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报,从15日开始,寒潮天气将影响天津市,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经过连续多日热态调试,今天零时天津市正式达标供热。
![]()
和平区中环供热站实时监测管网运行数据。 天津日报记者 吴迪 摄
据介绍,天津市现有供热企业280家,各种能源类型的供热站点576个。目前,全市14座热电厂、576个供热站点热态调试运行平稳,两级管网逐步升温,6.09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具备稳定运行条件。天津市级智慧供热监管平台今年进行了提升改造,如同为城市供热安装了“千里眼”。该平台对全市热源、管网运行数据实时监测。热电联产、燃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供热占比超98%。
11月15日零时
我市正式启动集中供热
热量如何精准送达千家万户
系统能否扛住寒潮考验
供热首日,记者走进
智慧监测平台、供热站点与居民家中
探寻这份冬日里的“民生答卷”
在天津市智慧供热监测平台上,几条蜿蜒的曲线正实时跃动——蓝线代表基础供热标准,红线则是今年新设的“高位调度线”。平台大屏显示,河西区佟楼供热站供水温度59℃,回水温度42℃,两条运行曲线紧贴高标准调度线平稳延伸。
![]()
“这条‘红线’就是我们的‘温度标尺’。”市供热燃气管理事务中心供热技术科科长张浩向记者解释,“在供热初期及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我们以此标准调度热源,确保室温‘稳得住’。”该监测平台实现了对全市14家热电厂、576座热源供热运行数据及377座燃气锅炉房燃气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全市供热站运行参数均已达标,为城市管网注入了稳定暖流。
接着,记者来到红桥区凤城楼小区,天津能源集团津安热电公司供热服务管家岳小棚敲开了17号楼陈丽萍家的门。这个建于上世纪末的老小区,去年因设施老化多次报修。今年夏天,陈丽萍家被列入“冬病夏治”户内设施改造名单,津安热电公司对其屋内供热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
![]()
“今天暖气片摸起来挺热乎!”陈丽萍笑容满面。岳小棚手持点温枪检测后,又用标准测温表确认室内温度——23℃。“老楼管道容易积气,得像老中医‘把脉’一样提前调理。”他边检查边说,“现在各项指标正常,今年能过个踏实暖冬了。”
![]()
今冬采暖季,天津能源集团供热保障面积达1.82亿平方米,服务127万用户,占全市供热面积的29%。据该集团客服中心介绍,供热首日热线呼入量平稳。客服主管李晓冬道出缘由:“我们153名客服与2922名维修人员联动,218名供热管家已提前进驻社区,目标就是把问题解决在企业,化解在群众来电之前。”
市城市管理委供热管理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李文彩介绍,今年我市完善“供热管家”制度后,1700多名供热管家到岗在位,社区有了供暖责任人。供热部门还成立了督导组,对往年投诉集中区域开展重点巡查。尽管供热初期会出现循环不畅、管道漏水等现象,但“温暖守护网”已全面铺开。从智慧平台的精准调控,到老旧管网的“冬病夏治”,再到供热管家的“未诉先办”,这张精心编织的“温暖守护网”,正悄然兑现着“保证居民温暖过冬”的承诺。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