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热力工作人员正在检修供热管网
本报讯(记者王斌)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城管委及多区城市管理部门获悉,本市2025—2026年度冬季供暖保障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等多区明确将于11月7日启动供暖点火试运行,为11月15日正式供暖奠定基础。若出现极寒天气,连续五天气温低于5℃,将根据气象部门会商结果启动提前供暖。
按照全市供暖工作部署,在无异常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均计划于11月7日启动供暖点火试运行。其中,朝阳区供暖总面积达2.27亿平方米,约占全市四分之一;昌平区将同步开展点火热态调试,确保供热系统逐步达到稳定运行状态;顺义区54家备案供热单位、105座供热锅炉房及3000余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区域已全部达到试运行标准。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冬季采暖是北方地区居民生活基本需求,供暖试运行是正式供热前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系统调试及时发现并解决跑冒滴漏、温度不均衡等问题,为11月15日正式供暖奠定基础。若出现极寒天气,连续五天气温低于5℃,将根据气象部门会商结果启动提前供暖。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保障供暖季平稳运行,全市各区自上一供暖季结束后便启动“冬病夏治”专项工作。其中,朝阳区聚焦老化供热管线及设施更新,全年累计完成供热管网改造惠及168万平方米,同时完成215个检修技改项目,覆盖面积约1318万平方米;昌平区确定17个重点整治小区,总供热面积约442万平方米的“冬病夏治”任务已全部完成,此外还超额完成市级民生实事,改造老旧供热管网57.3公里、实现供热智能化改造28.18万平方米;顺义区累计完成15.3公里供热管网改造及158项老旧供热设施维修升级,从源头提升供热系统稳定性。
在设备保障方面,各供热单位已完成冷态运行与打压试水工作。日前,在北京仁和热力中心,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压力表数值,精准调节管网压力,设备巡查与接口检测同步开展,确保每一处阀门、接口运行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为及时响应市民诉求,各区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正式供暖启动后,朝阳区、昌平区将督促供暖单位通过小区公告栏、业主群等渠道,主动公示供暖单位名称、维修地点及24小时值班电话;顺义区除企业服务热线外,还开通区级供热服务热线81492992,试运行期间正式启用,形成“企业+区级”双重响应机制。
监管层面,市区两级将持续开展“访民问暖”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查看室温情况,主动解决供暖领域的“急难愁盼”。应急、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将加强对锅炉房安全运行、供热价格执行、服务质量规范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督与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规供热行为,保障用户室温达到国家标准。
摄影/本报记者袁艺
·内存·
“人工+AI”模式快速响应居民需求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获悉,今年,北京热力智慧供热再添2500万平方米,智慧供热改造总面积已接近1亿平方米。北京热力96069平台构建多渠道服务,供热初期将同步启用“人工+AI”模式,快速响应居民的供热需求。
据悉,北京热力96069供热服务平台为高效响应用户需求,构建起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网络。该网络涵盖96069热线、企业热线、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码上办”、京通小程序等渠道,实现多场景诉求高效接收;供热初期同步启用人工座席与AI智能语音机器人,有效提升来电接通率与诉求转派速度。
在供热季启动前,北京热力已组织开展实战应急演练,重点检验应急预案体系可操作性、报警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应急响应速度及协同配合机制,全面排查应急处置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供热系统应急处置能力。15支应急抢险队伍、276名抢险人员已全部到岗待命,各类应急车辆、机械装备及设备物资已全部到位。
稳定供热的背后离不开热源端的坚实支撑,京能集团所属的京内7家燃气热电厂已同步完成供热季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设备检修、隐患排查与系统调试等准备工作,确保供热系统随时具备启动条件,以实际行动守护民生温度,筑牢首都热源供给的“温暖防线”。
截至10月底,北京热力管理的市域内供热面积3.76亿平方米,热用户230万户,管理锅炉房536座,一次管线2055公里,热力站5350座。文/本报记者王斌
·预报·
周五京城将有降水北风周日呼啸而来
昨天白天北京以晴为主,光照充足,最高气温14℃上下,午后体感较为舒适。傍晚太阳落山以后,寒意增浓,能见度也将逐渐转差。预计本周大部分时间天空以多云为主,本周前期能见度不佳,特别是今明两天夜间至早晨能见度较低,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
受冷空气影响,周四夜间到周五,本市还会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城区以小雨为主,山区有雨夹雪或雪,请关注临近预报变化,及时做好防范。气温方面,本周白天最高气温在10℃至15℃之间,夜间最低气温在3℃至8℃,周五气温将明显下降,最高气温仅10℃。此外,本周日还将刮起北风,预计能见度也将随之好转。请及时调整着装,谨防着凉感冒。
从全国范围看,11月5日起,将有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其中5日至7日主要影响新疆及内蒙古西部地区,8日至9日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局地降温10℃以上。如果说10月中旬那股冷空气是“干冷型”,这股冷空气则属于“湿冷型”,不仅带来降温,还会制造大范围雨雪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5日至8日,我国自西向东有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新疆、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等地海拔较高地区为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大到暴雪,其他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西南部分地区有大雨。近几日南方维持多雨格局,西南至江南、华南降雨连连,局地有大暴雨,公众需谨慎前往山区、河道等隐患区域活动,警惕各类次生灾害。文/本报记者李晓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