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是一个过程性、检查性的考试,隐藏在期中考试的信息和作用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要选取正确的方法应对,避免考前焦虑。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考试前熬夜复习很不合适,考 试压力那么大,如果平常不好好复习,积累经验,只是靠自己临时抱佛脚是没法考出好成绩的。熬夜只会让孩子造成睡眠不足,影响临场发挥,弊大于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鱼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抓住“三个点”
知识点:
知识点是学习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它虽然简单,但是占比最多,也最容易疏忽,需要同学们认真、谨慎地复习;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辨析清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把知识点梳理成一张大网,扫清课本里的边边角角,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重点:
重点相比于知识点数量要少,但考察频率极大地增加,难度也会更高,是考试重点考察的地方所在,需要同学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扩展,进行深层复习;
在知识点已经掌握扎实的情况下,对照课本形成自己的角度和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难点:
难点是具有特殊性的,顾名思义,难点就是自己不会的地方,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难点,对于别人来说易如反掌的题目,在你可能就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而别人的难题,你有可能轻松就能应对。
这个时候,错题本就体现它的广大神通,同学们可以利用错题本对自己的难点进行集中复习。
掌握“四种方法”
联想法:
知识点并不是孤立无援的,点与点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复习一个较新知识点的时候,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对于开拓解题思路会有所帮助。
比如在语文学习中,一些文言现象和多义词就值得我们打通单元结构,反复梳理。
间隔法: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似曾相识的知识点,但仔细辨别一下,会发现它们不尽相同。而对相似的知识点采取间隔记忆的方式,有利于避免混淆。
比如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相似的英语单词,成为同学们阅读理解的拦路虎。那么,认真做好汇总与辨析就是十分必要的。
回归法:
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等最基本的知识才是应考的首要环节,必须透彻理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些简单的定理,却往往能成为解开复杂几何题目的关键法则。所以一定要把公式定理烂熟于心。
交叉法:
多角度、分类别多种方法交叉记忆,从多个角度进入知识点便于深化同学们的认识与理解,熟知重要知识点。
举例来说,在历史学科当中,我们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方面对一些历史事件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和评价。
每天复习结束后,同学们最好把自己当天的学习内容再回想一遍,在知识尚未进入遗忘状态之前,就在头脑里再现一遍,达到加深印象、巩固记忆的效果。
内容来源:综合自网络
封面:摄图网
︱往期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