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是张扬;善辩,不是争胜。它们是产品经理在不确定中建立秩序的能力,是在复杂协作中推动共识的力量。这篇文章,或许能重新定义你对“软实力”的认知。
———— / BEGIN / ————
新人期的认知误区:我曾以为产品经理 = 设计师
刚入门 TOG(To B/To G)产品领域时,我对这个岗位的认知完全停留在 “表面”:总觉得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是画原型、定流程、做功能设计,毕竟市面上多数入门教程都在强调 PRD 撰写、Axure 操作这些硬技能。
但实际工作后发现,设计相关的工作占比远低于预期 —— 更多时候是在开会、对接客户、协调研发、同步运营,每天被各种沟通事项填满。
那段时间特别迷茫:我明明是来做 “产品设计” 的,怎么成了 “会议协调员”?甚至在论坛发过提问:“TOG 产品经理到底要不要深耕设计?”
沟通才是核心:产品经理是 “多方翻译官”
直到在这个行业里面呆了6年,我才彻底明白 TOG 产品的本质 ——设计是基础,沟通是关键,而产品经理的核心角色是 “需求转换器 + 多方协调枢纽”。
举个具体例子:客户(某政府部门)提出需求 “想要一个线上审批系统”。如果只做设计,可能直接画流程、做界面,但这大概率会返工。
真正的工作是层层拆解、多方对齐:
对接客户时:要追问“审批的是哪些事项?涉及多少个科室?现有线下流程的痛点是什么?是否有政策文件要求?”——把模糊的“要一个系统”,翻译成具体的“事项清单、流程节点、权限要求”;
对接研发时:要把客户的业务语言,转换成技术能理解的“功能模块、数据字段、接口需求”——比如客户说“要快速查到审批进度”,要拆解成“支持按事项名称、申请人、时间筛选,进度显示需区分‘待提交、待审核、已通过、已驳回’”;
对接运营时:要明确“系统上线后如何培训用户?后续运维的责任边界是什么?”——避免上线后出现“客户不会用、运营不敢管”的僵局。
这个过程中,设计只是最终的 “输出结果”,而沟通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 —— 如果不能准确翻译各方需求、化解分歧,再好的设计也无法落地。
核心竞争力:自信与善辩,比专业知识更稀缺
设计能力、逻辑思维是 “及格线”,大多数产品经理都能掌握;但自信与善辩,才是拉开差距的核心竞争力。
TOG 产品的落地,从来不是产品经理 “一言堂”,而是需要客户、研发、运营、合规等多方配合,而各方站位不同,沟通阻力几乎是必然的:
客户可能坚持“我就要这个功能”,但从技术可行性、行业规范来看并不合理;
研发可能说“这个需求实现成本太高,做不了”,但其实有替代方案;
合规可能提出“这个流程不符合政策要求”,需要调整原有设计。
这时候,自信与善辩就派上了用场(不要被太容易被说服,被各方牵着走的后果就是事情越来越推不动,自己越来越不自信,成为一个听指令的工具人):
自信
是面对客户时的“专业底气”。
当客户质疑设计方案时,你能基于对业务的深度理解,有理有据地说明“为什么这么设计”
——比如“这个流程是参考了XX政策文件,能减少后续合规风险;同时优化了线下3个痛点,能提升你们30%的审批效率”。
这种自信不是盲目固执,而是建立在对需求、行业、政策的充分调研上,让客户相信你是“懂他业务的专家”,而不是单纯的“做产品的”;
善辩
是面对内部时的“推动能力”。
这里的“善辩”不是抬杠,而是“有理有据地说服”。如果研发说“做不了”,不能直接妥协,而是要问“核心难点是什么?是否有替代方案?如果简化部分功能,能否实现核心需求?”
——用数据、案例、业务价值说服对方;如果对方的理由不成立,要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通过逻辑拆解、利弊分析,推动项目向正确的方向走。
给产品新人的建议:先打基础,再练 “软实力”
对于 TOG 产品新人来说,不用纠结 “要不要深耕设计”,可以按这个节奏成长:
先筑牢基础: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行业认知是根本,要能看懂业务、画好原型、写清PRD——这是让别人愿意听你说话的前提;
刻意练习沟通:每次开会前先想清楚“我要传达什么?对方可能有什么疑问?如何回应?”,会后总结“这次沟通哪里没说清楚?下次怎么改进?”;
培养自信与善辩:自信来自“准备充分”,每次对接需求前,多查政策、多做调研、多备方案;善辩来自“逻辑清晰”,说话时先讲结论、再摆理由、最后给方案,避免情绪化争论。
TOG 产品经理的成长,从来不是 “越会设计越厉害”,而是 “越能搞定人、搞定事,越有价值”。而自信与善辩,正是搞定人和事的关键 —— 愿我们都能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修炼好这两项 “软实力”,成为能推动项目落地、被各方信任的产品人。
本文来自公众号:陈拉拉 作者:陈拉拉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面试技巧、商业知识等等等?加入产品经理进化营,跟优秀的产品人一起交流成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