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泃阳镇双塔村的一间工作室里,烙笔与葫芦轻轻触碰,青烟袅袅间,焦痕渐次晕染成花鸟虫鱼的灵动轮廓,这间工作室便是葫芦烙画爱好者普振冬的艺术天地。他以火为墨,以葫芦为纸,在方寸之间勾勒着千年技艺的延续与创新。
![]()
推开普振冬工作室的木门,淡淡的木香与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架子上陈列着上百件葫芦烙画作品:雍容绽放的牡丹、嬉戏水中的锦鲤、昂首啼晓的雄鸡……烙画是‘慢功夫’,选葫芦、风干、构图、烙制,一步都急不得。他坚持自种葫芦,要求葫芦至少要经历一年以上的自然风干,他表示,水分未干的葫芦烙上去会变形,出来的作品也不能让人满意。
为了突破传统单色烙画的局限,他独创多层晕染法,通过调节烙铁温度与运笔速度,让画面呈现水墨画般的浓淡层次。近年来,他多次走访民间老艺人,搜集古法图样,并将现代审美融入创作,逐渐形成个人风格。
![]()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葫芦烙画这门传统手艺面临传承困境。年轻人对这门手艺的兴趣越来越淡,愿意学习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市场上出现大量机器制作的仿制品,价格低廉,对传统手工烙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推广这门技艺,普振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展览及手工展示活动,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葫芦烙画。
![]()
葫芦有形,技艺无价。在普振冬手中,灼热的烙笔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当烟火散尽,烙印在葫芦上的,是静默的坚守,更是无声的创新。而故事的下一页,正等待更多人提笔,共同书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