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5年规划的建议成了热门话题,大伙儿都在解读,大多把目光放在了科技上,可小毋发现,华尔街和外媒却盯着一个不一样的角度,那就是消费。
花旗的分析师直接说,这次规划建议把消费提到了从没见过的重要位置,还明确要提高消费在GDP里的占比。
![]()
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过去经济的三驾马车里,投资、出口一直排在前面,消费总像是“后排乘客”。
现在突然把消费推到台前,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今天就好好聊聊,消费为什么能“C位出道”。
消费“上位”:财政政策先发力,3000亿补贴已落地
先看一组扎心的数据,花旗和路透社都提到,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现在才40%,而美国都到70%了。
这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也说明我们消费的增长空间大得很,不少专家建议,接下来争取把这个比重提到50%,要是真能做到,对经济的拉动可不是一星半点。
![]()
虽然具体的5年计划还没出来,不知道会不会把50%或者60%定为明确目标,但既然规划建议里明说了要“提升”,后续肯定会有实打实的动作。
那为什么现在突然重视消费了,其实不难理解,过去靠投资搞基建、靠出口卖产品,确实让经济高速增长了,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有些国家搞贸易保护,订单时不时就受影响。
我们不能长期依赖不断盖房子、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时候把消费拉过来当“主力”,既能让经济增长更稳,还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舒服,毕竟消费跟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买家电、逛商场、出门旅游,都是消费的一部分。
![]()
要让消费真正扛起大梁,光喊口号可不行,得有真金白银的支持。
规划建议里提到“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这话被路透社重点拎了出来。
说白了,就是政府要把更多钱花在能让老百姓敢花钱、有钱花的地方。
今年我们已经有动作了,一共发行了1.3万亿的长期国债,其中3000亿直接用来做消费补贴,还有1万亿投到了设备更新改造上。
可能有人会问,3000亿补贴都花在哪了,其实我们身边就能看到。
家电下乡活动,现在买冰箱、洗衣机、空调,不光能享受到价格优惠,还能拿到政府补贴,有的地方补贴比例能到10%。
![]()
还有汽车以旧换新,把家里的旧车卖掉换新车,也能拿到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补贴。
这些政策不是随便搞的,就是想通过补贴降低老百姓的消费成本,让大家愿意掏钱。
除了直接补贴,公共服务支出也是关键,医疗报销比例提高了,看病花的钱少了。
养老保障更完善了,不用总担心老了没依靠,还有教育方面的投入增加,孩子上学的负担轻了。
这些事看起来跟“消费”没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老百姓之所以不敢花钱,就是怕未来有后顾之忧,比如生病要花钱、养老要花钱。
现在政府把这些“后顾之忧”帮大家扛一部分,手里的钱就敢拿出来花了,消费自然就活起来了。
![]()
明年会不会有更多补贴,路透社引用我们相关人士的话说,接下来会通过分配改革和其他措施促进消费。
“分配改革”这四个字很重要,简单说就是让钱更公平地分到老百姓手里,特别是低收入人群。
![]()
大消费里藏机遇:医药、文旅都沾光,普通人也能分杯羹
提到消费,别只想到买家电、买衣服,其实“大消费”的范围广着呢。
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百姓对医疗、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买保健品、去医院看病、请护工,这些都属于医药消费。
接下来政府在公共服务上加大投入,医疗报销、养老服务会更完善,医药消费肯定会跟着增长。
除了医药,文旅、体育、教育这些领域也都是消费的“潜力股”。
![]()
以前大家放假可能就宅家里,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出门旅游,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国外游,都比几年前火多了。
体育消费也在升温,买运动装备、办健身卡、看球赛,年轻人特别愿意在这方面花钱。
教育消费也不只是给孩子报补习班,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现在也很火,很多人愿意花钱提升自己。
这些变化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光是能享受到更多便利,还能抓住不少机遇。
文旅行业火了,开民宿、做导游、卖地方特产,都能找到赚钱的机会,医药行业发展了,医院、药企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研发人员。
消费补贴带动家电、汽车销售,商场、4S店也需要更多员工,说白了,消费起来了,各行各业的岗位会变多,我们找工作、搞副业的选择也会更多。
![]()
可能有人会担心,消费占比从40%提到50%,会不会很难,其实不用太着急。
我们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这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只要老百姓敢花钱、有钱花,消费增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在农村的消费潜力就很大,以前农村买家电可能只买最基础的,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买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变,更愿意为体验、为品质花钱,这些都能拉动消费增长。
消费撑起经济:不是短期“救场”,而是长期“稳盘”
还有一点要搞清楚,现在重视消费,不是让它来“救场”的,而是要让它成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压舱石”。
过去靠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全球贸易一波动,出口就跟着掉,投资一旦放缓,GDP增速就容易下滑。
![]()
但消费不一样,它跟国内市场紧密相关,只要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上来,经济增长就会更稳,不会因为外部风吹草动就大起大落。
而且消费升级也是大势所趋,以前大家消费主要是“满足基本需求”,比如吃饱穿暖。
现在更多是“追求品质生活”,买更好的食材、住更舒适的房子、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这种升级不仅能拉动经济,还能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前家电只要能用就行,现在大家更看重智能、节能、环保,企业就会跟着研发新产品。
这样一来,产业也能跟着升级,形成“消费拉动产业,产业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消费“上位”还有一个好处,生活幸福感会提升。
![]()
政府把更多钱花在公共服务上,看病、养老、教育的压力变小了,消费补贴让买东西更划算,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文旅、体育行业发展了,业余生活也会更丰富,这些变化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现在去偏远地区,也能买到跟大城市一样的家电,就是因为家电下乡政策。
老年人看病报销比例提高了,不用再为医药费发愁,这些都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好处。
最后小毋想说,新5年规划把消费提到重要位置,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选择。
40%到70%的差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接下来随着财政政策发力、公共服务完善、分配改革推进,我们的消费市场肯定会越来越火。
![]()
对普通人来说,既要享受消费带来的便利,也要留意里面的机遇,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搞创业,跟着消费增长的方向走,大概率不会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