弃“怕麻烦”的心态,提前完善监控、规范病历记录,遇到类似情况坚决走法律程序;对监管部门来说,可建立涉医敲诈“黑名单”,加强跨区域协作,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对社会大众而言,要理解医护人员的不易,支持他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安全的诊疗环境。
医疗行业承载着守护生命健康的重任,不容许任何恶意行为的破坏。唯有多方携手,用法律筑牢防线,用理性代替妥协,才能让医护人员安心执业,让患者放心就医,守住医疗领域的信任与秩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