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话“三九冷不冷,就看九月廿十”,是啥意思?今年冬会很冷吗?

0
分享至

农历九月二十将至,民间流传着“三九冷不冷,就看九月廿十”的农谚,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背后,隐藏着古人观察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随着2025年冬季临近,人们不禁好奇:今年的“九月廿十”有何特殊征兆?寒冬是否会如约而至?让我们从气象科学、物候特征和民俗文化三个维度,揭开这句老话的神秘面纱。


一、农谚背后的气候观测逻辑

“三九看九月廿十”的核心在于古人发现的物候关联性。农历九月二十通常处于霜降节气前后(2025年霜降为10月23日,九月二十为11月9日),此时北方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气象数据显示,若此期间出现持续低温、早霜或异常降水,往往预示着东亚大槽位置偏西,极涡分裂南下概率增大。例如2018年九月下旬华北突降暴雪,随后2019年1月我国出现-12℃极端低温;而2020年同期气温偏高2-3℃,当年冬季便呈现“暖冬”特征。

现代气象学解释这种现象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当九月下旬西伯利亚高压提前增强,会推动冷空气在我国境内建立“冷垫”,为冬季寒潮搭建好环流舞台。中国气象局近十年统计显示,约65%的冷冬年份在前一年九月下旬已出现大气环流异常信号。


二、2025年冬季气候前瞻

今年九月二十(11月19日)前的天气图谱值得关注: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当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处于中性状态,但北大西洋暖流持续减弱,可能导致冬季经向环流增强。民间观察法则发现,若九月二十前后出现“三候反常”——即鸿雁迟归、草木二次开花、蛇虫延迟入蛰,往往预示严寒。例如今年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九月上旬已记录到候鸟迁徙时间较往年提前7-10天,这与2016年强寒潮年前兆相似。

不过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呈现“复合型”特征。即便冬季整体偏暖,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剧烈降温。中央气象台专家指出,2025年1月可能有4-5次强冷空气过程,但持续时间或较短暂。这与农谚“九月二十北风紧,三九冰上走;九月二十南风暖,过年单衣换”的预测逻辑不谋而合。


三、物候历法的科学验证

二十四节气与物候观察构成完整的农事预测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发现,在1951-2020年的70个冬季中,符合“九月二十预判”准确率的达68%。特别是对长江流域的预测效果最佳,这与该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有关。例如:

- 九月二十降霜:后续冬季寒冷概率81%

- 九月二十气温>18℃:暖冬概率74%

- 出现“雷打冬”(冬雷):寒冷延长概率89%

但需注意地域差异。在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该谚语准确率降至52%,因这些地区更多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而黄河流域的验证显示,结合“九月二十看云”效果更佳——若出现鱼鳞云或堡状云,寒潮强度往往更大。


四、古今智慧的融合应用

现代农业气象学正在将传统经验量化。中国农科院建立的“农谚-气候”模型显示,九月下旬的积温、降水距平值与冬季气温呈显著相关性(r=-0.73)。建议公众近期关注三个指标:

1. 霜降前后土壤温度:若5cm地温连续3天低于8℃,今冬偏冷概率增大

2. 昆虫活动迹象:蟋蟀停鸣时间较常年提前超5天为寒冷信号

3. 植物生理变化:梧桐落叶完整性达90%以上时,冷空气活动将趋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指出,受北极涛动影响,我国可能呈现“前冬暖后冬冷”格局,1月下旬至2月上旬需防范低温雨雪。这提醒我们,传统智慧需与现代预报技术互补参照。


‍ 结语

“三九看九月廿十”不仅是农耕文明的记忆载体,更是跨越时空的气候观察范式。在2025年这个拉尼娜与全球变暖交织的特殊年份,我们既要重视“九月二十无雨雪,整个冬季暖到明”的古老提示,也需结合气象部门权威预报。毕竟,从《诗经·豳风》记载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到今日的超级计算机模拟,人类对冬季的探索永无止境。当11月10日的天气现象揭晓时,或许我们能从祖先的智慧中,再次读懂天地运行的微妙语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唏嘘!两届全明星奥拉迪波征战发展联盟 季前赛曾为广州龙狮效力

唏嘘!两届全明星奥拉迪波征战发展联盟 季前赛曾为广州龙狮效力

罗说NBA
2025-11-08 08:01:56
穿毛衣上班被吐槽“很土”!山航回应

穿毛衣上班被吐槽“很土”!山航回应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7 20:57:38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毒舌八卦
2025-11-07 23:40:37
美国43岁母亲在学校舞会上拐走女儿14岁男友,还和他生小孩

美国43岁母亲在学校舞会上拐走女儿14岁男友,还和他生小孩

潇湘晨报
2025-11-08 08:00:17
黄仁勋的闭门会引发美国AI股灾

黄仁勋的闭门会引发美国AI股灾

美第奇效应
2025-11-08 00:03:00
祖院长与曾主任的后续处理结果,可能是:丢官不丢岗。

祖院长与曾主任的后续处理结果,可能是:丢官不丢岗。

天气观察站
2025-11-08 08:12:10
这则流氓新闻,用“恶”来形容都显得太文明了

这则流氓新闻,用“恶”来形容都显得太文明了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7 16:50:13
雷军直言“第一次造车没学会偷工减料”,遭网友狂怼

雷军直言“第一次造车没学会偷工减料”,遭网友狂怼

热点菌本君
2025-11-07 14:05:29
马斯克涨完工资一高兴,把FSD对华开放时间自曝了

马斯克涨完工资一高兴,把FSD对华开放时间自曝了

智能车参考
2025-11-07 18:51:56
李小璐和pgone的小视频曝光!

李小璐和pgone的小视频曝光!

八卦疯叔
2025-11-08 09:10:02
江苏女首富24岁儿子接班:原本4年亏损6.8亿,接班后半年赚7亿

江苏女首富24岁儿子接班:原本4年亏损6.8亿,接班后半年赚7亿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6 11:16:49
两未成年人致7月龄婴儿死亡,因不满12岁未立案 监护人被判赔90万,只履行完10万

两未成年人致7月龄婴儿死亡,因不满12岁未立案 监护人被判赔90万,只履行完10万

红星新闻
2025-11-07 20:58:12
末节梦游布朗空砍32分,贝恩22+6+7状元郎躺赢,魔术复仇绿军

末节梦游布朗空砍32分,贝恩22+6+7状元郎躺赢,魔术复仇绿军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8 10:31:13
山航空乘“羊毛衫+裤装”被吐槽土,最新回应

山航空乘“羊毛衫+裤装”被吐槽土,最新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07 16:07:03
1955年授衔:粟裕战功赫赫却只评大将,毛主席拍桌怒斥彭德怀!

1955年授衔:粟裕战功赫赫却只评大将,毛主席拍桌怒斥彭德怀!

星宇共鸣
2025-07-24 18:06:30
正式决定!交易克莱!再见了,独行侠

正式决定!交易克莱!再见了,独行侠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08 09:58:51
外媒聚焦中国“最强航母”:看得清清楚楚,很冲击了

外媒聚焦中国“最强航母”:看得清清楚楚,很冲击了

观察者网
2025-11-07 19:55:08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满慎刚出任东营市委书记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满慎刚出任东营市委书记

澎湃新闻
2025-11-08 10:42:26
拦婚车要烟后续:司机曝恶心细节,街道办的回应没让人“失望”

拦婚车要烟后续:司机曝恶心细节,街道办的回应没让人“失望”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15:51:30
看完湖南女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她占据主动,给婚姻撕了一道裂口

看完湖南女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她占据主动,给婚姻撕了一道裂口

娜乌和西卡
2025-11-07 10:38:41
2025-11-08 11:04:49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281文章数 177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390米!山东日照“第一高楼”,塔吊怎么拆了?!

头条要闻

媒体:福建舰入列 中国航母实力世界第二位置毫无争议

头条要闻

媒体:福建舰入列 中国航母实力世界第二位置毫无争议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时尚
游戏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390米!山东日照“第一高楼”,塔吊怎么拆了?!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泰坦之旅2》官宣涨价 11月11日起涨价5美元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